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门禁卡分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流和信息流都在不断挑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对此,建设智慧城市,用智能工具管理城市是目前最热门的话题。一卡是政府、企业等管理主体有效管理辖区内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好帮手。
一体机按其用途可分为门禁卡、商业支付卡、身份证医社保卡、储蓄或电信卡等。门禁卡主要是指具有门禁功能,可结合其他功能,如校园卡不仅具有门禁功能,还结合餐卡消费功能;企业园区卡还可以有考勤等功能。本文概述了目前门禁卡市场。
门禁卡分类
门禁系统按识别来源分为卡门禁、生物识别门禁、密码门禁。据HID赵建邦介绍,刷卡门禁可以满足一般区域管理的安全需求,密码门禁很少单独使用,一般结合刷卡提供更高的安全级别。由于每个人的生物特征不同,生物特征通常与刷卡和密码相结合,适用于安全级别最高的场所。
卡门禁可分为ID卡、IC卡、银联卡等。身份证的全称是身份证,是一种不可写的感应卡。随着需求的增加,身份证不可写的弱点限制了它的应用,IC卡一度流行起来。但从2007年开始,有人声称破解了芯片的加密算法,由于安全问题,普通IC卡逐渐被CPU卡取代。银联卡的加解密功能由嵌入式硬件加密协处理器完成,采用三重DES算法加密,密码长度为128位。目前,CPU卡广泛应用于身份证、社保卡、银行卡等保密要求较高的领域。 CPU卡在校园卡和企业卡中也很受欢迎。为了消除CPU卡系统的安全问题,国家密码管理局于2009年发布了国密算法。本杂志在2012年接受门禁市场采访时提到,国密算法门禁系统的应用没有被广泛接受。 2013年,国内仅有5家厂商获得《商用密码产品定点生产单位证书》、《商用密码产品销售许可证》、《商用密码产品型号证书》。除广东等一线省市外,许多省市项目仍未将国密算法作为强制性要求。对此,旺龙相关负责人认为,随着各单位保密要求的提高,国密卡的推广只是时间问题。
生物识别技术占门禁市场比重
目前主流的生物识别门禁包括: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脉识别、虹膜识别等。指纹识别由于体积小、应用方便等特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门禁识别方式。由于近年来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扩大,人脸识别在一些展览和大型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门禁卡市场概况
门禁卡市场概况
门禁卡市场容量大,吸引了众多企业进入,如霍尼韦尔、HID、博世、泰科、英格索兰、西门子等国外巨头门禁控制,也有大量的内资企业与技术实力雄厚,如达实、捷顺、同方瑞安、中控科技、深圳旺龙、深圳科松、互联网、杭州中正等。
早期,商业、政府大楼等高端市场被外资垄断。近年来,内资企业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一些一线内资品牌在高端市场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2013年至2014年,大实除了在企业、校园、医院、监狱等传统领域保持增长外,在商业建筑和公共建筑领域也实现了快速增长。捷顺在住宅、商业建筑、工厂等领域取得了可观的增长。 .
2013年,随着门禁卡越来越倾向于大型项目和政府背景的项目,品牌成为中标的重要因素。企业开始挣扎,中国门禁卡市场两极分化开始显现。 2014年二次分化依然存在,中小企业仍面临企业转型或技术突破的问题。
从整体市场容量来看,据本刊此前调查,2012年门禁卡市场规模达到47亿元。在本次业内人士采访中了解到,2013年,门禁卡控制市场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高端市场增长较快,低端市场增长缓慢,整体市场增长率约为26%。规模约59亿元。 2014年一季度,一些一线企业表示门禁卡市场正在好转,有的甚至实现了50%的同比增长。预计2014年门禁卡市场将保持至少20%左右的增长率。p>
门禁卡行业趋势
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升温,门禁企业也不甘示弱。
首先,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客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简单的访问控制已经过时了。与其他系统联动的门禁系统解决方案是首选,开放接口的门禁系统更具竞争力。 HID赵建邦认为,大型平台的信息化建设对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卡通行业来说,要接入这些大型平台,在硬件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基于IP的产品和门禁系统以及系统结构的开放性。 IT集成解决方案将是未来一体机的重要发展方向;中控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传统的简单门禁已经不再是主流,门禁与视频的结合联动、门禁视频与考勤的结合更为流行。
其次,为解决客户规模化、广域化管理的问题,正在升级门禁一卡通系统。大实的黄志勇表示,大实推出了基于手机APP管理的门禁考勤管理系统。该系统在移动基站、连锁店管理、医院管理等行业需求旺盛。捷顺“集团物业智能卡”系统将旗下产品有机整合,集中存储和共享系统数据,提供分散控制门禁控制,为众多地产集团物业提供服务。
再次,门禁卡与商业支付卡的融合度更高。如捷顺金融IC卡在办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最后,生物识别门禁的种类更加丰富,性能更加稳定。作为以指纹识别着称的中控科技的新产品,它正在从传统的指纹向掌纹、指脉、瞳孔转变。与虹膜识别技术提供商合作,将虹膜模板存储在虚拟凭证中,嵌入NFC智能手机进行身份认证。
结束语
2013年,智慧城市的建设给门禁卡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大量的项目为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项目规范的完善对品牌和系统兼容性提出了要求,智慧城管也带来了一系列功能细节。提出了挑战。对于门禁企业来说,只有跟上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才能在这一轮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