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爱好者网报道(文/黄善明)智能家居发展多年,尤其是疫情以来,全屋智能的搜索量迅速攀升,消费者也开始接触更多智能家居产品。 令人意外的是,国内智能家居的渗透率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增长,从 2018 年的 4.9% 到如今的不到 10%。 不少用户使用后,认为智能家居是一种“智商税”。 智能家居发展的障碍在哪里?
慢慢发展全屋智能
时至今日,智能家居已不再是一个新概念。 并且经过近10年的发展,行业的重心开始从智能单品向全屋智能化转变,即从过去单纯卖产品到今天卖“场景”。
然而,与层出不穷、日趋丰富的智能家居产品相比,如今的智能家居普及率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比如智能锁,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智能锁渗透率为8%,到2022年,预计国内智能锁渗透率将达到19.8%,这主要是由于相对较低的新房支持智能锁的意愿。 高的。
智能门锁是目前国内渗透率较高的品类,但与欧美70%的渗透率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至于其他如智能马桶、智能音箱、智能照明等,虽然产品品类看似越来越丰富,但渗透率仍无法快速提升。
回归全屋智能化也是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推动的一个项目,但是很多人在体验之后并没有继续坚持采用全屋智能化解决方案。
这有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控制。 在用户的理想中,全屋智能是通过产品中的各种传感器判断用户当前的状态,从而进行主动操作,无需用户手动操作。
但现实情况是,虽然智能家居产品已经拥有各种炫酷的功能和大量的场景设置,但这些设置需要用户手动调整,这也意味着很高的学习门槛,尤其是对于家中的老人和小孩来说。 对于这群人来说,想要完成全屋智能的功能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些用户认为,过去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开关就可以控制灯光。 现在有了智能家居,要通过层层菜单慢慢调整就比较麻烦了。
另一个是生态。 在如今的智能家居市场家居智能,各大厂商的生态都比较封闭。 一方面,为了保护自己的用户群体,另一方面,他们也想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但市场上没有这种东西。 当一个特别强大的公司出现时,人群就会被分开,这只会导致用户体验非常分裂。 新购买的智能家居产品也很难融入原生态。
即使协议出现到今天,由于协议还处于早期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不能控制更多的智能设备,比如摄像头、门锁等,不能完全控制其他品牌的智能家居,比如使用亚马逊的软件不能完全使用苹果设备的所有功能等。这样一来,也拖慢了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
智能家居不该做成“智商税”
当然,以上问题都可以归咎于行业的不规范。 随着未来市场的逐渐统一和后续版本的迭代,全屋智能的体验可能不会太好。 不过,不少用户仍然认为,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价格昂贵,实用性却不高,有“智商税”之嫌。
从各大网购平台搜集的信息来看,比如一款智能马桶,3000元左右,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很多功能都失效了家居智能,比如马桶盖不能自动转动,并且座椅不能加热。 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智能马桶的防水等级太低,让水感染了内部芯片,导致功能失灵。 不过这种情况在后续提升智能马桶的防水等级后可以得到解决。
然而,其他具有联网功能的产品并没有用户想象的那么方便。 比如智能电饭煲、智能面包机、智能洗衣机等等。 这些产品的广告宣传表明用户可以远程控制产品的运行。
例如,通过远程控制智能电饭煲,下班回家后可以及时品尝到美味的米饭; 比如提前给面包机定时,第二天就可以尝到热腾腾的面包了。
但这些产品都需要一个前提,用户需要提前将米洗干净放入电饭锅,提前将面包放入面包机,但问题是这些食物会暴露在空气中一整天。
很多厂商总是把智能家居简单化,把半成品智能功能当成高科技卖点。 但是,在用户体验之后,他们发现这些价格不菲的智能家居产品并没有让生活真正智能化,自然很难为它们买单。 .
总体而言,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主要分为网络化、场景化、感知化和自主化四个阶段,但大多数产品仅处于前两个阶段。 看来只要能上网的设备也能算作智能家居。 然而,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得到重视。 如果一台机器能设计成自动加米、自动洗米、自动煮饭,也许会有更多人买单。 用户只需将购买的大米直接放入储藏容器即可。 就是这样。
但有些产品过于追求所谓的“高科技”,设置了繁杂复杂的功能,可能会吸引一些追求科技和新鲜感的年轻用户,但对于真正需要智能家居的中老年人来说,这种做法显然是相反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今天的智能家居产品增加更多的功能,所需的维修成本也在上升。 例如,当智能门锁出现故障时,用户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维修,这就需要厂商有足够庞大的售后维修团队提供服务。
然而,很多智能家居厂商其实都是轻资本运营,没有完善的售后维修网络,这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在智能家居普及率还不高的情况下,如何做好产品,从用户的实际体验出发,而不是被工程师的经验所左右,把整个行业的蛋糕做大,培育用户习惯是目前正确的方法。 .
