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工业物联网将广泛采用蜂窝无线解决方案

时间:2023-02-08

本文引用地址:

1 哪些工业无线标准将盛行

相信业界将广泛采用工业物联网 (IIoT) 的蜂窝无线解决方案,尤其是 LTE-M 和 NBIoT,它们是由 3GPP 管理的开放开发标准。 最重要的是,这将确保全球互操作性和运行可靠性。

IIoT 有多种短距离连接解决方​​案,关键问题是通过广域网 (LPWAN) 提供低功耗连接。 我们相信蜂窝标准 LTE-M 和 NB-IoT 将成为主流,因为 LTE-M 非常适合需要低功耗、低延迟和移动性的中等吞吐量应用,例如资产跟踪和可穿戴设备。 另一方面,NB-IoT非常适合需要低功耗和远距离传输的静态和低吞吐量应用,例如智能计量、智慧农业和智慧城市应用。

利用我们在超低功耗方面的专业知识,我们从头开始构建我们的蜂窝解决方案工业无线工业无线,从而产生支持 LTE-M 和 NB-IoT 的高度集成的系统级封装 (SiP) 设备,包括全球覆盖所需的所有频段. 全球覆盖对于 IIoT 可穿戴设备和资产跟踪应用尤为重要,使这些应用能够在涵盖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单一平台上实现标准化,同时加快开发和上市时间,并节省库存处理和物流成本额外的好处。

市场分析支持我们的展望。 全球电信基础设施领导者爱立信预测,到 2023 年,蜂窝物联网连接总数将达到 41 亿,是同期 19 亿 5G 连接的两倍多。 此外,爱立信预计,到2024年,NB-IoT和LTE-M技术将占到所有蜂窝物联网连接的45%,并且它们将在频段上与5G共存。 从长远来看,NB-IoT/LTE-M 驱动的 IIoT 与 5G 基础设施共存的能力将是蜂窝技术占据主导地位的决定性因素。

工业无线仪表_工业无线通讯技术_工业无线

2 应用中的挑战

在挑战和困难方面,工业物联网面临着巨大的互操作性问题,因为蓝牙等协议和蓝牙在相对较短距离的无线网络设备之间在近端级别相互竞争。

在 LPWAN 层面,随着竞争,同样的问题也会出现。 我们最近推出了支持蜂窝 IIoT/IoT 和 LTE-M/NB-IoT 蜂窝标准的 LPWAN 设备。

资产跟踪是这种蜂窝方法的典型工业场景。 例如,这家总部位于纽约的公司在其资产追踪器中使用了它,它允许用户通过成熟且广泛的蜂窝基础设施远程监控贵重物品的位置和状况。

具有内置加速度计,可检测并报告受监控物品在前往目的地途中的潜在损坏。 货物在运输途中损坏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全球贸易。 据调查,约有1/4的网购商品被退回。 亚马逊 21% 的退货是由于商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每年约有 2.6 亿件亚马逊销售的产品因运输途中损坏而退回发件人,占亚马逊 2019 年近 380 亿美元运输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在此背景下,蜂窝 IIoT 是主流 RFID 跟踪解决方案的替代方案。 基于 SiP 的设备可以轻松地与蓝牙低功耗收发器连接,然后可以将其与相对便宜的蓝牙低功耗功率传感器配对。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全球500万个手机信号塔范围内实时跟踪和监控货物状况。

3个解决方案

● 支持LTE-M 和NB-IoT 的SiP 高度集成的设备支持LTE-M 和NB-IoT 的全球覆盖。 该 SiP 设备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传统调制解调器和基于 Arm®-M33 的强大 MCU,确保整个系统的功耗极低。

借助先进的芯片封装技术,结合单片芯片设计和高质量射频前端(RFFE),以及电源管理和系统时钟,使其成为紧凑、完整和节能的蜂窝 IIoT 解决方案。 此外,只需少量无源元件、1 根天线和 (e)SIM 卡即可实施完整的蜂窝 IIoT 解决方案。

● 支持蓝牙AoA定位等多协议的SoC定位功能对于满足IIoT的需求非常重要,先进的多协议SoC可以提供适合多种应用的解决方案。 例如,总部位于北京的定位技术公司 已选择为其蓝牙低功耗到达角 (AoA) 定位系统“提供核心处理能力和无线连接”。 先进的多协议 SoC 将 64 MHz、32 位 Arm®-M4 处理器与浮点单元 (FPU) 和 2.4 GHz 多协议无线电相结合,以支持蓝牙 5.2 规范和测向功能。

截至 2020 年 10 月,它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能够满足实施 IIoT/IoT 蓝牙低功耗 AoA 定位解决方案的所有需求的 SoC 器件之一。

● 与利尔达在分销业务上的合作 2020年一个重要的部署策略是扩大在中国超低功耗无线市场(包括IIoT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我们与杭州利尔达科技集团有限度合作 公司进入分销协议。 该公司专门在中国、香港和澳门提供嵌入式系统、机器对机器 (M2M) 解决方案和设计服务。

2、智慧城市建设催生智慧安防产业发展新机遇

智慧城市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新概念、新模式。 建设智慧城市,对于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家居物联网和安防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 一方面,智能家居物联网、安防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另一方面智能安防,智慧城市建设的逐步推进,为智能家居物联网、安防物联网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智慧城市的加速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的大力支撑。 同时,进一步推动了物联网应用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物联网应用的产业渗透提供了新的机遇。 .

三、我国智能安防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一)科技革命推动安防行业智能化发展

中国安防企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技术创新投入。 行业科研投入占销售收入总额的5%以上智能安防,有的甚至超过10%。 在全国各行业处于领先水平,从而使行业保持了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生物识别、边缘学习、深度学习等应用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不断推动我国安防产业向的情报。 例如,人工智能在公安行业、交通行业、智能楼宇等领域的应用推动了安防行业的智能化发展,而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安防业务领域的应用优于传统。在技​​术安全和市场应用方面。 安全方法。

家居智能安防_智能安防_智能安防系统方案

(二)视频监控向高清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2019年2月,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印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指出要加快推进超高清监控摄像头等智能硬件研发量产,推动安防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支撑基于超高清的人脸识别、行为识别、物体分类等人工智能算法发展高清视频,提高监控范围、识别效率和准确率。 2020年,建立较为完备的超高清视频行业标准体系; 在安防监控、智能交通等领域开展基于超高清视频的应用示范。 到2022年,超高清视频在安防监控、智能交通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三)智能安防行业应用不断扩大,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技术在安防市场得到大规模落地应用。 在公安应用方面,通过多年建设,基本实现了报警监控中心平台视频监控多级联网、信息共享的目标。 在行业应用方面,安防行业解决方案逐步渗透到智慧城市、智慧警务、智慧交通、智慧楼宇、金融、能源、工业生产、文化、教育、健康、通信等领域,可为城市级用户提供和行业用户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 满足他们个人需求的解决方案。 在民用安防方面,不少安防企业纷纷推出家庭安防产品品牌。 同时,他们联合IT、电信运营商共同拓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快速推动民用安防市场的发展,凸显了这一安防领域的巨大发展前景。 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