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兴总投资103亿元的超级陶瓷电容器及智能传感器制造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从项目正式签约到开工仅用了80天。
疫情无法阻止项目的进展。宜兴环境科技园作为宜兴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以项目建设的“进度”支撑经济“稳”发展。今年以来,环科园区不仅双招双引成绩斐然,项目建设也“提速”。 1月24日,新年首个百亿级超级陶瓷电容及智能传感器制造项目落户;一个月后,总投资50亿的宇恒生物创新药研发制造基地项目落户;一周前,“云签约”10个项目总投资53亿元。
达成投资意向之日,服务开始。从项目签约到土地挂牌仅用了5天,35天完成土地退市,80天开工建设。 “环科公园‘零等待、零距离、零服务’的服务理念深深感染了我们。”黄晓阳总经理说。据宜兴市环境科技园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月24日项目签约后智能电容器,园区立即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7天×24小时”快速推进立项、土地供应手续、开工建设。筹备等工作,靠服务,主动作为,全力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同时,积极开展内部沟通协调,促进内部高效协调。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仅用了5天就完成了土地挂牌。项目整体建成后,年产超级陶瓷电容器4000亿只、氮氧传感器200万只、压力传感器3000万只、汽车传感器1亿只,年产值160亿元,综合税收收入近10亿元。
没有最快,只有更快。总投资不少于12亿元的天华超净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已于今年3月23日正式签约,各项工作进展再次刷新“园区速度”。 2天启动项目环评和土地利用审查; 21天完成原宇豪工厂资产的交付; 22天开始立项;一期工程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二期工程将于今年第三季度落户。专业、专注、务实、高效的项目服务深深打动了投资者。裴振华董事长表示智能电容器,后期将聚焦资源优势,为家乡引进更多优质项目。
一手抓防疫,一手促发展。近日,宜兴环境科技园围绕“走访百家企业、解决问题、改善环境”主题活动展开。主要领导带队走进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品类重点企业,走进车间、参观展厅、座谈会,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解难优化环境,促进企业更好戴口罩、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