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视科技、商汤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被誉为AI四小龙中的佼佼者(回复下载旷视科技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发布的《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堪称一级市场的“吞金兽”,但近期频频传出的上市受挫传闻正逐渐揭开幕后的秘密。
01
自己的未来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融资高峰期后,四小虎的融资进程仍在继续。 但可以肯定的是,四家公司的主旋律已经开始聚焦于如何“落地”形成商业价值,让自己的收入能够激发融资信心。
长期以来,AI初创企业的营收数据对于外界来说一直是个“谜”。 直到今年,四小龙中的公司开始谋求上市并公布招股书。
我们以鄙视为例:
根据旷视科技招股书,2016年旷视科技营收为6700万元,2017年为3.132亿元,2018年为14.269亿元,2019年上半年为9.49亿元。亏损方面,2016年亏损3.428亿元(人民币,下同),2017年亏损7.588亿元,2018年亏损33.516亿元,2019年上半年亏损52.002亿元。
然而,旷视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上市引发的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 剔除该等非经营性原因,旷视科技2018年调整后净利润为3220万元,2019年上半年调整后净利润为3270万元。 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旷视科技亏损持续扩大,而净利润则出现不同程度萎缩。
中国软件网编图
当然,证监会不光看概念,更看重财务指标。 即便是科创板,也依然有着明确的标准,像一道闸门,挡在“贫血”严重的企业面前。
从业务上看,旷视科技自2018年起城市物联网业务进入爆发期,而个人智能设备仍处于蛰伏期。
城市物联网是物联网设备在机场、火车站、地铁站、工业园区、写字楼等城市各种场景的智能化部署和管理。 通过对可视化数据的高效精准分析,旷视科技的智慧城市管理解决方案使政府机构能够加强公共安全,优化交通管理,改善城市资源规划。 截至2018年底,已为国内106个城市的政府机构和企业终端用户提供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
虽然根据第三方数据,以2018年营收计算,旷视科技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云人脸识别认证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近60%的市场份额。 不过,旷视想要继续提升业绩,还是要靠智慧城市,其中大部分是安全。
但是安全有那么容易做到吗?
来源旷视科技
02
安全世界的空气稀薄而令人窒息
迄今为止,人脸识别AI最成功的落地场景仍然是安防。
但CV四虎在安防市场的存在感,依旧像高原上的空气,单薄,令人窒息。
在安防市场安防软件,就像传统软件的世界一样,渠道依然为王,没有人能靠一个噱头、一个专利吃掉我国293个地级市和388个县级市的巨大市场.
另一个潜规则是,大G客户更容易为硬件买单,这也是为什么传统厂商推出的产品大多是软硬件结合的原因。 中国人喜欢购买硬件,围绕硬件制定的招标和考核指标可以更加“量化”。
“硬件免费,30年质保,软件付费”,层出不穷的花样让AI独角兽有些看傻眼。
安防产品对企业的硬件集成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主要器件多达几十个,每个器件又根据精度和环境的不同要求分为种类繁多的细分产品。 例如单个摄像头可以分为一体化、高清、红外、模拟、混合、数码摄像头等,根据行业的不同需求会衍生出不同行业级别的产品,比如智能交通摄像头、自动跟踪摄像头等。
这让算法出身的四小龙很不适应。 一方面,渠道薄弱,难以触达客户。 四小虎往往出现在公开招标中,作为集成商的底层算法供应商存在。 这也是公安系统要求算法库中多种算法共存的结果。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问到旷视科技的城市物联网业务在2018年爆发,其实根本原因是它当时也跟风了。
然而,安防生态复杂,不仅上游硬件复杂,来自下游的挑战也巨大,涉及经销商、工程公司、系统集成商等各个环节的下游生态,每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到选择终端客户。 整合这些大而分散的工程公司和集成商不是一蹴而就的。
当然是尴尬,最尴尬的是日益稀缺。 十年前,人脸识别还是一个稀罕物。 现在,哪个科技公司不能识别人脸?
总而言之,安全需要四大能力,品牌能力、渠道能力、软件设计能力、硬件集成能力。 在这四个方面,海康十多年来一直走在前列。
在安防领域,海康威视和大华依旧分道扬镳,纯AI公司连一杯热饮都喝不上。
中国软件网编图
03
AI公司不是还有算法吗?
谈到人工智能,与铺天盖地的宣传相反,算法可能并不值钱。
数据来源中国人工智能协会中国软件网整理制图
在上面的旷视财报中,我们看到了消费级个人设备的业务标的。 然而安防软件,比安防更骨感的是,算法公司因为没有设备和产品,只能做大厂商的供应商。 .
至此,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为什么大厂把数据工作交给别人? 所以2019年后,大厂反应过来,开始自己留数据,自己研发算法。 毕竟,有了数据在手,想要多少算法都可以,有数据比有算法框架要强大得多。
结合上一期财报的个人设备业务收入和客户名单,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各大厂商的支付意愿和情况。 面对大厂,独角兽的气息消失了。
这里暴露出的问题是,单纯的算法无法支撑核心竞争力,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优化。 既不能在算法优化和训练上独树一帜,也不能深入场景,练内功,强化业务能力。 就像一个没有出众智力和力量的洋娃娃。 没有大人,它连肚子都填不饱。
没有可以让客户产生依赖的产品,没有可以深入把握需求的解决方案。 ToG和ToB本身就不是会被小鲜肉尖叫的女生。 没有绝对的商业规则来打压他们,他们一分钱也不会低头。
在最近的贸易摩擦中,四小虎也开始进入“实体清单”,这至少表明,在川建国眼中,四小龙属于中国的“科技强国”,而这其中的分量是自-明显。 但接下来四小虎能否结出商业果实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近六个月,在家装消费市场的关键词热度排行榜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智能家居的热度持续攀升!
