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沙新闻将垃圾对准扫描屏幕。系统扫描后,对应的垃圾桶盖可以自动打开。智能垃圾桶让垃圾分类更快;智能互联温室可以监测棚内等环境的空气、土壤、温湿度。监测调整因素,确保果蔬生产环境最佳……8月17日至19日智能垃圾桶,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技术大赛总决赛在长沙理工大学举行,多项创新技术被引人注目。
本次大赛的主题是“共创清洁能源,共享绿水青山”。大赛旨在促进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的深度融合,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
干垃圾、湿垃圾、危险垃圾、可回收物,这些分类你知道吗?青海师范大学“多维”团队设计了一款智能垃圾桶,让垃圾分类不再困难。用户只需要将垃圾指向扫描屏幕,扫描识别后,系统会自动在信息库中查找其所属的垃圾类型,并显示在显示屏上,相应的垃圾桶盖会自动显示出来。会自动打开。“该设备配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LED灯、语音播报等功能智能垃圾桶,可快速准确地实现垃圾分类。” 领队说:“ 希望通过智能垃圾桶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
比赛于今年5月启动。经过团队申报、校级初评、资格审查和专家评审,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58所高校的108件作品进入决赛。最终评选出特等奖4个,一等奖36个,二等奖68个。其中,华中科技大学“聚光太阳能驱动生物质梯级利用系统”、福建师范大学“反应环境可控的三电极原位X射线电解槽”、“基于无人机的无人机协同合作”来自内蒙古工业大学的“协同”
通讯员 高远 记者 李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