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矿井通风井下现场智能联动管控系统”在金川龙首矿投入使用

时间:2023-05-08

近日,金川集团龙首矿“矿井通风井下现场智能联动管控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18日电(通讯员 刘宇)近日,在金川集团龙首矿通风系统集控中心,随着最后一个系统参数的调试完成,国内首台“矿井通风井下现场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集中供油系统_集中控制系统_集中供料系统 中央机

龙首矿通风系统是保障全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扎实推进矿山“五化”建设,龙首矿业联合集团公司信息与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联合开发了《矿井通风井下场地智能联动管控》系统”,利用矿山物联网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了龙首矿通风系统从“定期定点监控”到“实时在线监控、智能管理”的转变,推动了矿井的自动化、智能化建设。通风系统,提高了通风系统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1月14日,该系统在龙首矿通风集中控制中心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

针对龙首矿通风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系统实现风速风量在线实时监测,“风速风量”三区变量地面主风机和井下辅风机的控制、远程监控和集中控制,地下风闸现场自动感应开启和控制,以及在线监测和按需通风、系统故障诊断和灾害识别、应急处置等功能。 共同构建了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通风系统管理系统。

龙首矿从规划初期就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矿井通风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适应新时代智能矿山建设发展需要。 经过近3年的科研攻关,经过多次讨论、修改和完善,《矿井通风井下工地智能联动管控系统》问世。 龙首矿经与联合单位讨论,一致认为该系统技术先进、定位合理、覆盖全面,坚持先进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契合龙首矿“五化”国家、行业、企业发展战略的实际需要,将有力支撑金川矿高质量发展。

在智能化发展初期,龙首煤矿努力克服没有参考、没有模板的问题,组织技术骨干研究国内外先进矿井通风建设的情况和成功经验,梳理了当前存在的问题重点矿山智能通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卡脖子”问题,立足龙首矿实际情况和需求,探索矿井智能通风建设新模式。 其中集中控制系统,该项目所采用的风速风量数据采集、自动风门应用、大数据应用、减灾预案系统等相关技术在金川矿首次亮相,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行业。

通过“矿井通风井下现场智能联动管控系统”的应用,建立了龙首矿通风管控智能辅助决策的“大脑”,解决了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问题,实现了自动控制的迫切需要集中控制系统,改进了通风系统。 自动化程度。 (超过)

盖世汽车7月26日报道

盖世汽车·新能源讯,为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落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补贴政策,深圳市发改委近日印发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核准办法》。 《机构选拔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电动卡盘机构设计_电动车新国标全国执行_电动执行机构

根据办法,深圳市将推动第三方机构对本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进行核查。 承担充电设施核查的第三方机构必须具有法人资格,并具有国家认可的非车载充电桩、交流充电桩、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等相关项目资质。合格评定认可服务。 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评价标准》考核,具有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0.03级及以上电能表、互感器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 同时,现场检查人员必须持有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电能表、变压器检验员、校验员等证件,具有独立完成现场检查工作的能力。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验证机构的选择和管理。

根据深圳市相关规定,在本市从事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关资质,并提前通过深圳市发改委备案。 据盖世新能源消息,截至目前,深圳共公布了8批经营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企业备案,共有32家企业通过备案。 其中,2015年5批23家电动执行机构,2016年3批9家。如下图。 相关报道请点击查看笔者之前的文章:《深圳25家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资质》。

据盖世新能源称,截至今年4月底,深圳累计建成约1.8万个充电桩。 根据深圳规划,“十三五”期间,深圳将建设公共交通快充桩8246个,社会公共快充桩1.08万个,慢充桩11.5万个。 目前,国内外相当一部分电动汽车起火事件发生在充电过程中电动执行机构,与充电设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盖世新能源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保障车辆在充电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极为重要,必须引起重视。 深圳对充电设施经营者实行备案制,由第三方机构负责对充电设施进行核查,杜绝车辆充电过程中的火灾隐患和安全事故。 具有借鉴意义,值得在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