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2日南讯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基础平台。近日,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洪熙社区以基层党组织为轴心,以社区居委会为主体,以公共服务中心为载体,汇聚了共建单位、行业等多方力量。委员会和两个新组织。车库打造了电子门禁、人脸识别系统、智能充电箱、高清监控、自动灭火装置等一系列科技应用,让原来的“老棚子”华丽“翻新” .
虹桥西村建于1980年代初。社区整体呈现硬件设施老化、自治基础薄弱、居民老龄化的局面。不少居民将电动车停在楼梯间或铁棚内,因充电插座“难找”、门禁不完善等问题,为消防安全埋下不少隐患。为解决居民非机动车停车和充电问题,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虹喜社区依托“社区党委-街道党支部-走廊党组”四级架构——党员中户”,聘用党员骨干作为舆论收集者智能车库,推进居委会、行业委员会、共建单位、建设单位、居民代表五方协商会,并通过面对面讲解、一对一讲解、点对点细化率达到100%,让社区居民支持智能车库改造项目。
随着 COVID-19 情况的好转,4 月初,车库建设项目正式按下了“启动按钮”。为及时整改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洪溪社区大党委联合街网联动管理中心、“12345”热线、啄木鸟等大数据平台,建立治理矛盾分析研判机制在线走访群众,精准预测项目症结,施工期间零投诉、零矛盾交出成绩单。
在智能车库改造中,社区党委根据居民需求安装电子门禁系统,通过刷卡、扫码、人脸识别进出,实现24小时无人停车管理安装智能充电桩30个,满足社区需求。 400多辆电动汽车需要充电;监控检测设备升级智能车库,实现人员满电自动断电和远程监控;配备自动灭火装置,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
初步试运行后,洪溪社区党委结合党员群众反馈,在江海先锋公告栏上对项目建设成果进行了公示,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我们还将大力推进辖区内剩余4个车库的智能化改造。同时,我们还将利用社区党组织为群众服务的资金,对社区便民服务设置进行智能化升级。参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实现老旧小区智慧‘全覆盖’。”社区党委书记张莉说。 (通讯员张旭、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