11月24日,春米科技合伙人、副总裁郭文琪受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案例中心邀请智能家电,成为中国人民大学MBA学生、本科生及教师大学商学院,兄弟机构的商业案例研究员。做案例分享。
以《小米生态链纯米模式:打造千万“国民电饭煲”的幕后花絮》为题,郭文琦销量首次破千万台,背后的故事——级爆款电饭煲,以及春米科技如何将数字技术、物联网、智能产品研发设计相结合,将创新实践拓展厨电新消费市场带入人大校园。锻炼”。
从智能产品的定义、研发设计、制造等维度,郭文奇分享了智能厨电产业全链条。
他说,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国民电饭煲”,应该有最先进的第四代加热技术,有媲美3C产品的工艺精度,有能力帮助年轻人解决各种问题。用于烹饪问题的智能系统等等。当然,除了电饭煲之外,纯米还陆续开发了电磁炉、烤箱、微波炉、破壁机、保健锅、净水器等新系列产品,慢慢构建属于自己的未来厨房生态。
以智能地图为例,他还生动地分析了智能家电的本质和未来。智能不是将功能从产品移植到手机上,将手机变成简单的遥控器,而是以APP为载体,真正解决从菜品建议、食物购买、食物预处理、烹饪到烹饪的问题。相片分享。 、餐饮、保洁等方面的问题,就像智能地图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从A点到B点的路线,还可以提供参考时间、出行限制信息、加油站提示等。
未来,智能烹饪将成为一种日常存在,就像电子地图一样完美融入用户生活。并让不会做饭的人学会做饭,想做饭的人轻松做饭,会做饭的人做得更好,让用户有更多的控制权,让烹饪变得有趣,轻松分享。帮助用户实现并享受智能烹饪。
为此,春米从产品硬件设计、软件系统升级、用户需求挖掘、产品细节固执等多个维度全力以赴。努力实现“创造未来厨房生态,开辟器食结合场景”的愿景。
以下为郭文奇《小米生态链纯米模式:打造千万“国民电饭煲”的幕后分享实录,有删减:
大家下午好。我叫纯米的郭文琪。今天很高兴来到人民大学,分享纯米在智能家电方面的一些经验。我是纯米的联合创始人,也是创新设计中心的负责人。在春米,设计的核心不是做造型,而是通过对用户需求的观察,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
为什么叫“国民电饭煲”?
首先,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是谁,我们解决了什么问题,以及我们是如何做到的。标题提到我们是国电,那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手机公司小米为什么要卖电饭煲?这必须从 2015 年开始。
2015年甚至更早,中国人去日本肯定会做两件事,一是背电饭煲,二是背马桶盖。他们认为日本电饭煲好吃、质量上乘、送礼佳品。有脸。当时国内电饭煲的情况如何?
我们一般将电饭煲的发展分为四代:第一代是机箱加热的机械锅,第二代是机箱加热的电脑。第三代是采用电磁加热的IH电饭煲,第四代是采用微压电磁加热的微压IH电饭煲。
第一代电饭煲是机械按键,煮不好吃,可能会卡住;但还是机箱发热,很不均匀;
第三代是IH电饭煲,采用电磁加热。它不使用单一的加热点,而是采用三维环绕加热,非常均匀,就像柴米一样;
第四代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压力。以往烧柴饭时,除了盖上锅盖外,还要在锅盖上加一块石头,使锅内的压力能达到大气压的一倍以上,这样口感会更好。第四代微压IH电饭煲的原理与此类似,使用1.2倍大气压让米饭更入味。
当时日本80%的电饭煲已经迭代到三四代,而国内80%的电饭煲还在一二代。所以大家都跑到日本去买电饭煲,连牌子都不问,就去哪家店有货了。
我们家的电饭煲不能用吗?
同样是在2015年,在中国的平行空间里,有一个团队正在建造一个属于中国人的电饭煲。这支队伍就是君米。
春米成立于2013年,创始团队大部分来自IT和3C行业。我们经历了手机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发展,发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在慢慢智能化,但是家电智能化的步伐却很慢。我们觉得需要有人好好看看这些产品。
2014 年,我们成为了。那个时候,雷总想做一个真正符合国人需求的电饭煲。
我们想,做电饭煲有什么难的?我们在佛山建立了硬件研发中心,希望找到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后来发现,因为线条交错,做一个好的电饭煲真的不容易。于是创始人杨华带队来到日本,邀请了日本IH电饭煲之父内藤武先生出来,帮助在整个电饭煲的设计上取得突破。
2016年3月29日,雷军雷先生在发布会上首次发布了“米家”品牌下的生态链产品。家的首款产品米家智能电饭煲代言。结果,该产品正式上市后,47秒即售罄,创下纪录,震惊业界。家电行业从未有过如此大爆发。
疯狂的产品力量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事实上,好的产品必须经得起考验。我们对它的定义是造一个新的国产电饭煲卖回日本;它针对的是“想回家做饭的年轻人,以及想为父母提供更好的'设备'的年轻人。”。
崇尚个性的年轻人不喜欢传统家电,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在年轻用户面前,疯狂打造产品。产品研发耗时18个月,仅灰口铸铁衬板就有69道工序;整个电饭煲包含768个组件,是普通电饭煲的两倍多,复杂程度“堪比”手机;它还克服了压力带来的“安全检查”等问题,连饭勺都设计得很细致,让勺子部分平放时不会碰到桌子,保持卫生。
除了硬件上的极致工艺,我们还在软件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中国农业部认定的大米有900多种,实际上还有很多。然而,市售的电饭煲往往只有一种烹调曲线和一种加工方式。怎样才能保证每一种米饭都能尝到最好的味道?
