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理想载体,智慧路灯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家节能中心提出以“智慧路灯杆”为抓手,推进城市照明节能降耗和城市物联网建设,推动绿色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资源“共享、集约、统筹”,大大减少城市建设。成本,提高城市运维效率,为绿色智慧城市建设提供良好基础。
推动5G商用,也将依托路灯杆作为网络部署的基础载体。智慧路灯被称为“5G时代的智慧城管”。在城市路灯上承载通信微基站、监控摄像头、LED指示屏等设备的多杆建设思路,可与各杆形成共建共享集约建设的集聚效益。它可以配备各种硬件和设施。还可实现采集数据分布的智能组合,可按需分发给城管部门或普通用户,通过运营平台实现管理精细化和运营便利化。
配备众多信息化设备的智能路灯杆不再是单调的灯杆,必须具备防雷、接地和电磁干扰防护等安全要求。作为专业厂家,防雷接地技术是如何应用到智能灯杆上的?SPD如何匹配安装?也许这篇文章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
详解智慧路灯现状及未来趋势
城市拥有大量的路灯,是最密集的城市基础设施,便于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未来,智慧路灯将成为物联网信息采集的重要来源。城市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入口,可以推动智慧城市和智慧城市在城市照明业务中的落地,实现城市和市政服务能力的提升。.
0 1 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的最佳入口和服务港
智慧路灯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利用城市传感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和无线GPRS/CDMA通信技术将城市中的路灯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路灯的远程集中控制和管理。其他条件设置程序自动调节亮度、远程照明控制、主动故障报警、灯线防盗、远程抄表等功能。
智慧路灯可以有效控制能源消耗,大大节省电力资源,改善公共照明管理,降低维护管理成本,并利用计算等信息处理技术对海量感官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智慧路灯,包括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对城市内部的各种需求进行智能响应和智能决策支持,使城市道路照明达到“智能”状态。
0 2 智慧路灯有哪些功能?
从照明的角度来看,智慧(能源)路灯应该涵盖哪些功能?
1、路灯电流电压等电气参数远程测量,路灯远程控制,重要路段现场运行远程监控等。
2、监测LED路灯芯片焊盘温度或灯壳温度及故障诊断。
3、日光感应或人车感应调光,以及节能控制中的时控甚至RTC调光。
4、根据灯具的监测数据,及时掌握路灯异常的位置和原因,有目的地进行维修,无需去市区检查,加快了维修速度,减少了维护费用。
5、同一条道路上的照明标准等级随着时间和车流量变成一个变量值。例如,一些新开发的道路在通行初期可能亮度较低,经过一段时间或通过监测交通流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打开全光。
6、后半夜在一些人车稀少的地区,可以半时控制,但是当人车经过时,前方一定距离会达到全亮,并且几秒钟后,背面将恢复到原来的亮度等。
0 3 政策频出,大力推进智慧照明
随着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智慧城市新政策频出,我国多个城市掀起智慧城市建设高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路灯未来有望得到政策支持。
路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具有分布有序、覆盖范围广、城市有电的特点。如果只用于照明,显然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因此,当多极组合一、5G微基站的需求逐渐明朗时,智慧灯杆一下子跟上了潮流,得到了政策的大力宣传和激励。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印发《关于2018年推进电信设施共建共享的实施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双向共建共享通信铁塔、路灯、监控、交通指示等铁塔资源共享。深圳市政府还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深圳主要道路多功能智能杆全覆盖,建设多功能智能杆管理平台。可以说,政府放出的信号很明确,目标也很明确:打造一个成功的、可复制的智慧灯杆项目模式,进而扩展到区域和城市地区。
0 4 智慧路灯杆成为“全能型”,5G微基站功能抢眼
目前,智慧灯杆作为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具有供电、联网、分布广等特点。既可作为数据采集终端,又可作为数据终端,集成监控摄像头、5G微基站、安防报警器等硬件,实现智能照明、智能交通、无线城市、信息发布等功能通过信息感知和大数据交互技术。
其中,最抢眼的当属5G微基站功能。美国无线通信与国际网络协会(CTIA)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城市路灯将是5G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报告认为,密集分布的5G小基站是智慧城市的关键基础。市政府和监管机构要简化审批流程,调整收费结构,鼓励电信运营商充分利用路灯、电线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G网络。
