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昌杰
广播电视是农村最常见的文化娱乐工具和信息信息工具。因此,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和长效运行机制,是推动农村“三个文明”进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促进绵阳发展。重大实际问题。到2004年,全市拥有乡镇广播电视台277个,村级广播电台3398个,广播扬声器27.6万台。广播覆盖率提高到94.15%,电视覆盖率提高到94.35%。但由于我市地势复杂,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农村广播电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一是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二是广电发展不平衡;三是节目内容不均衡公共广播系统,农村和农业节目占比小。
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市广电局将着力解决广电发展不平衡矛盾,解决农村群众(特别是山区偏远地区群众地区)难以收听广播和看电视。被列为全市广电系统保持党员先进性、促进绵阳发展的重中之重、重中之重。同意或不同意、赞成或不赞成、满意或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
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实现、维护和发展农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增加节目数量,让农村群众一般可以收听3-5个广播节目,8套电视节目(包括中央、省、市和地方广播电视节目)公共广播系统,内容加大对农村群众的科技普及和技能培训等项目,基本满足了农村群众对新闻、文化娱乐、科技培训、生活信息的需求。一般要求; 巩固行政村“村村通”成果,实施自然村“村村通”工程,扩大农村广播电视人口覆盖面,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长效机制,落实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政策支持。
是促进全市广播电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广电系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性的重要举措。有决心、有信心通过“两个方面”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发展”的具体实践,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者为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