我们觉得这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做出了改变。现在打开我们的App,可以看到可以选择米饭的种类和口味。云端有3000条温度曲线,支持不同用户的不同选择。
在这背后,我们每天在实验室里煮大量的米饭,人们品尝,机器测试,确保同一锅米饭的味道一致,找到相同米饭类型下的最佳烹饪方式和环境条件曲线。
另外,为了保证不同海拔、不同沸点的电饭煲煮出的米饭的口感,我们的工程师还亲自背着电饭煲前往贵阳、昆明等不同海拔的地方进行验证。数据并系统地补偿加热曲线。 所以,3000条温度曲线不是凭空产生的,这也是我们的电饭煲能畅销的原因。
2016年,中国人有了第一台第四代带压电饭煲; 2019年,我们的电饭煲卖回日本;今年10月11日,我们售出的电饭煲已经突破1000万台。现在,除了拥有丰富产品线的电饭煲家族外,我们还在产品布局中加入了电磁炉、烤箱、微波炉、破壁机、保健锅、净水器等。
这是春米发展的第一步,与小米一起,打造属于中国人的高品质厨房生态。
智能烹饪是个伪命题吗?
在与小米合作的基础上,我们将在第二步打造自有品牌,即TOKIT 、知屋厨艺、 。与米家系列定位不同,针对不同人群,帮助用户解决更多问题。
还是以“智能”为核心,春米不是卖电器的公司,而是用科技解决烹饪问题的公司。让不会做饭的人学会做饭,想做饭的人轻松做饭,会做饭的人做得更好,让用户对烹饪有更多的控制权,让烹饪变得有趣和易于分享。
在这五个步骤中,我们做出了不同的努力。
技术可以解决烹饪问题吗?很多人认为智能烹饪是一种伪需求,只是将功能移植到手机上。但这不是真正的智能。我将以地图为例,告诉你智能如何影响家电的未来。
智能烹饪与智能地图非常相似。智能地图可帮助您从 A 点到达 B 点。智能烹饪可帮助您将食材变成食物。它们都解决了相同的痛点:
一、大量信息集中在小手机上,减轻携带负担;
二、帮助在纸质地图上找不到位置的人规划好路线;帮厨艺不好的人规划菜谱,而且路线不止一种;
三、给除始发地、目的地和路线以外的第四位维度-时间;
四、给出必要的辅助信息,比如线路限制;例如个性化的食谱推荐。
图的发展轨迹其实可以让我们看到智能家电未来的发展轨迹。数字化不仅解决了A到B的需求,还解决了移动过程中衍生的三维需求,助你解决。同样,过去智能烹饪只能帮你解决从A到B的问题,还需要一定的经验;但在未来,智能烹饪就像一张电子地图,可以帮你解决从菜品建议、食材采购到食材预制作的问题。加工、烹饪;到照片分享、用餐、清洁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以智能为核心,君麦通过上述五个步骤帮助年轻人解决烹饪难题。
一、让不会做饭的人学会做饭。 TOKIT AI多功能料理机是厨房新手和小朋友都能轻松上手的厨房神器。超过35种厨房设备的功能集于一身,从切菜到做饭再到打扫卫生,都可以通过内置系统完成,语音交互,操作简单,让小白轻松做一张丰盛的餐桌短时间内。菜。这是智慧的第一价值,让不会做饭的人也能学会做饭。
二、让那些想做饭的人更容易。传统电饭煲的交互界面非常复杂,但纯米厨电的设计却极其简单,并尽量去除可能干扰用户的信息。再看电磁炉,传统电磁炉的显示是火力或者瓦数智能家电,触摸屏只要碰到水就会失效,但是我们的电磁炉采用旋钮设计,将火力分成直观的99档,方便自由控温。我们还设置了很多有趣的程序,比如“懒人煮饺子”,通过温度曲线的控制,用户可以自己省去加水三沸的步骤,只需倒入一次水,等待饺子,堪称懒人的福音。
三、让会做饭的人做得更好。我们做了一个烤箱,解决了烤箱内温度不均匀的问题。烤箱内设有三个温度变送器和独立的温控加热管,保证腔内温度均匀,无需取出饼干即可达到同样的烘烤效果。
四、让用户有更多的控制权。以电磁炉为例,普通电磁炉的界面上有很多功能,但是不用的功能不能删除,想用的功能不能添加,用户别无选择而我们的电磁炉,您可以通过App去掉不必要的功能,添加自己的个性化功能。现在,后台有“我的热牛奶”、“老婆的洗脚”、“煮熟的前任”等超过20万个用户自定义菜谱,平均烹饪次数超过16次。这些数据让我们看到用户是真的玩这个功能的。这是家电行业从未做过的事情,却展现了无限的空间和可能性。
五、 部分让烹饪变得有趣且易于分享。这是我们之前介绍的同一个烤箱。我们还采取了开创性的举措,将相机放入烤箱。这让您可以在手机上随时了解烹饪状态,并生成10-15秒的精彩短视频,让用户轻松分享自己烹饪的“精彩瞬间”。
纯米的执着与愿景
为什么我们的产品经得起考验?为什么我们能取得如此多的创新?这与我们的坚持和远见是分不开的。
首先,我们拥有 100 多个 SKU 和 1800 项专利;我们拥有可升级的物联网物联网系统和我们自己的物联网芯片,这是支持我们发展的技术硬实力。
第二,我们和我们的供应商有同样的坚持。事实上,我们的供应商已经被我们打得很惨。曾经,由于生产中只有0.1mm的误差,厂里的5000个电饭煲下盖瞬间失效,但他们依然愿意和我们携手同行,因为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支持传统供应链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升级,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我们的要求是业内最高的,我们的返修率是3/1,000,只是一般家电返修率的1/10。为了口碑,做真正的好国货。