华为无线站点总裁郝应涛表示,5G网络将分波部署。第一波以宏站为主,第二波以部署5G杆基站为主。届时,将迎来新一轮增长:根据CTIA预测,2021年我国以智能灯杆为入口的各类硬件和服务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7万亿元,占为智慧城市市场总规模的 20%。
0 5 多极整合成本高,需要建立成熟的商业模式
虽然政府为5G的推广制定了具体目标,并在多个城市进行了试点,但短期内仍难以大量应用。原因是资金和预算。预计深圳约24万根路灯杆将进行“多杆合一”改造,初步估算耗资约500亿元。
智慧城市不能只是空中楼阁或仅限于小规模测试场景。5G带来的智能组网和城市改造的好处是可以看到和期待的。但是,智慧灯杆改造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时代的问题,同时还需要与5G技术和成熟的商业运营环境相匹配,才能获得丰厚的回报。
智能照明必须具备3i特性。首先,利用传感器感知所有物体和环境的状态,实现感知。更彻底的感知,监控摄像头、传感器、RFID、数据中心、数据挖掘和分析工具、移动和手持设备、计算机和多媒体终端在照明环境中提供了各种丰富的外部数据。
智慧路灯是产业分工的产物。有LED模组、WIFI/微基站、监控、单灯控制器等模组成熟厂家。一个企业几乎不可能完成所有模块的研发和制造。专业分工和模块化设计是成熟工业产品的必由之路。
多功能(智能)路灯实际上是信息收集、处理和分发的载体。多功能路灯可以为城市建设带来节约土地、整合资源利用、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同时,模块标准化、款式多样化、配置专业化是多功能路灯未来的发展方向。
0 6 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智慧路灯需求可期
近年来,建设智慧城市、促进城市发展被国家列为重要任务。根据德勤发布的《超级智慧城市报告》,目前全球已经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有1000多个,中国在建的有500个,远超排名第二的欧洲(90个) )。从在建智慧城市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
据《超级智慧城市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在建智慧城市有500座。根据规划,2016年至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座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对医疗、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将为城市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支持。
从在建智慧城市的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北京、天津、大连、青岛、济南为主体的环渤海地区和以南京、无锡、上海、合肥、杭州、宁波为主体的长三角地区。,以广州、佛山、深圳、厦门为主导的珠三角,以西安、成都、重庆、武汉为主导的中西部四大智慧城市群。除上述核心城市外,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有300多个城市与三大运营商签署智慧城市建设协议,290个城市入选国家智慧城市试点。
在四大智慧城市群形成的过程中,芯片制造、传感设备、系统集成等物联网产业集群也在上述核心城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壮大。比如在芯片制造领域,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产业规模;西安、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依托自身的科研和教育优势,在RFID、芯片设计、传感器传输、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与信息服务等领域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
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路灯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广。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公共照明设施的采购量和建设规模不断增加智慧路灯,形成了庞大的采购池。然而,城市照明管理中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三个最突出的矛盾是能源消耗巨大、照明灯具维护成本高、与其他公共设备不兼容。智慧照明的出现无疑将极大地改变现状,有效推动智慧城市进程的加速。
路灯是城市照明不可或缺的公共载体,也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公共形象的“立面”之一。随着全球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25年路灯数量将达到3.5亿颗。根据IDC发布的《2017全球智慧城市》报告,到2019年,超过3000万颗LED中国将更换路灯,支出将达1000亿元。路灯将成为智慧城市中物联网设备互联的关键平台。当路灯承担智慧路灯入口的重任时,要求路灯网络具备电、杆、网等基础条件。专家预测,未来五年,
虽然智能照明的概念非常流行,并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应用,中国广州、杭州、东莞等地也启动了LED路灯的智能照明改造项目,但在许多城市的应用并不广泛。应用部门对该技术及其应用的认识相对滞后。例如,智能照明系统的技术水平是否完全成熟;智能照明系统如何与其他城市管理系统集成和兼容;智能照明的社会效应和实际价值如何相辅相成等等,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了智能照明在智能照明中的应用。在全市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