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网上抱怨:“回家最难的方法是到家门口却不能停车,四处寻找停车位,结果出现了一个与抢劫停车位的人发生争执。”越来越拥挤,停车问题也触到了很多人的痛点。
引进和拆除违建停车场、潮汐车位、智慧车位、差别化停车收费。很多社区都根据自己的特点,尝试了不同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记者杨洁贵
一招一式
告别圈地“战”车位自主管理尝鲜
晚上 9 点7月30日,家住长沙市雨花区广济桥社区红旗区3栋15号楼的刘先生刚下班,将车停在小区停车位,将车锁上回家。一个看似普通的停车动作在四年前是一种奢侈。
三湘都市报记者在现场看到,15号楼和16号楼之间的空地上有30多个停车位,10多辆汽车整齐地停放着。形成鲜明对比。登记车辆的联系方式张贴在社区显眼位置,方便车辆随时移动。 “不用抢车位,车辆排列整齐,看起来都还不错。”刘先生说。
长沙市雨花区广济桥社区红旗区三区为老旧非物业管理小区。此外,周边医院的停车压力也很大。混乱和难以找到的人成为常态。
所有这些变化都是从四年前社区停车位的自我管理开始的。 2016年,63岁的李振强决定带头组织红旗区三区15、16号楼业主实施自治,成立“1516汽车自治协会”。协会提出,允许15号楼和16号楼业主每户登记一辆车,每辆车交300元,凑钱购买停车门系统,重新划分车位,禁止外来车辆进入.
李振强表示,实施车辆管理也遇到了阻力,但成功的关键在于三点:协会成员不自私不以营利为目的,自治协会的成员都是自愿的服务;坚持只经营不盈利,定期宣传费用使用情况;对小区楼宇进行切片进行微观管理,管理更方便、更到位。
自治4年,小区车主只交300元,车主直接打电话省钱省心。目前,小区车位自主管理模式已在雨花区、田心区多个小区复制。
技巧2
智能停车系统解决非物业小区停车难题
先生。长沙市芙蓉区火星街道月桂社区第三片区居民蔡某最近心情不错。下班回家后,他不必急于抢车位。抓挠的矛盾也少了。这一切都归功于社区的智慧停车改造。
7月30日下午,三湘都市报记者在已完成“智慧停车”改造的月桂小区内看到。社区内新划定的车道和停车位都标明了。车辆进入小区时,只需停在马路上即可。在闸机踩刹车,摄像头会自动识别车牌并打开闸机。
月桂社区是拆迁安置社区。也是一个开放式、无产权的老小区。 3,600 间套房只有不到 1,200 个停车位。由于毗邻三湘南湖市场,附近有两所中学,外来车辆较多,经常引起停车纠纷,时不时堵塞消防通道。
如何解决停车冲突?通过小组讨论,Mars 决定引入第三方公司,通过自助智能系统规范停车。
6月16日,月桂小区三套智能停车系统投入使用,共分配400个车位。居民和租户的车辆进入系统后,按标准免费或低收费,外地车辆按停车时间收费。通过智能系统,社区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车主,方便找人找车,还可以精准发消息。
技巧3
整合空地增加车位,“潮泊车位”高效
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需要两手抓:一方面挖掘内部资源,整合空置土地,重新规划,增加停车位;另一方面,整合周边公共区域,在周边区域设置“潮汐停车位”等措施,增加停车位。
长沙不少社区通过“微循环”重新规划道路和绿化,利用小微地块和转角增加停车位。
长沙市雨花区红花坡小区建于1990年代初。 42栋住宅楼,近3000辆汽车,但没有规划停车位,停车成为居民的难题。社区征得居民同意后,“硬化”与“绿化”相结合,将花坛改为植树,“挤”出400多个停车位。仅靠小区内部空间难以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因此,整合公共区域,协调更多的临时停车位成为很多社区的首选。
红花坡社区利用现有资源增加停车位。除了新建的宜兴家园停车场新增164个车位外,社区还挺身而出,对接辖区内文体、品质生活园区等公共场所。超过 140 个停车位向居民开放。
改造后,小区居民发现停车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现在停车比以前好多了,乱停车的也少了。”
四招
“互联网+”加持,共享车位进社区
在“互联网+”的大潮下智能停车系统,长沙也开始尝试“共享车位”。借用错误的时间、时机、预约等方式,鼓励车位业主在不使用时拿出自己的车位供他人使用,既可以增加车位业主的个人收入智能停车系统,又可以缓解停车问题。困难,实现现有停车资源的盘活。
开福区湘江世纪城大江源社区,335个未售出的车位已“释放”为共享车位,供司机收费使用。
7月30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驱车前往停车场共享车位“试用”,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放下地锁后将车停好。轿厢离开后,2分钟后地锁会自动解除。收费方面,12小时5元,24小时10元,月租180-210元/车。
“每天使用超过 100 个停车位。”据共享车位公司“停车划算”的工作人员介绍,使用共享车位的司机出门只需出示缴费记录,无需缴费。
其实,早在2018年6月,长沙就出台了《关于加强长沙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若干政策》,明确鼓励个人、企业、单位等共享使用停车位资源。时间不对,支持手机端上网停车。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的应用开发与推广。
技巧5
民间资本参与立体停车场建设
旧小区原规划停车位太小,新停车位因空间有限无法实现。长沙立体停车场凭借空间利用率高、建设周期较短等优势,吸引了民间资本进入。
湖南新闻大厦地下停车场位于长沙市芙蓉中路,地处闹市区,停车费低于周边停车场,深受司机青睐。 2019年6月出租地下停车场,投资85万元对部分车位进行立体改造。
公司负责人肖文辉介绍,长沙的立体停车库主要集中在医院、商厦等停车需求量大的公共场所,但传统车位拓展空间有限然而,面临同样问题的小区,却一直无法建设立体停车场。在这种情况下,大约需要 10 年才能收回。
记者注意到,《关于加强长沙市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的若干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合作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凡是补贴或超建停车位的公共停车设施,财政部门给予补贴,每个泊位最高补贴2万元。
“立体停车场市场潜力巨大。”肖文辉说,目前长沙已有多起民间资本介入公共立体停车场建设的案例。停车场行业将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