随着消费中坚力量被80后、90后占据,在智能硬件产品的消费过程中,智能家居被问到的频率越来越高。 作为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他们的成长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不谋而合。 可以说,他们是“生活”在互联网世界中的一代,他们的生活被移动互联网下的各种智能硬件和产品所包围。 ,这一群体对家装的认知和理解与传统一代明显不同。
因此,这些消费者对家装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硬装”和“软装”,而是如何通过移动电子设备智能掌控家庭生活,即智能家居!
与此同时,在传统家装市场,“硬装”与“软装”的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智装”正在成为新增长点的出口。
智能家居与家装融合正在成为新趋势,也为家装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过去几年,智能家居的发展一直面临着雷打不动却风雨无阻的尴尬局面。 归根结底,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用户明显和不可见的痛点,或者用户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才能享受到智能家居带来的好处。 方便。 一方面,智能家居一直面临着如何实现全场景联动的问题,智能单品不等于智能家居。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标准的统一,这个问题正在逐步解决; 其次,不同的家庭、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不同,家装需求也不同,导致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定制化有一定的要求。 如何在装修阶段融入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智能家装,根据用户的喜好和家庭情况定制方案设计,减少用户的安装烦恼,已成为家居市场的发展趋势之一。
创建智能装修联盟,整合双方资源、经验和技术优势,在装修设计阶段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成为智能家居普及的捷径。
绿米联创自推出自有全屋智能品牌Aqara以来,一直在智能家居领域探索新模式,希望带动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作为业内首家提出“智装”概念的智能家居公司,Aqara积极寻求与家装领域企业结成“智装”联盟,通过强势突破智能家居的普及应用。联盟。 同时,绿米联创在全国布局了智能家居服务商体系。 Aqara服务商打造了全国统一的智能家居体验馆,堪称智能装修领域的4S店,为“智能装修”的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线下门店体验+服务商上门服务的模式,让更多用户有机会体验真正的智能家居。
而就在近日,绿米联创与家装领域的龙头企业兴意装饰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智能装修”的落地展开深入合作。 这不仅仅是一次试水,而是一次扎实深入的合作。
与家装领域顶级家装公司签署战略合作,不仅是“智装联盟”生态合作的拓展升级,也为用户定制化智能化落地开辟了绿色通道。整个房子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围绕“智能服饰”的推广普及,双方将在多个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Aqara服务商将入驻兴艺装饰全国门店,对门店样板房进行智能化升级,将智能家居的科技感和服务融入现有样板体验中,让用户有机会体验到-现场,建立对智能家居和智能装修的全新认知,通过体验产生口碑。
其次,从硬装和软装设计的初期,双方将联合深入办公。 将对Aqara全屋智能定制服务的理解融入到家装项目设计中,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为用户提供从前期实地勘察、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到售后维护的一站式服务、家庭结构和不同用户的兴趣爱好、作息规则定制他们的“智能服装”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可以省去复杂的设计、安装、调试、服务等问题的麻烦,我们交付给用户的是一个量身定制的、符合他们需求和品味的家。” 游烟云说道。
某种程度上,Aqara服务商模式因为服务门槛较低,让“智能服装”在大众应用中更容易普及。
当然,绿米联创的长远战略目标远不止于此。
从Aqara全屋智能品牌的上线、服务商体系的全国布局、建材店、购物中心体验店的开张,到618智能家居线上线下联动新零售的尝试,推出线下家年活动……这一系列的市场动作,都是为更广泛地推动智能家居的普及应用做准备。
截至目前,Aqara在全国拥有300家服务商和210家标准门店智能家装,为超过10000家用户提供了从现场勘察、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到售后维护的一站式服务。 预计到2020年底,标准门店数量将达到1000家,实现全国地级市100%覆盖,县级城市90%覆盖。
而游燕云的最终愿景是让智能家居普及到千家万户,所以这些都是前期必要的市场铺垫。 “我们希望智能装修的概念能够深入到大众的消费观念中,只有通过教育市场,树立对智能装修的新认识,才能快速推动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而这件事不仅仅是靠绿米联创一家能做到,我们正在打造“智慧装饰联盟”,联合行业内的家装企业,通过深度合作实现智慧装饰赋能,覆盖更广泛的用户。” 游烟云说道。
以跨领域多业务融合方式,覆盖更广阔的家装市场,以智能家居赋能传统家装,为大众提供更加智能化、科技化的生活,让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 无论是家居还是家装生意,都是双赢的策略。
更重要的是,Aqara独创的模式在产品、服务商渠道、服务体验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 从上门安装到编程调试、售后维护,一站式全屋解决方案和服务。 用体验和服务在用户中产生口碑,口碑带来粘性,让更多人买得起智能家居。
显然,Aqara在智能家装落地方面在智能家居行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家装与智能家居必然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家装与智能家居企业正在积极打造合作生态圈。 谁能引领市场潮流,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主动。
Aqara能否引领智能家居市场,开启智能家居新时代? 或许我们可以期待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