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一些政策的落地,国内MPV市场处于积聚状态。 目前,不少中国品牌都会在近期发布一些新的MPV车型,而至少有五大品牌有消息,比如红旗、腾泽、威派等。 本文将带您盘点已经发布或近期即将发布的MPV车型,并简要分析其产品信息和市场前景。
● 红旗全新MPV
关于红旗旗下的MPV车型,我们拿到了该车型的外观和内饰谍照。 从谍照来看,新车外观延续了红旗家族的标志性设计,比如大尺寸前格栅搭配直瀑式进气格栅,气势十足。 此外,新车的前大灯组也采用了分体式设计。 与前格栅框相结合的是流线型设计的LED日间行车灯,远光灯和近光灯与前包围融为一体。 整体来看,整体的视觉效果不会太突兀。
车身侧面,可以清晰的看到新车采用了非常标准的MPV车身造型,并采用双侧侧滑门设计,侧面线条较为平整,双色五辐花瓣式轮毂,让新车看起来更时尚。
车尾来看,新车配备了小巧的车顶扰流板,并采用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LED尾灯组设计。 两者配合大后窗玻璃,更好地提升了车尾的横向视觉宽度。 让整个车尾的设计更加大气。
内饰方面多媒体中控,新车配备了全液晶仪表盘和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 中控台中央采用悬浮式多媒体触摸屏。 在中控台的功能区可以看到电子换档机构。 内饰整体为黑色,搭配银色更加高级。
在第二排空间,我们可以看到侧窗有遮阳帘,并配备了带扶手和腿托的一体式航空座椅。 把你的身体包裹在里面。 期待新车第二排空间的设计和配置选择能够营造出非常不错的乘坐舒适性。
关于新车的动力部分,目前还没有更多信息,还需要等到官方发布更多信息。
编辑点评:
国内MPV市场仍有增长空间。 无论是针对个人市场还是商务市场,MPV车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从全新的红旗LOGO来看,新车可能会进入H系列而非顶级L系列,而红旗全新MPV车型在外观设计和内部功能配置上可能更倾向于商务市场。 中大型MPV。 从新车豪华的二排座椅配置以及红旗品牌本身的加入来看,势必会成为众多企业的接待用车,甚至有可能服务于国家相关行政部门,满足外宾的需求和其他场景。 市面上有一款国产的“威尔法”,说不定红旗真的能行。
● 蔚来全新MPV:M81/M83
根据蔚来品牌此前的产品规划,预计将推出两款MPV车型,内部代号为M81和M83,分别定位为中大型MPV和大型MPV,同时主打家用市场和商务市场。市场分别。 值得一提的是,新车可能已经在4月举行的北京车展上亮相,但由于疫情等原因导致车展延期,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到真车。
《蔚来全新MPV早期机壳路试谍照(或M83)》
《蔚来全新MPV早期机壳路试谍照(或M81)》
目前有两套外壳测试车的谍照,都是使用VV7进行车身外壳测试。 两款车型的前翼子板有明显的区别。 其中一款车型暂时剪掉了充电口,其余的被VV7车型复用。
根据之前的消息,M83车型应该是一款车长在5.4米以上的大型MPV。 定位于商用市场,能够保证充足的内部空间。 距离和尺寸略短,但动力部分将采用品牌的DHT动力总成。 毕竟蔚来品牌的DHT混动系统已经应用于旗下SUV车型,适配MPV车型也是迟早的事。
《蔚来全新MPV早期机壳路试谍照(或M81)》
《蔚来全新MPV早期机壳路试谍照(或M83)》
无论是商用还是家用,从后桥轴距的加长来看,蔚牌全新MPV车型的轴距将超过3米左右,这从测试车采用VV7就可以看出机壳。 目前VV7车型的轴距为 ,车身长度为 。 从加长的轴距来看,两款新车的车长至少都在5米以上,轴距都超过了3米。
至于内饰方面,我们只拿到了疑似M81车型的谍照。 我们可以看到内饰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 中控中央竖立悬浮式中控多媒体显示屏,并将搭载咖啡智能系统。 空调出风口和触摸式内饰功能控制面板连接在下部; 再往下是小型电子换档机构和水杯架,方向盘采用双幅式设计,仪表盘也将采用全液晶模式。 内饰的氛围会凸显出非常不错的科技感。
编辑点评:
“驾驶概念车”
在此前的2021年慕尼黑车展上,蔚派发布了一款名为“Drive”的概念车,称其将影响未来MPV产品的设计风格。 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贯穿式前部LED日间行车灯、悬浮式车顶设计等细节会应用到新车上; 而在动力方面,因为未来蔚牌将成为只生产混动车型的品牌,所以新车也只会搭载现款蔚牌DHT混动系统。
事实上,蔚来品牌一口气推出了两款MPV,定位和职责分明。 这肯定是在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调查后做出的决定。 目前国内中低端MPV市场的销量其实是在持续下降,而中端及以上MPV市场确实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以及国内市场本身对商用MPV的旺盛需求,WEI品牌同步上市,推出中大型家用MPV、大型商务MPV,更全面地抢占市场。 MPV市场的发展。
