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智能、幸福、舒适”家庭生活的新路,需要投资者、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走上。
如果问现在的年轻人“什么样的家最时尚?”智能家居肯定在名单上。
扫地机器人、智能音视频、智能安防、智能照明……层出不穷的智能硬件正在走进年轻人的家中,给人们带来空间管理、家具交互、智能体验的全新体验。 ,“智能家居”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相关产品和企业也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
近日,全屋智能家居品牌欧瑞博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萍乡国有资产,总投资10亿元。
前不久,其同行“易来”刚刚宣布完成3亿元E轮融资。 “据我了解,近期还有其他几个智能家居品牌也获得了融资,但没有透露。”一位业内人士向《创业前线》透露。
众所周知,智能产品从设计原型到正式实施需要经过很长时间,而目前的智能家居,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价格,都可能无法吸引广泛的消费者。那么,为什么智能家居赛道会吸引如此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呢?这个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是什么?智能家居的“终极形态”会是什么样子?
市场规模超过5800亿
p>
业内人士认为,欧瑞博能够筹集到“大笔资金”绝非偶然。目前,从客观数据来看,欧瑞博在智能家居市场具有一定的领先地位。
据奥维云网统计,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欧瑞博地产精装智能系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上半年,欧瑞博排名13.2%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第三季度,这个数字更新到了15.1%,奥瑞博依然高居榜首。
公开资料显示,欧瑞博已为超过350万家庭用户提供了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并在全国布局了1000家全屋智能门店,在消费市场打开了知名度。
当然,欧瑞博的融资也直接关系到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
云之光创始人曹川说:“近两年,人们在家的时间越来越多,对家居生活的体验和思考也越来越多。因此,除了功能性和舒适性,人们对家居的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生命也变得更高了。”
他以智能照明为例,表示过去人们对家居照明的要求更多的是“点亮”,但近两年,除了照明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家居空间氛围和健康的光环境有更高的要求。
此外,愿意接受智能家居的人数也在增加。
以前,消费者普遍选择购买传统家居产品进行家居装修。现在,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家居用品。在智能家居产品中。
除了企业和消费者,ORIBO的“吸金”还与其行业潜力有关。
根据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发布的《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2016-2020年间,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从2608.5亿增长到5亿514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8.51%。预计2021年这一数字将突破5800亿元,高达5800.5亿元。
“智能家居行业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员梁振鹏对《创业第一线》说。
此外,“智能家居趋势不可逆转”也是欧瑞博获得融资的重要原因。
在曹传双看来,未来人们家中所有带电的物品都会智能化,甚至现在很多不带电的物品都可能带电,最终成为智能家居产品。
一年新增近 180,000 名玩家
从“创业前线”的角度来看,欧瑞博融资事件将产生多重影响。对于行业来说,这将对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和推动作用。
但是,对于同行企业来说,欧瑞博融资事件的影响是喜忧参半的。
令人欣慰的是,本次活动将吸引更多资本关注,为智能家居行业做大做强,不仅增强了同行企业对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信心,也增强了同行企业的发展能力。未来获得融资。概率。
令人担忧的是智能家具,融资完成后,Oribo会给同行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压力。毕竟在资金充足后,会进一步拓展智能家居品类,同时加大对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的投入。 “谁先拿到钱,谁就先占优势。”曹传双说。
回顾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发现这个新兴行业曾经历过多次繁荣。
根据《创业前线》,2013年前后,智能家居行业的投融资开始活跃。 2014 年 1 月,谷歌以 32 亿美元收购 Nest,引发了该行业的全球投资热潮。据天眼查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新增智能家居相关企业7500家,增长率为56.62%,创历史新高。
因此,2014年也被业界称为“智能家居元年”。那一年,智能家居的概念风靡全球。除了各大互联网巨头的布局,几乎所有家电巨头也纷纷布局智能家电领域。
然而,好景不长。随之而来的产业化困境,让智能家居难以落地。这背后的原因与智能家居成本高、性价比低、标准不一致有关。这也导致智能家居设备要么成为营销噱头,要么停留在表面智能或片面智能智能家具,与市场预期大相径庭。
经过三年的洗礼,国内智能家居行业经历了概念普及阶段,但由于发展缓慢,智能家居行业并未普及,大部分消费者表示只听说过“智能家电” ”。家”。
雪上加霜的是,2017年之后,国内资本市场“遭遇寒冬”,智能家居设备行业投融资事件和金额开始大幅下降——2018年跌至110和13 4.28 亿。到2020年,对应的数字只有40和51.37亿。
然而,进入2021年,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发布,智能家居行业的投资热情开始重新燃起。
截至目前,我国智能家居行业的玩家已经形成了五个阵营,分别是:
1、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
2、以海尔、美的、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
