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1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主办、协办的2016中控“智能制造”与“安全工厂”高峰论坛在2016()展会首日举行. 北京化工大学高进骥院士、工信部软件司廖凯主任、安防处处长王民先生、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友华先生等领导和专家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沉辉副总裁、于海滨副总裁等领导悉数到场,来自各领域的150余位专家就智能制造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研讨。
工信部信息技术和软件服务司司长廖凯在致辞中指出,继“中国制造2025”规划出台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今年5月,“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为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部署了互联网与制造融合的多种举措。智能制造是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主要方向。本次论坛的主题——“安全”是推进智能制造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保障。它已经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从研发到生产,甚至消费端都存在安全隐患。廖凯主任提到,在今年4月15日召开的信息化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就发展与安全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发展与安全是实现制造强国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不; 国务院(201号文6)28号)提出实施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工程,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廖凯主任总结道:“很高兴看到中控代表的公司。工控厂商逐渐从原来的控制系统提供商转向智能制造和安全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重点解决智能制造和安全生产问题。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召开,提高全行业的安全意识,对安全问题的深入探讨能够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友华先生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在致辞中阐述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国际趋势。世界各国已形成“制造业是国家支柱产业”的共识智能中控系统,上升为国家战略。战略目标也高度一致,即实现智能制造,实现移动互联网与产业的融合。吴友华先生对中控寄予厚望。他说:“智能制造和安全生产成为当前行业的热门话题,与本次论坛的主题和2016年的主题不谋而合。以中控供应商为代表的本地自动化和信息化已经站在了世界前列。” s 自动化和信息技术。期待中控再创佳绩,成为世界顶级跨国企业。”
中控集团董事长金建祥先生发表了以“做事勤勉、信得舒、心暖”为主题的演讲,表达了中控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技术和服务,履行对行业、对社会的责任和国家,践行振兴民族工业的承诺。金建祥先生感慨地说:“经过23年的沉淀和磨练,现在的中控更加稳定、更加成熟、更加从容,在过程自动化和化工领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5年,国内DCS份额升至近20%,在两化融合、智能制造领域,
金建祥先生用九个字总结了中空的特点:勤于经商、踏实于信、热情于心。首先,中控勤奋不懈,聚焦中控所擅长和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以稳定可靠的产品实现企业价值;控制将诚信融入客户的行动中,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未来,诚信支撑中控走得更远;第三,中空长期以来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和肯定。客户不仅是商业伙伴,也是温暖的朋友。“心中有暖”代表着中控的态度和不懈追求。最后,金建祥先生聚焦“平安工厂” 本次论坛发布的解决方案,是中控集团数十年来对安全生产本质设计和核心技术的研发积累。解决方案。他希望:“借助本次会议发布的中控‘安全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正。”
北京化工大学高进骥院士发布《过程工业设备智能健康监测》主题报告,从我国过程工业机械设备运行的现状和问题出发,指出我国的绿色运行流程工业设备非常重要,中国存在先天不足(设计不匹配)。)和天生的弱智(没有智能控制),单位和过程总是不和谐。因此,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设备检测诊断和智能联锁极为重要,其中基于测点、时间和故障敏感参数三个维度的故障自动诊断方法是其核心内容。高院士对过程工业的本质安全性进行了深入的讲解。他指出,本质安全既不是伤害也不是损失,即危险演变为事故的可能性为0,或可能产生的有害后果为0,则风险为0。高院士对过程机械故障自愈与智能装备进行了重点解读,全面分析了现代机电系统的控制功能、动力功能、传感器功能、运行功能、结构功能、自愈系统。故障自愈原理和针对性抑制方法是仿生力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智能装备发展的基础。
中控集团副董事长石一鸣先生作了《智能制造千里——智能制造中控实施方案》的主题演讲。他首先分析了基于智能制造的智能生产生态系统,描述了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特征。以支持,在安全、绿色的基础上实现高效节能的目标,实现原料的高效供应和产品的精准销售,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实际效益。目前,国内流程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生产效率、节能减排、生产优化、安全生产、业务协同等问题。中控将以全面的安全与控制解决方案践行智能制造之路智能中控系统,包括生产控制(智能组织、智能检测、智能控制)和生产组织(智能运营、智能运营、智能决策)两个层次和六个方面,全面涵盖智能工厂的关键技术。石一鸣先生以新疆天业化工园区的智能制造项目和项目为例,展示了中控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实施的显着效果。据悉,未来中控将转变商业模式和市场格局,重点关注数字化交接、控制优化、互联互通、网络安全、核心设备国产化、以高效协同、节能减排和互联网+安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为实现世界一流的智能化企业而不懈努力。石一鸣先生强调:“智能工厂需要做到信息安全、数据利用和实时优化。智能工厂的建设是一个概念,是一个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
中控集团副总裁于海滨先生发表了主题为“智能工厂安全第一——中控安全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演讲。开发区管道泄漏、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一件件的安全事件,造成了人员伤亡、威胁公共安全等严重的无法弥补的损失。在开放、互联、智能化的新形势下,工业信息安全形势日趋严峻,设备安全、网络安全、控制安全、数据安全形成新的安全体系。于海滨先生从“洋葱模型”深入剖析了各层次本质安全设计及相应对策,展示了“洋葱模型”整体解决方案的平面模型。
安全总监王敏先生发表了题为“守护共赢未来——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实施情况介绍”的演讲,介绍了中控与中控的合作成果。在设计和实施中,中控以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帮助客户提升HSE(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简称)。专网智能终端、智能HSE、应急指挥系统,建立了全面可靠的工厂安全保障。
中控综合安全事业部总监徐杰先生就“关键控制安全的基础——关键控制系统解决方案”做了主题演讲,分析了关键控制领域的四大组成部分:紧急停机系统、火气系统、单元控制系统、过滤器控制系统,并详细列举了各个系统所涉及的具体环节。徐杰先生通过全面细致的分析推导了关键控制系统的选型原则,探讨了安全可用性与安全可靠的辩证关系,展示了中控在关键控制系统方面的领先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
论坛上,中控发布了安全仪表(ISI)新产品——TCS-900,这是中控自主设计开发的面向工业自动化安全领域的高可用性、领先的大型安全仪表系统。专门设计,经过 TÜV SIL3 认证并符合要求。TCS-900具有五项卓越性能:先进的一体化解决方案设计,真正与DCS无缝连接;支持3-3-2-0系统结构,双故障余量;完全冗余的三重设计;安全结构、安全通信、安全接口、安全数据四层内置安全设计;设置了五个故障隔离区的容错机制。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是强国之策,是国家振兴之本。为实现制造业强国战略目标,“中国制造2025”计划成为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质量和水平的关键。重大战略举措。作为过程控制与安全领域全产品及解决方案的民族领先品牌,中控正以智能制造为方向,在制造业升级转型的道路上积极尝试和探索。
不断修炼,永不改变初心。希望中控早日实现宏伟愿景,成为世界级的智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