● DENZA腾势全新MPV
腾势全新MPV定位为中大型MPV,车身长度为5米2,新车售价区间或在45万元左右。 从新车的官图来看,其外观采用了全新的设计理念。 车头采用了巨大的“锁子甲”前进气格栅,并配备矩阵式镀铬中网。 两侧的大灯组与前格栅相结合,形成了战斗机翅膀的造型,让新车的气势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侧面来看,新车采用了标准的MPV式车身结构。 5.2米的车身让流畅的车顶线条和腰线相互平行延伸至车尾,并在D柱位置交汇,形成良好的视觉整体性,再加上双侧侧滑门结构,使得它看起来高档。
车尾部分,新车采用了名为“流星之箭”的贯穿式LED尾灯组,点亮后内部灯组造型极具辨识度。 此外,新车还配备了小型车顶扰流板,从整个轮廓来看,新车的整体性会得到很好的展现。
此外,根据此前消息,新车的内部空间将采用2+2+3的7座布局,第三排座椅可放平,兼顾实用性; 玻璃)、双电动遮阳、电动天窗一键开合、双面电动迎宾推拉门、四门双层静音玻璃、高端品牌轮胎,采用高科技复合材料提升抓地力和控制感。
动力方面,腾势MPV将提供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型可供选择,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安全性能全面提升; 混合动力车型将采用比亚迪最新的新能源技术,搭载DM-i混合动力系统,续航有望达到1000公里以上。
编辑点评:
总的来说,腾势推出这款高端MPV车型,可以说是腾势品牌的第三次转型。 比亚迪与奔驰首次建立腾势品牌,推出纯电动汽车。 ,但并未完全在国内市场打响名堂; 第二次是直接沿用比亚迪现有车型改变设计和外观后推出的全新SUV,但依然没有挽救品牌; 而这第三次,比亚迪决心重振品牌,在比亚迪尚未涉足的高端MPV市场打出第一枪,以比亚迪品牌为基础打造高端品牌,从而打开MPV市场市场。
事实上,现在市场对MPV的需求越来越高端,更大的车型也会带来更好的空间感。 因此,各大品牌纷纷推出MPV车型,开始占领这个逐渐扩大的市场。 像腾势这样的品牌肯定是高端车型,但是价格相对来说性价比高,以此来吸引年收入在30万到50万左右的70后/80后。 有孩子的家庭。
● 极客全新MPV
目前关于极氪全新MPV车型的信息并不多。 目前,新车将基于SEA的庞大架构打造。 内部代码是 EF1E。 定位为纯电动中大型MPV。 其车身尺寸预计将超过5.1米,轴距或为3.1米-3.3米,根据极客汽车的命名规则,该车有望命名为极客ZEEKR 002。
从刚刚拿到的新车外观谍照来看,我们还不能真正一一研究细节,但还是可以看出,新车的整体设计其实是延续了新车的风格理念。 J氪,比如分体式灯组,其上方的灯组在设计上变形为两个平行角度的LED样式,而下方的远近光灯组则与前包围很好地融为一体; 此外,全封闭的前格栅也能凸显出新能源车的定位。
从内饰谍照来看,结合目前已知的信息点,新车将采用8.8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 中控台中央是一块15.4英寸的悬浮式多媒体触摸屏,中控过道区域配有电子换挡机构和部分储物空间。
第二排采用了独立的航空级座椅,两侧的扶手进一步提升了其豪华感,第二排座椅还支持电动调节。 预计前后左右都有调节空间,为不坐的人带来不错的舒适感。 . 此外,还可以看出新车还配备了第三排座椅,预计乘坐空间不会太小。
至于动力方面,暂时还没有具体消息,而续航里程方面的表现,根据此前的消息,其NEDC续航里程可超过700公里。 至于新车的具体信息,还需要等待官宣。
编辑点评:
目前Jikr品牌下只有一款机型。 从这款车型的配置来看,我们其实可以期待极客新MPV车型也有不错的性价比,在智能化配置和车机交互方面会有不俗的表现。 从市场来看,国内消费者对目前的MPV市场还是比较看好的。 毕竟按照目前国家相关政策的开放,多孩家庭确实需要一款出行空间更大的MPV车型,而随着新能源浪潮的发展,电力系统也可以帮助MPV车型获得更好的动力和经济性,所以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类似的MPV车型。
对于极氪来说,进军MPV市场势在必行,但其定位可能更侧重于高端业务板块。 对于家庭来说,超大车型在城市中行走或者停车都不是很方便,而SUV车型大多可以满足使用的刚性需求,所以MPV车型在国内更倾向于商务接待等场景的应用。 这也有利于新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 岚图梦想家
在这篇MPV盘点文章中,唯一接近上市的车型就是澜途梦想者。 目前,新车已经开启预售。 价格从 600,000 起。 澜途梦想者是品牌第二款车型,基于ESSA独创的智能电动架构打造,定位为大型MPV。
