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2018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专业展中,400余家单位和企业带来了最新的大数据技术和前沿科技产品,人脸识别、自动驾驶、无人超市……呈现数字化一切,智能生活的多种可能。
服装:线上线下联动消费
扫脸,输入身材数值,调整发型造型智能路灯,短短几秒钟,智能试衣镜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与真人高度相似的虚拟模特,然后你就可以试穿了一键查询数据库中的衣服。 在1号馆的阿里巴巴展区,这项可以实现无尺测量、3D人脸重建、镜面级虚拟试妆的“黑科技”吸引了众多目光。 一位老人分享他的激动之情:“我从来没有在商场里试过西装,但现在在屏幕上看到,感觉穿着西装很有活力!”
智能试衣只是最初的环节,进博会展馆内还有众多产品来完成整个消费链条。 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云货架,全方位为顾客展示商品详情; AR 购物提高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实时交互。 过去,互联网电子商务只提供狭隘的线上体验,而大数据技术打通线上线下,全面融入消费场景。
美食:智能推荐,自动结算
“贵州有什么好吃的”、“贵阳老苏面长什么样子”、“当地的豆腐饺子是用什么做的?”……会场内随处可见一人高的大屏幕,屏幕上还有一个虚拟的女人画面井然有序。 回答你的问题——贵阳“吃”是有保障的。 据了解,虚拟机器人“小i”能看、能听、能说、有表情,可以通过语音或触摸屏与用户交流。 可应用于商场、展馆、酒店等场所,实现智能导购、服务咨询、政府帮扶等功能。
食堂是饮食消费的重要场所。 校联科技推出的一款“智慧食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智慧食堂”全程由顾客自主运营。 可实时自动称重,刷脸支付,大大提高就餐效率。 “系统会自动结账,并将账单明细、营养报告等发送至用餐者手机。” 现场演示人员表示,智能系统可以准确测量食物的卡路里,然后提醒食客。
直播:数据保障、智慧城市
大数据在城市公共服务中的应用,优化了居民的“住”体验。 在进博会4号馆,科大国创带来了一系列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其中,智慧路灯已在上海、南京、常州、贵州省六盘水市成功落地。 高度集成的智慧路灯,可以检查井盖是否移位、观察环卫工人的运行轨迹、给电动车充电,还可以一键报警、发布紧急信息。 数千盏路灯组成一个网络,为智慧城市提供硬件基础。
住宅安全也有大数据保障。 在360企业展台,“城市网络安全运营中心”模型展示了一个例子:某城市某发电厂被黑客病毒恶意攻击,发电系统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发电量城市其他发电厂,导致红绿灯失灵、地铁停运、居民楼停水、停电等一系列问题。 该中心的威胁感知系统可在第一时间检测到黑客病毒,并立即启动公安、边防等一系列防御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病毒对电厂的影响,确保全市重点能源有效运行。基础设施。
行:智能控制,智能交通
无人驾驶被认为是一种即将取代人类驾驶员的新型出行方式。 展会上,不少企业带来了自己的无人驾驶解决方案。 在2号数字应用厅,中国移动设置了5G自动驾驶体验区。 体验者现场模拟驾驶。 被控车辆行驶在60公里外的贵安新区大数据中心园区。 实际操作与车内相同。 就像直接在里面开车一样顺畅。 据工作人员介绍,在无人区、矿区、垃圾投放区等人员无法到达的恶劣环境和危险区域应用远程自动驾驶,将大大提高运营效率,节省人力。
畅行无阻是智慧出行的一大特色。 在1号馆腾讯展位前,来自贵阳市的李先生拍下了“直达高速移动支付系统”模型的大量照片。 该系统搭载车牌识别技术,车主可通过微信输入车牌智能路灯,实现“无感支付”。 “一个细节的改变,可以节省很多出行时间,希望以后停车、加油的支付也能这么方便快捷!” 李总对未来智慧交通的应用充满期待。
衣、食、住、行,当大数据融入其中,智慧生活的图景逐渐显现,智慧社会的未来可期。
会议现场
