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三年级学生开发智能消防“防患于未然”

时间:2022-11-02

通讯员孙悦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王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2年2月22日07版)

扫一扫看视频

在拥有智能消防系统的楼宇中,如果有人取出香烟,摄像头会准确识别,然后系统会发出“楼内禁止吸烟”的语音提示。这种新型智能消防系统可以利用楼宇内已安装的摄像头进行实时视频识别,“防患于未然”,实现火灾预警。

这是沉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三年级学生王君奥的主打产品。拥有机器视觉烟火识别核心技术,还能规划逃生路线。目前,“无创域”合作单位已达30余家,战略合作单位也已开发3家。近两年,与合作伙伴共赢得近3000万元的项目合同。

21岁的王君澳走上智慧消防发展之路绝非偶然。家乡大连的一场大火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浓烟中,消防员冲向火场,居民连夜疏散。”

高考后那年的暑假,王君澳参加社会实践智慧消防,在工地做弱电工程师。工作了两三个月,攒了一点钱和经验,就和几个同事一个人出去接项目。在安装监控系统时,他发现很多工人在工作时都在抽烟,而且烟雾还在木梁上挥之不去,但烟雾传感器并没有报警。

后来他才知道,防火是分为不同的防火区的。为了防止误报,一般传统的消防策略是“两点报警联动”,两个烟雾传感器同时报警,判断是火灾报警。但是如果有火警,当两个烟雾传感器同时报警时,往往会出现明火。

王君澳心想:“这种烟雾报警系统只能等羊走后才能弥补,我能不能用其他技术防患于未然?” 在与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交流探索后,他最终决定创业。

2018年,王君澳选择休了一年假,在学校创新创业学院的支持和导师的建议下,从学校和知名高校招聘优秀技术人才组建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

智慧消防系统需要攻克诸多难点:图像识别、路径规划、LoT物联网……但对王君澳来说,最难的是数据负载能力的问题。

为了实现对建筑物的全方位火灾监测和预警,一座建筑物中会安装数百甚至数千个摄像头。增加摄像头数量后,计算机的数据负载和处理能力受到限制,同时识别多个摄像头会造成延迟甚至服务器宕机。

“对于火灾预警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至关重要的,毕竟时间不等人,数据处理延迟的问题几乎是楼宇火灾预警的致命问题。” 王君澳回忆说,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他和研发伙伴不断尝试各种解决方案,“那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在头脑风暴,经常想不出另一个。好在通过升级等各种手段和调整,我们终于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

产品几乎打磨完成后,王君澳带着11项软件著作权和2项专利回到校园,注册成立了“无鱼创想”公司。为了让智能消防系统进入市场,王君澳主动出击,决定从“亏损业务”入手。

他向建筑公司、商厦等客户提出,智能消防系统可以免费试用,只需要加载软件即可。面对这样的“免费午餐”,对方多半会选择安装一个试一试。一般试用后,客户可以感受到这套系统的“智慧”。

一位率先试用智能消防系统的木材厂老板尝到“甜头”后,向众多朋友推荐。

“我为木材厂安装了系统后,半年后,老板主动联系我,说这个智能系统帮了他很多忙。由于木材厂的木屑和炉渣堆积智慧消防, “一个小小的烟头就可能引起火灾。在工作场所吸烟甚至可能引起爆炸。偷偷吸烟的工人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智能消防系统可以准确识别吸烟行为。” 王君澳回忆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大连市一家医院急于建设负压病房,以容纳需要隔离的人员。需要安装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将空气净化后,将内部空气排放到室外。因为公司有这方面的技术和设备,王君奥义无反顾的报名了。他独自一人在医院的感染大楼里,带着设备、背包和笔记本电脑。他一个人加班三天两夜,直到每个病房都达到规定的负压标准,交接完毕。在家工作。“当时传染病房里建了负压病房,我也害怕,戴了两层口罩后,我应该怎么办?当我使用我的技术时,我可以尽我所能。”

目前,王君澳正在开展新一轮技术研发——消防领域自主救援机器人及机器人相关技术。他说:“我们希望打造一款能够进入火灾现场,配合消防员扑救火灾的救援机器人。它不需要人工操作和控制,可以根据消防员发出的命令自主执行任务。”我们希望减少火灾逆行者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