外观方面,新车基本延续了岚图品牌的家族式设计。 采用封闭式前格栅和直瀑式格栅造型。 它具有非常好的高端质感。 同时,新车还提供了两种颜色的车身可供选择,将大大提升整车的豪华感。
车身侧面,新车采用了非常标准的MPV车型结构。 流畅的侧面造型和笔直的车身腰线,让新车看起来非常大气。 此外,新车还采用了两侧电动侧滑门,并配备涡扇式密辐大尺寸轮毂。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5315/1980/,轴距。
车尾部分,新车配备了小尺寸的车顶扰流板,尾灯采用了熏黑的异形造型。 内部LED灯组的排列,点亮后极具辨识度。 此外,新车尾部的设计较为平直,后包围结合后备箱门的折线设计,也提升了新车的层次感。
内饰方面,新车并没有采用岚图FREE上的可收放式中控台,但宽大的三块全液晶屏依旧体现出不俗的科技感。 新车将配备5G车载娱乐办公系统、L2级驾驶辅助、自动泊车、遥控泊车、四音语音交互等功能,并支持车辆OTA。
空间方面,新车7座版采用2+2+3的座椅布局,第二排配备带腿拖的空气座椅,并配备超长前后滑轨。 四座车型还将拥有更加豪华的后排选择,将极大满足商务车的各种需求。
动力方面,新车将推出纯电动版和增程式混动版。 其中,申报的增程版搭载前130kW后160kW双驱电机,增程器为1.5T发动机; 纯电版前后电机均为160kW,最高时速200km/h。 此外,新车底盘将采用前双横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并配备空气悬架+CDC+魔毯功能。
编辑点评:
2021年是中国MPV市场火热的一年。 为了满足二孩甚至三孩家庭的需求多媒体中控,对大空间车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机动车已成为大型汽车的流行。 岚图汽车在这种背景下迅速做出反应,推出了纯电动和增程式两种动力形式可选的MPV车型。
澜途梦想家在外观设计上兼顾了家居和商务人士的审美,内饰设计也非常注重奢华氛围的营造。 空间方面,它的头部空间非常抢眼。 也就是说,新车都是在最优方向上匹配的,在两套动力系统的加持下,也为消费者多了一个场景化的选择。 总的来说,梦想家的实力不容小觑。
● 全文摘要
了解了以上5款中国品牌高端MPV车型后,您对国产MPV市场有什么新的看法吗? 其实从整个国内MPV市场来看,近期MPV整体销量有所下滑,而这主要是低端市场的下滑,而中高端市场其实是呈现上升趋势的. 由此看来,未来中国品牌厂商将倾向于推出中端MPV,甚至是中高端MPV,以满足家用车和商用车的市场需求。
预计2022年,中高端MPV需求将持续增加,新能源MPV占比将大幅提升。 依托纯电动平台的布局优势,未来MPV车型的空间性能和安全性能也将有所提升。 还会有新的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汽车之家毕业)
聪明的东西
作者| 程潜
编辑 | 心缘
智世网1月11日报道,今日,全球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预测,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达到2.2亿台,同比持平微升。 家庭安防监控和智能照明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领导品牌。 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的子类别。
中国全屋智能市场保持高速增长。 2022年,中国全屋智能市场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9%。
从单品来看,智能摄像头、智能照明、智能门锁市场实现同比增长,而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智能电视出货量则出现同比下滑。
智能家居市场玩家结构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智能家居市场排名前五的厂商小米、美的、海尔、格力、百度的市场份额均出现小幅环比增长。季度下降。
此外,IDC发布了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十大洞察。
1、音箱和电视需求下降,家庭安防和照明增长强劲
IDC主要跟踪的智能家居市场包括两大类,即用户自主安排和配置连接的DIY设备市场,以及厂商提供系统连接部署解决方案的全屋智能市场。
在DIY设备市场,智能家电出货量占比最大。 海尔、美的、格力等顶级家电厂商正在快速推进中国家电市场的智能化。 IDC中国高级分析师刘云表示,与海外市场相比,中国厂商的智能家电发展速度更快。
