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中控屏成智能家居新宠?

时间:2022-11-12

今年年初,智能中控屏风靡一时。据悉,今年3月以来,智能家居领域的巨头米力、华为、萤石、小米、海尔智家的三翼鸟、欧瑞博、涂鸦智能等,都纷纷推出智能中控屏。产品。一时间,智能中控屏成为全屋智能化领域最受欢迎的产品品类之一。

据IDC《2022年二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场出货量为30万台,同比增长160.7 %; 屏幕市场出货量将突破65万块,同比增长106.4%;未来五年市场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可以看出,智能中控屏市场的热度正在急剧上升。

智能家居设备_家居智能安防系统_海尔家居智能

图片来自Canva 可以画

为什么会爆炸

一般来说,智能中控屏是指家中使用的中控系统,是将室内各种设备的控制功能集成在中控系统上,通过面板进行控制的设备。是一款连接智能照明、影音系统、开关、插座、门锁、智能家电等设备和系统,采用无线方式和遥控实现一键控制的智能化产品。因此,智能中控屏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控制中心,正受到厂商们空前的关注。

海尔家居智能_智能家居设备_家居智能安防系统

事实上,在智能中控屏普及之前,智能手机、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也被认为是智能家居的入口,但效果远不如预期。首先是智能手机,它作为智能家居的入口,显得有些多余。想象一下,用户只需伸出手,就可以通过物理开关控制家电。为什么要花时间在手机APP上运营?二是智能门锁。由于算力和连接能力相对有限,服务门槛较高,其入口功能已基本放弃。最后是智能音箱。近年来,由于在售品牌数量减少,新品上市步伐放缓,

由于智能手机、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无法成为智能家居的核心入口,玩家们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智能中控屏,让他们有机会在弯道超车。相比之下,智能中控屏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一是智能中控屏打破原有单品智能模式,让用户享受高度智能化的交互体验。智能中控屏集成了场景面板、温控面板、遥控器等多种智能产品的核心功能。它用一个屏幕连接全屋所有智能产品。具有联动控制、协议对接、人机交互、服务呈现这四大功能,是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中人与设备沟通的重要桥梁。

其次,智能中控屏给厂商和用户都带来了便利。厂商可以在智能中控屏上不断迭代,不断集成新功能;用户可以在底层硬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软件或系统升级获取最新内容,享受高品质的UI(用户界面)体验。如果您想控制更多的智能设备,可以通过软件或系统进行升级。

海尔家居智能_智能家居设备_家居智能安防系统

第三,智能中控屏产品也有利于厂商对接地产商,更好地融入家居生活。为了更好地融入整体房屋设计装修流程,地产商更青睐智能中控屏等需要专业安装的产品,也便于集体采购。因为如果产品不需要专业安装,用户可以自行购买。

许多玩家来到同一个目的地

随着中国智能家居行业逐渐从智能单品阶段走向全屋互联阶段,行业巨头纷纷推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作为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中控屏的市场潜力也得到了释放。尤其是近两年,进入游戏的玩家数量明显增加,产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众多巨头企业的参与,让智能中控屏成为今年最革命的产品,其产品亮点也十分突出。比如萤石推出的智能中控屏SP4的交互体验就非常不错。它首创了“点击一击”功能,

再比如华为推出的桌面中控屏。与传统的墙体中控屏相比,桌面中控屏进一步帮助用户随时随地控制墙体和桌面,再次拉近了人机交互的距离。这是行业首创。同时,华为全新升级的中控屏对全空间控制、子系统控制、单品控制进行分层交互,使系统逻辑更加清晰,降低用户上手难度。

海尔家居智能_智能家居设备_家居智能安防系统

首先,为了提高用户的交互体验,目前的智能中控屏倾向于使用大尺寸的显示面板。据了解,无论是奥睿宝系列,还是萤石、鲁米等品牌的智能中控屏,均采用大尺寸显示面板。其中,欧瑞博新品X Pro配备12.3英寸车规级触摸屏,显示效果非常好,耐用15年;萤石SD1可视智能监控屏配备10.1英寸全面屏,语音通话时支持8台监控设备无线接入;Lumi旗下的极悦魔控屏S1 Pro配备了一块10.1英寸的大磁屏,既可以固定在墙上使用,也可以在家中随身携带,提供了极佳的人性化体验。推动。