原子开关
灵动开关技术是最新兴的控制技术。 一个灵动开关要40-60元,但如果你了解它的原理,你会发现灵动开关真是智商税。
淘宝中的原子开关
三种灯光控制方式
灯控是智能家居中最简单、最容易部署的应用。 灯具控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智能开关+普通照明
智能灯+普通开关
智能照明+原子开关
A. 智能开关+普通灯具
将开关换成智能开关,可以将原来的普通灯具变成智能控制灯具,智能开关分为单火版和零火版两种。
单火版智能开关
单火版智能开关接线图
所谓单火版智能开关,就是在电路中把开关和灯串联起来。 由于智能开关需要用电,如果采用传统的断开方式,智能开关也会断电智能开关,因此智能开关将无法工作。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单火版智能开关所谓的“关”开关只会增加线路的电阻,导致电流太小无法点亮灯。 电路实际上并没有损坏。
单火版智能开关拆解图
但是一些敏感的LED灯在小电流下也能发光,这就造成了一些单火版本的开关。 即使灯关了,灯还是会闪烁。 以分流灯管上的小电流。
单火版智能开关拆解图
零火版智能开关接线图
为了解决单火版智能开关断线的问题,零火版智能开关多接了一根中性线,使智能开关拥有独立供电,稳定大大提高。
零火版智能开关接线图
但是无论是单火版本切换还是零火版本切换,其原理都是:
按下轻触开关“”控制电路收到信号“”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改变电路状态
零火版智能开关拆解图
这里有个问题:由于控制电路和继电器(比较短)的延时作用,开关其实不是“瞬间”的,这对于习惯了传统开关的我们来说会有点“介意”。
零火版智能开关拆解图
另外:一旦智能开关损坏,用户将失去对灯的控制,简单地说:你不能把灯关掉,除非把开关取下来。
B、智能照明+普通开关
随着智能灯的普及,安装了智能灯后,不再需要再增加一个智能开关。 如果在智能灯上串联一个普通开关,当智能灯出现故障时,可以控制灯的开关。
智能照明+普通开关模式
当然,它也可以省电。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关灯后智能灯还在耗电。
只是一旦关闭了普通开关智能开关,就不能再使用APP或者智能音箱来控制灯具了。
C. 智能照明+原子开关
灵动科技是青岛易联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2年11月成立的“灵动”(Smart is ON)专利技术(又称灵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
灵动开关拆解图
Atom技术包括灯和Atom开关配套使用的功能。
原子开关原理
原子开关实际上是一个常闭的轻触开关。
灵动开关接线图
按下开关,开关触电断开,电路断开。
松开开关,触点在弹簧的驱动下再次闭合,电路接通。
具有Atom功能的灯在接收到Atom开关的break信号后,将灯的状态反转一次,即:
它处于打开状态,但它变成了关闭状态。
之前是off状态,现在变成on状态。
所以,其实Atom开关只是一个简单的接触开关,并不是智能产品。 真正智能的是具有Atom功能的台灯。 让一个普通的开关快速关闭再打开,Atom也可以实现。 开关等效功能。
那么为什么凌动开关比零火版的智能开关还要贵呢?
原子开关“优势”
不能说原子技术一无是处。 例如,双控比传统的【机械开关】省了一根电源线。
如图所示:
传统的双控开关需要两个单刀双掷开关和三根电源线。 做三控会比较复杂。
Atom开关只需要串联一个Atom开关,就需要增加三控和四控,只需要多串联几台Atom开关即可。
而智能灯具有APP控制、智能语音控制、蓝牙开关贴纸控制等多种控制方式。 为什么需要对硬件进行双重控制?
DIY原子开关
普通开关之所以能保持通断状态,是因为开关具有【自锁】功能,可以锁定开关的状态。 我们只需要解除开关的自锁功能,就可以做一个动作开关。
两个弹簧,自制 Atom 开关
上图是网友用两根弹簧把一个普通的双开机械开关变成了【原子开关】
或者干脆找个不带自锁功能的工业开关(复位开关)代替Atom开关。
工业复位开关
所以别再花40-60元去买Atom交换机了,完全是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