影像讯(记者阮海峰/文段锦哲/摄影通讯员王光臣白新宇)6月18日,十一运会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场馆建设竣工光导照明系统,盛开到迎接全运会的盛大开幕。
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拥有60,000个座位的体育场
据悉,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8.4万平方米,包括6万个体育场馆、1.6万个体育馆、3000个游泳池和商业设施。 最大的项目。
地下通道连接体育馆游泳池和体育场
体育馆及其他两个馆成品字库分布
全国唯一一条地下通道,可连接所有“一场两场”
据介绍,郑州奥体中心的总体设计理念取“天地之中,黄河天水”之意。 三座石岛置身其中,周围环境犹如黄河之水盘旋而过。
“在天地中间”指的是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池的形状。
郑州奥体中心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部通过地下通道相连的“一馆两馆”。 体育场内设有数百个疏散出口,供观众疏散。 其中,体育场三层看台设置66个疏散出口,供观众在6分钟内安全疏散。 ,同时,看台内设置了129个无障碍座位和129个陪同座位,以满足残疾人的需要。
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除比赛项目外,还将建设国家体育休闲公园,包括游泳池、运动理疗、体能测试等多种商业业态。
世界领先的跨度最大、悬挑最大的索承网架结构
据中建八局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一场两场”共用钢材4.7万吨,相当于“鸟巢”体育场、“三角巨型桁架”。 +立面桁架+网架+大开口辐条索承网架组合结构体系设计,大开口车辐条索承网架结构具有世界上最大跨度和最大悬挑,设计最大跨度为311m,最大悬伸54.1m,其中环封索直径130mm,单索夹重6.5吨,均为国内之最。
同时,体育场拥有国内最大的弧形空中走廊,跨度达82m。 体育馆钢结构吊顶采用四棱锥焊接球网结构,最大悬臂长度达到41米。 项目建设团队坚持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独创的“跨跨混凝土结构累积滑移”施工技术荣获河南省工程建设科技奖科技创新特等奖; 施工技术”等四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该项目荣获国内钢结构最高奖项——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
体育场的美丽的内部
体育馆内设施
3D机器人、导光照明,多项黑科技造就高品质
项目部组建了由总包管理的科技质量研究团队和钢结构管理专家团队,打造了“终端+云端+大数据”的业务体系和管理模式。 通过绿色数据集成管理平台、质量安全数据集成管理平台和智能管理平台,打通数据链条,实现管理智能化、信息化。
施工前,项目部充分利用BIM仿真等技术手段,进行辅助详细设计,确保钢结构复杂节点的高精度加工。 施工过程中,采用3D放样机器人、点云扫描等技术光导照明系统,精确测量采集幕墙、钢结构立面空间坐标点,导入数据模型进行比对分析,确保复杂空间结构的准确性定位。 该项目BIM应用在“2018全球工程建设行业卓越BIM大赛”中获得全球第三名、中国第二名。
在节能设计方面,郑州奥体中心的金属屋面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和太阳能集热板,节能环保。 整个场馆和两个馆也采用地源热泵设施进行制冷和供暖,与传统中央空调相比可节能30%-40%。 玻璃幕墙全部采用经LOW-E镀膜处理的钢化双银中空夹胶玻璃,更有效隔绝夏季室外高温和紫外线。
体育馆和游泳池上方采用了不用电的光电导照明系统。 白天可采用自然光照明,既节约能源又提供柔和的光线,让运动员无需担心眩光或高温影响比赛水平。 体育场外人员疏散平台的石板下有一些缝隙。 雨天,雨水顺着板岩板缝隙流入下方空间,最后分流到绿化带底部,浇灌各种绿植,形成“雨水花园”。
历经33个月的风雨,6000多名建设者砥砺前行。 项目组终于不负使命,一座设计新颖、匠心独具、工艺品质高超的建筑工艺杰作在郑州西部拔地而起,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