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文艺生活正在回归上海市民。
7月8日,上海各大演出场馆陆续开放,久违的钟声再次响起,昏暗的灯光再次亮起!
歌剧、舞剧、音乐会……当晚,艺术家们回到期待已久的剧院,用最热情的歌声、最激情的表演、最美的风景与上海观众分享艺术之夜舞步。
《你是我心中的爱人》世界经典歌剧咏叹调音乐会
《栀子花》
《茶花女》澎湃新闻记者丁晓文摄
重新开始,诚意满满
目前,上海室内演出场地最大容量不超过原计划的50%。各大院线7月8日复演档期诚意满满。
《图兰朵》、《茶花女》、《蝴蝶夫人》、《微笑王国》……作为上海大剧院重启的首场演出,上海歌剧院将呈现《你是我心中的爱人》世界经典歌剧咏叹调音乐会,带领观众欣赏意大利、法国和德国不同风格的歌剧。
演出阵容豪华。上海歌剧院艺术总监、男高音魏松领衔演唱阵容,携手韩鹏、徐小英、宋茜等人高唱。上海歌剧院院长、钢琴家徐忠领衔钢琴阵容,与张成杰、崔兰、杨松进行接力,让演出充满仪式感。
“我很期待今晚的演出,所有独奏演员都会上台,徐忠院长将亲自弹钢琴伴奏,排练非常愉快。”魏松说。 “能在舞台上再次见到戏迷,我只能用‘精彩’来形容我现在的心情!”许忠说,演唱会之所以取名为《你是我心中的爱人》,是希望用歌剧《美丽》《微笑王国》中最著名的咏叹调,来表达我们心中的爱,对歌剧的热爱,对舞台的热爱,对观众的热爱”。
从上午 10 点到晚上 10 点,上海音乐厅将持续 12 个小时,以展览、参观和音乐会的形式欢迎观众。
10:00,新中国音乐沉浸艺术特展“人间如何”重新启动,利用光影与中国音乐的融合,打造立体的民族风光。 14:00,30名观众在礼宾部的带领下,有序参观这座拥有92年历史的传奇建筑。
先生。徐家三口在巡演,儿子学钢琴两年了。 “听说音乐厅开门了,所以我们赶紧预约参观,想带孩子们去感受一下艺术氛围。”张女士还带来了正在学钢琴的女儿。来吧,“真的很精彩!希望女儿对音乐厅的历史有新的认识,这是一场感人的课外艺术教育。”
19:30,上海民族管弦乐团以青春的气息演绎了《栀子花》,用中国音乐演奏了栀子花的声音。现场迎来了一批特殊观众。他们是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特邀市志愿者协会的100名志愿者,感谢他们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奉献。
“盛夏栀子花开,我们又在剧场重逢了!”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晓慈说,为什么选择《栀子花》作为乐团复工后的首场线下演出。演出的目的是分享一段鲜花盛开的旅程,用清新的海派民乐表达观众的心声。
上海文化广场与上海芭蕾舞团合作,以芭蕾舞剧《茶花女》欢迎舞迷。主演吴虎生与男主角齐冰雪坐镇现场,再现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相遇相爱却无法相守的虐恋。
演出公益票80元,五分钟内售罄。观众们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剧院。与今年演出季“去花园”的主题相呼应,文化广场大堂内鲜花盛开,“盛开”了20多朵巨花。
演出前,97岁的指挥家曹鹏翻转代表《人生的世界》的星星,揭开了剧院的《摘星》的序幕。他也是文化广场重启的第一位“荣誉观众”。五位“星星之子”演奏铜管五重奏,用欢快热情的旋律吹响了节目恢复的号角。
邹女士作为文化广场的常客,当晚来到现场。剧院重新开张后,她按捺不住喜悦,连续买了6张演出票,包括《圣卢西亚》、《比格犬》和《迷信》。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很开心,我觉得生活又有了希望。”
先生。刘在美国读书时喜欢音乐剧。他最近的演出之一是文化广场的自制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中文版。看,因为你可以近距离观察演员的表演,更身临其境,更感同身受。”
上海大剧院定期对剧场环境进行消毒
上海音乐厅礼宾部用隔离座套盖住礼堂
上海文化广场定期对剧场环境进行消毒
筑牢底线,电子哨兵护航
剧院多彩重开的同时,也在夯实疫情防控安全运行的社会责任,为疫情防控打下坚实的底线。
7月5日,上海市演艺行业协会组织各大剧院进行了排练。从消防安全到防疫规范运作,影院都按照标准精心准备。
线下演出恢复当天舞台灯具,上海大剧院发布了观众入场指南。该指南根据《上海市剧院等演出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导意见(2022年第一版)》更新,并由“剧团助手”在显着位置进行宣传推广,从您是否有实体票。 、采取交通方式等,为观众规划好注意事项,特别是演出前的规划、演出中的防护和紧急情况,都有详细的提示。
上海大剧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剧院环境已多次进行全面预防性消毒。重点区域适当增加消毒频次,配备充足的口罩、洗手液、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在每位观众入口处安排实施“数字哨兵”,安检人员到位,做好站点代码、申请代码、行程代码、核酸检测信息、口罩佩戴、体温监测等强制检查,同时不部署任何智能手机。面向大众的人性化服务计划。
线下演出恢复前一天,上海音乐厅通过自媒体发布了基于最新版防疫政策的《观众防疫指南》,提醒观众做好核酸检测阴性准备进场前72小时内出具证明。 7月8日,上海音乐厅按照50%的上座率,使用座套将礼堂分隔开来。剧院参观人数也有严格限制,每批不超过30人。要求观众正确佩戴口罩,并在整个音乐厅内保持安全距离。
上海音乐厅还将每天对公共区域进行全面预防性消毒。进入场馆时,启用“数字哨兵”扫描申请码验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测量观众体温,加快入场效率,提升观众体验。醒目的《观众防疫指引》张贴在剧场各处,并提供消毒用品供观众使用。现场设有专人管理现场,提醒观众做好防疫工作。
“我们为重新开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特别是防疫环节,并一直根据市、区最新防疫要求进行动态调整,提供安全的观影环境。”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亮告诉记者,音乐厅一线工作人员必须佩戴N95口罩、一次性手套,并在24小时内持有核酸阴性报告。 “对我们来说,防疫是一条永远紧绷的红线,只有确保防疫安全,才能保证以后演出的顺利进行,才能让线下演出正常化。”
为了保证50%的限流,在上海文化广场线下演出重启当天,礼堂被印有音乐剧歌词的印章隔开。让人感到温暖。此外,文化广场还在每个座位上放置了纸质纪念票舞台灯具,满满的温馨。
影院大门开启后,上海文化广场将实行“室外场馆密码+室内电子哨兵”的防疫模式。通过动线管理和流程管理,保证观众入场简单有序。在正常的运行维护中,会进行日常的消毒维护,每2小时对公共区域和密闭空间进行一次消毒,为观众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
此外,上海文化广场茂名南路2号门外(瑞金大厦对面)还有一个“核酸亭”,是紧急核酸采样点。周一至周日对附近社区的居民和来剧院的人开放。方便观众进行标准化核酸检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