今年9月,我们在小家电制造中心佛山成立春米华南研发与先进制造中心,提升集团先进制造与研发核心能力。
我们在每一款产品上都收集了很多人的经验,希望能够为未来使用家电的年轻人赋能,打造美食与家电结合的场景。
谢谢大家!
|互动环节中的问题
Q1:纯米有很多厨电功能,如何解决清洁问题?
清洗是每个人做饭后最痛苦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设备上设计了很多相关的功能。首先,电饭煲采用了不粘涂层,清洗基本没有难度;对于烤箱等难以清洁的产品,我们设计了6种清洁模式。煮好后会及时提醒用户用高温蒸汽完成清洗过程,让清洗变得更简单,还增加了疫情期间餐具杀菌消毒的功能; AI多功能烹饪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菜品选择不同的自清洁模式来完成清洁。
Q2:你刚才说很多年轻用户会为父母购买纯米的产品。纯米极其简单的交互设计会不会给老年人的使用带来困难?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我想大家都低估了老年人对智能产品的适应能力,就像他们已经能够熟练地用微信和你交流一样。虽然老用户的技能认知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是基本的控制很容易理解。
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市场上有很多手机公司在做老人手机,但是他们做得并不好。相反,普通智能手机更受老年人欢迎。其实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个误区,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用户,其实我们要直接面对用户,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建议。
Q3:大量预设的温度曲线是否会限制用户在烹饪中的创造力?
在电饭煲上,我们打开给用户的可能性较小,但在电磁炉上,我们打开的可能性比较大。例如,如果在电磁炉上选择了红烧肉的程序,它实际上会有默认的火力和温度,但是在烹饪过程中,你可以干预控制功率和加热时间,你可以得到结果上一个烹饪,调整下一个烹饪设置。但是对于新手用户,最好不要更改默认程序,先保证成功率。
前面说了,为什么要帮助年轻人分五步解决烹饪问题,是希望小白刚接触烹饪的时候,至少先有成就感,成功之后再慢慢来。尝试自己进行调整,甚至可以分享。也是一条成长之路。
Q4:产品标准高会导致成本上升,还是让供应商失去合作意愿。
好问题。说实话,我们的成本确实比其他传统电器要高,因为我们也要求高。
首先,我们来简单介绍一下科普。以小米为例。我们都知道,小米的产品一律是冷漠的白色,而传统的家电产品往往色彩斑斓。这实际上是一个颜色控制问题。由于产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不同耐热性的各种材料很难调整到完全一致的颜色,因此传统家电的不同区域会使用不同的颜色来掩盖这一点。问题。
而且我们实现了一致的整体颜色,但成本确实更高。但是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首先是由于边际效应。当你的数量足够大时,一些成本可以被分配甚至忽略。其次,小米产品大部分都是线上销售,节省了大量的渠道成本。第三,前期的高要求让我们的返修率更低,也平衡了一部分成本。我们会将这些反馈给消费者,做出消费者买得起的好产品。
说到供应商,当然他们也很辛苦,“意见”也很多,但毕竟我们的订单量是有的,所以暂时还没有遇到供应商退出的问题。
Q5:“生态链”的概念是否会让消费者认为只有购买多种产品并形成协同效应才能达到更高的效率,而仅购买一种产品会比其他品牌产品成本更高,从而影响消费者购买?
其实,智能生活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单台设备就有单台设备的价值,多台设备智能化,可以产生更大的价值。所有物联网产品的最高标准是,在不联网的情况下,和普通设备一样好;但是一旦连接上,它的功能肯定会比现在更好。
Q6:希望你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企业文化是什么。
我们被称为“让美味更简单”,因此我们仍然专注于通过技术解决这些问题。下一步是与 3 亿用户成为朋友,以及做最酷的事情的可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