其次,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目前的智能中控屏产品更加实用美观。智能中控屏厂商在外观设计上下足了功夫。以萤石智能中控屏SP4为例,其面板采用VDI-18标准细花,特殊的萤石白外观质感十足;它还采用AF防指纹涂层,耐指纹和污渍。能力强,滑动手感舒适不干涩;直边圆角防割手设计也很贴心。

短板是一样的

在智能中控屏领域,巨头们不断的下注和竞争,都想通过布局智能中控屏来抢占全屋智能市场的入口。但对他们来说,做一个智能中控屏并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在硬件方面,目前很多智能中控屏其实只是带屏的场景面板,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中控屏。一般来说,真正的智能中控屏必须具备语音交互、GUI(图形用户界面)交互、多模网关等核心功能。对于厂商来说,将这些核心功能全部集成到中控屏中,在技术上是有难度的。

其次,在软件方面,智能中控屏与物联网设备的兼容性有待提高。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智能中控屏产品基本都是基于系统做一些神奇的改动,并没有基于全屋场景的IoT设备本身,在操作、取暖、智能中控屏待机。很大的进步。这样一来,智能中控屏对物联网设备的适应性并不理想。

此外,当前的物联网设备必须始终连接到云端。如果云服务器出现异常或断线,家中的物联网系统就会瘫痪。因此,未来智能中控屏最好的功能是:当局域网断开时,可以实现跨类别、跨网关、跨协议级联动;云连接断开后,可以使全场景物联网设备继续保持原有联动规则运行。

最后,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智能中控屏都无法完全控制各种物联网设备。根据涂鸦此前的调查,不少用户反映,他们购买的智能中控屏只能控制家中的部分物联网设备。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的物联网设备厂商极其分散。比如门锁、窗帘、灯光系统对应不同的厂家,不能形成生态联动效果。

智能家居设备_家居智能安防系统_海尔家居智能

而且这些厂商搭建的物联网生态系统相对封闭,其智能中控屏只能控制自身及生态系统内的物联网产品。智能中控屏要想控制各种物联网设备,就需要打破厂商和品牌之间的壁垒,让不同厂商的不同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只是昙花一现?

纵观整个行业的发展历史,智能手机、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智能设备都曾被寄予厚望成为智能家居的入口,但如今,它们都是过渡产品。那么,今年大热的智能中控屏是否只是昙花一现,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取代?

一是市场上智能中控屏整体价格偏高,普通消费者购买欲望不大,难以广泛普及。据了解,现在大中型智能中控屏动辄上万元甚至上万元。如前所述,要制造出一块合格的智能中控屏智能家居设备,需要突破诸多技术难关。这样一来,厂商的早期研发成本和硬件采购成本就不能低了。此外,智能中控屏刚刚走红。在市场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厂家很难有成本优势,其零售价自然也会上涨。不低。

其次,智能中控屏本身不能作为产品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普及和推广。智能中控屏虽然相当于智能家居生态的交互中心,但如果独立存在,就会失去价值。一般来说,即使用户家中没有智能设备,他们可能会购买智能门锁、智能音箱等实用的智能设备,但他们绝对不会花钱购买无法发挥自身作用的智能中控屏。

也就是说,消费者积极购买智能中控屏的前提是家里的智能设备很多,但从我国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不足5%的情况来看,消费者买智能中控屏的团子估计不是。太多了。因此,现阶段智能中控屏最大的价值在于成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打包出售给房地产开发商或业主。

智能中控屏诞生以来的这些年,潜力和短板同样突出。好在新一代年轻人更愿意尝试全屋智能化解决方案,业界也看好全屋智能化的发展前景,从而激发智能中控屏的市场潜力。而现阶段,智能中控屏无疑是最好的智能家居入口。但未来智能家居设备,智能中控屏是否会被替换,还要看它能否克服所面临的技术难点,能否降低成本,让普通消费者买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