与此同时,家电市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 比如油烟机和洗衣机的智能化发展脉络不够清晰。 随着未来智能家居场景的深入,该品类将为交流和连接提供更多可能。
扫地机器人新兴品类市场出货量也出现萎缩。 2022年,中国智能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预计同比下滑23.8%。
刘云认为,2022年出货量下降是市场需求的调整和变化。 首先,用户购买扫地机器人的动机一定是尝鲜。 随着市场的发展,用户对扫地机器人的追求趋于理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服务能力。
目前,该行业的市场竞争依然十分激烈。 科沃斯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产品布局较为完善,高端机型技术打磨较为成熟。
小米和四通通过扫地机器人产品的快速升级和加大营销力度,逐步提升市场份额。 同时,云鲸、追米等玩家的快速发展也给龙头厂商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
此外,智能音箱和影音娱乐设备的市场需求逐渐消退,整体市场呈现下滑趋势。 刘云认为,未来这些品类的发展会在逐步升级调整的过程中趋于稳定。
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23.5%。 从2021年底开始,智能音箱市场下滑明显,厂商积极寻求向高端市场突围。 她补充说,未来五年,随着智能音箱产品结构的不断迭代和发展,入门级产品会越来越少,中高端产品会越来越多。
智能电视市场也是如此。 2022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出货量预计同比下滑4.8%。 该市场需求低迷,出货量略有下降。 但目前,超大屏电视市场已经成为拉动用户消费的主要因素。 目前,智能电视龙头也在升级电视屏幕等,加快调整产品布局策略。
家庭安防监控和智能照明将成为未来引领整个智能家居市场的子品类。 随着其交互能力和平台能力的升级和拓展,未来五年将迎来较快的发展周期。
从单品来看,2022年中国智能相机市场出货量有望达到2047万台,同比增长3.8%。 智能相机的能力在不断升级,包括分辨率、像素、夜视能力等。 在IoT连接中,安防场景扩展到看护、陪伴、娱乐场景,具备老人跌倒监测、娱乐陪伴等能力。
目前,在中国市场,萤石网络智能相机市场份额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小米第三季度产品升级滞后。
2022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出货量预计将达到659万把,同比增长15.4%。 刘云预测,未来中国智能门锁市场增速将达到30%以上。 目前该品类在中国家庭中的渗透率较低,市场空间十分广阔。 再加上智能门锁安全性能的提升,一般都会提高市场接受度。
龙头企业中,华为进入智能门锁市场较晚,但产品主打功能复杂的市场,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2022年中国智能照明市场出货量预计为2913万台,同比增长52.8%。 刘云表示家居智能,这一品类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它的智能化目标和应用场景非常明确,包括照明设备与手机的连接、语音、传感等交互方式,都服务于方便消费者。照明设备。
而无主灯等新兴概念的引入家居智能,将推动灯带、轨道灯等更多新品类的发展。
总体而言,智能家居市场参与者多元化,市场集中度较低。 刘云表示,智能家居市场排名前五的厂商只能占据40%的市场份额。 龙头厂商通过完善硬件矩阵,丰富生态连接。
在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中,小米的产品布局最为广泛,这也为其在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奠定了竞争优势。
2022年,中国全屋智能市场销售额有望突破100亿元,未来5年仍将以46.9%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
目前该市场的消费渠道以消费市场为主,即用户到线下门店为主流。 此外,还有酒店、房地产、写字楼、学校、养老院等商业市场,商业市场的发展需要依托其需求才能达到更高的层次。 水平,才能真正促进其发展。
全屋智能市场的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包括网络化、场景化、感知化和自主化。 刘云表示,目前,我国全屋智能化发展正处于智能感知阶段。 在联动的基础上,让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融入更多的感知能力,进一步提升交互的主动性。