3、以华为、小米、联想为代表的科技巨头;
4、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是三大运营商;
5、以涂鸦智能、奥瑞博、Aqara为代表的智能家居初创公司。
需要指出的是,智能家居的新玩家还在不断涌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4日,2021年我国智能家居企业总数将高达27.5%。
然而,智能家居行业远未达到饱和点。
因为如果市场进入饱和阶段,就意味着其规模的年增长率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 “比如在饱和期的传统家电市场,年增长率要么为零,要么为负,很难达到几个百分点。”梁振鹏对“创业第一线”说。
但现实是智能家居市场年均增长率接近20%。 “显然,这个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梁振鹏补充道。
在Aqara相关负责人看来,要实现智能家居的终极形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该负责人告诉《创业前线》,智能家居的终极形态是“懂消费者”的智能家居,也就是所谓的“主动智能家居”。在此期间,智能家居系统将通过传感器自主捕捉用户行为,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模式,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完成机器训练,将符合用户行为模式的算法推送至智能家居设备。实现无感主动服务。
比如在家里,当一个人把手放在胸前发抖时,空调会自动启动,提高室内温度。 “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告诉智能家居设备下一步该做什么。”负责人说。
现在的智能家居更多是“被动”的智能家居,需要人们通过网络向智能家居设备发出语音指令。设备接收到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根据指令进行机器切换。等等。
例如,在家里,只有当有人说“嘿,Siri,打开灯”时,室内灯才会亮起。 “这样的智能家居显然不够智能,未来应该进一步优化。”
渗透率低于5%
其实,在实现智能家居极致形态的路上,新老玩家的挑战依然艰巨。
最明显的共同挑战是智能家居行业渗透率的提高。据相关统计,目前美国市场智能家居渗透率已达32%,欧洲多国渗透率也超过20%,而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仍低于5%,只有 4.9%。显然,提高智能家居普及率并非易事。
然而,智能家居行业的参与者仍在积极努力提高渗透率,例如 Aqara 绿米。一方面,它将开设在线商店,向用户销售智能家居产品,让用户加深对智能家居产品的了解。
另一方面,Aqara开设线下门店,为用户提供从产品体验到程序定制,再到产品安装、配置、演示、维护等一系列服务。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对智能家居的普及和市场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qara青米相关负责人对“创业第一线”说。
此外,智能家居行业玩家所面临的挑战不仅是提高渗透率,还包括“如何让价格更实惠”。
由于芯片、电路板、塑料等上游元器件,以及模组、智能控制器等中游中间产品的厂商较少,因此发展相对薄弱,标准化程度极低。
“受上中游发展不完善等因素影响,智能家居成本难以降低,产品价格自然会居高不下。”智能家居行业从业者陈涛分析“创业一线”。
梁振鹏还提到,按照中国人的经济水平,智能家居本身并不是低端市场,而是中高端市场。
他举了一个例子,100多平米的房子,要实现智能家居的功能,只涉及到房子的装修,比如网线、电线、网关、传感器、连接器、开关等、面板、插座和主机。前期环节至少需要10万元。 “而很多人装修100多平米的房子总预算才10万。”梁振鹏说。
除了让价格更实惠之外,行业参与者还需要攻克智能家居互联问题。
由于各大厂商和平台都建立了自己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很多都没有在应用层面相互开放自己的生态系统,达到统一的标准。
在陈涛看来,即使成立行业协会,也很难解决智能家居互联的问题,甚至未来5到10年,这个问题也可能无法彻底解决。 “谁统一谁,不是在谈判桌上谈判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他考上了“创业第一线”。
如今,公司正试图通过协议来解决这个行业问题。
2021年5月,CSA(连接标准联盟)正式发布了基于IP的智能家居连接标准——可以消除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顾虑,通过构建统一的“语言”来解决问题。智能家居领域的碎片化。
目前,亚马逊、谷歌、苹果等都已承诺 Alexa 和生态系统将与支持该协议的设备兼容。 “标准可能是未来能够真正解决互联互通问题的解决方案。” Aqara青米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如何打消用户对安全和隐私的担忧”也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玩家头疼的问题。
毕竟,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智能家居需要获取更多与人和家庭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而这些数据信息必然会涉及到个人或家庭隐私。
但曹传双认为,相比之下,稳定性和价格可能更受用户关注,是智能家居普及的关键。大多数人并不真正关心数据安全性。首先,并非所有数据都涉及隐私,两者不能等同。其次,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赋予用户自主选择的权利来解决。从本质上讲,用户愿意让做什么来变得更聪明,更好地了解他的生活。
对此,Aqara绿米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用技术来解决。例如,对于一些隐私区域,它使用毫米波雷达或红外传感器代替摄像头来检测该区域是否有人;另一方面,一方面改变数据的处理方式。
“目前,Aqara 绿米已经在本地保存和处理了大量数据,避免通过云端泄露用户和家庭隐私。” Aqara青米相关负责人对“创业前线”说。
结论
无论是5G、AI、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还是消费者对家居智能化需求的逐步提升,还是市场发展潜力之大,让智能家居行业受到了资本的热烈追捧。
然而,在火爆的背后,智能家居玩家仍需努力,发挥真正的技术实力,攻克市场渗透率低、互联互通壁垒难、成本高等集体挑战。
我们可以预见,在未来,人们将拥有各种“黑科技”智能家居,但这条“智能、快乐、舒适”的家庭生活新路,还需要投资者、企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消费者构建它以便真正实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