在这个层面上,众多巨头玩家纷纷加入并开始布局,也将同步推动市场的快速发展。
刘云还提到,未来全屋智能市场的发展将从定制化需求向标准化发展,即根据用户的户型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其带来的好处是其价格解决方案将减少到一定程度,并逐步实现规模化。
智能感知阶段过后,全屋智能市场将向自主化方向发展,但这需要智能家居设备在智能感知阶段积累大量数据,才能向更高层次的市场发展。
2、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十大洞察
基于对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长期数据跟踪调查和行业的发展变化,IDC提出了2024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十大洞察。
1、中国智能家居平台生态将延续支线互联互通的发展路径。
去年,该标准正式发布,被视为统一智能家居市场的利器。 但对于中国市场,磁头厂商还处于扩大产品边界的阶段,所以标准还很难统一。
国内还需要一些智能家居厂商建立小平台,然后接入米家、华为等大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在特定场景下形成互联互通,降低用户生态选择难度。
2、环境智能化将成为智能家居平台能力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平台计算能力的提升,智能家居设备支持通过传感器交互识别用户需求,通过监测整个家居环境的空气、光线、声音变化进行综合计算分析,实现智能家居平台的无感交互. 而且,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根据对综合环境的认知判断用户的需求,针对不同的用户调整相应的参数设置。
3、从单品智能到系统智能。
如今,智能家居设备已经从音箱、娱乐设备逐渐渗透到水、电、暖,其智能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4、智能家居设备产品形态边界逐渐模糊。
智能家居设备已经从形式决定设备转变为功能导向,从设备功能的角度决定其配置。 这种变化将推动更多新的智能家居产品的出现,比如跨场景、多功能的设备。 逐渐出现。
5. 基于集成连接的批量设备联网将逐步发展。
批量组网将覆盖集成连接,智能家居设备将支持更多的连接协议和连接方式。 这将降低智能家居设备的使用门槛,加速DIY市场的发展和渗透。
6、家庭移动设备将突破平面移动性,向空间服务能力延伸。
以扫地机器人为例,随着机器人、机器狗等新品类的出现,家庭清洁设备将从平面走向家庭空间的垂直延伸。 这些设备在家居空间中形成动静协同的场景,为用户提供更细致、更精准的服务。
7、智能家居老化进程加快。
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加快,智能家居的老龄化发展迫在眉睫。 例如,毫米波雷达技术可以增强智能家居设备对老年用户群体的护理能力、跌倒识别等,让技术的演进不断推动老龄化需求的满足。
8、设计师思维加速渗透全屋智能市场。
未来,在全屋智能场景中,家庭布局和设计风格也将成为用户考虑的因素。 比如新中式家庭等不同风格的套装,将更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9、用户的触摸节点不断的前端。
随着智能家居沉浸式渠道布局的加速,加之智能单品向全屋拓展,厂商将切入用户部署智能家居的时机,避免用户错失设备部署的最佳时机。
10、应用服务对用户购买决策的影响逐渐增强。
在硬件配置趋同的情况下,智能家居设备的内容和应用丰富度以及支付方式将成为用户购买智能家居设备的重要指标。
结语:头部玩家市场占有率偏低,破解装备碎片化受阻
从个别产品来看,智能家居市场发展趋于平稳,智能音箱和智能电视市场需求放缓。 家庭安防监控、智能照明等品类升级,成为应用场景清晰的市场。 新兴领导人。
对于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全屋智能市场,无论是产品设备的成熟度还是技术和数据的积累,都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单品发展趋势明显系统智能也证明了这一点。 市场潜力。
但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市场集中度较低,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不高。 这些都对这个市场的发展提出了考验。 在此背景下,如何加速智能家居设备的融合现代化与融合,是国内市场玩家亟待解决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