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运用科技手段,创新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解决辖区内消防监管任务重、消防监管人员不足的突出矛盾,解决了通过“智慧消防”加强火灾防控。 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红谷滩新区“智慧消防”平台再次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让消防员拥有“千里眼”,远程排查火灾隐患。
4月15日,记者从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队获悉,疫情防控期间,南昌市红谷滩“智慧应急”平台通过线上管理完成消防处置3300余次,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城市消防在线管理数据。 走在最前列。
社区工作人员按照智慧消防系统日常巡检要求进行消防巡检
“慧应急”平台消防联动“一张网”
近年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开展智慧消防建设,从最初的“智慧消防”平台终端建设,到以点为单位的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覆盖,最终形成消防联动“一张网”,实现微型消防站和消防志愿者“有应有应”的“智慧消防”3.0时代。
“1月23日至4月10日,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利用智能应急服务平台开展巡查,通过‘智慧消防’线上线下联动管理,确保辖区内火灾零发生。疫情防控期间。” 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李雨辰介绍,疫情防控期间,该大队依托智能应急服务平台,以“战时”模式管理辖区重点单位。 “管理平台”通过消防巡逻员每日签到、24小时抽查监测、重点单位日常巡查上报等多种形式实施消防安全管理。
“回族应急”微型消防站智能管理平台负责人李淼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南昌红谷滩“回族应急”平台通过线上管理,完成了3300余个消防站的消防管理工作。次(在线管理数据包括人员流动管理)、消防物资监测等数据监测管理数据),在全国省会城市城区消防在线管理数据中名列前茅。
实时监控隐患处理率达98%
辖区单位——祥云大道加油站消防控制室一名消防督察不在视频监控范围内。 他第一时间通过应急平台发出报警信息,加油站消防督察的手机开始报警振动。 巡查员通过站台定位系统告诉李峥,他还在加油站,因为同事交接的问题,暂时离开了。 李政让他值班期间不要离开监控区。
记者了解到,每天17:00智慧消防,每位消防工作人员都会按时收到所辖社会单位上报的当日检查报告。 这也是疫情防控期间消防工作人员一天中最忙碌的时候。
消防参谋朱成成告诉记者:“智能应急服务平台管理的社会单位,每天都要提交图文并茂的巡查报告,我们像老师一样,审核他们(社会单位)提供的火灾报告。通过这一模式,弥补了无法开展现场检查的短板,减少了人员接触,有效把握和指导了特殊时期辖区消防安全工作重点工作。”
截至目前,红谷滩新区智慧应急服务平台通过自查和视频抽查共发现火灾隐患158处,其中156处已于当日整改,隐患治理率达到98%。
打开手机看直播,是红谷滩新区消防督导员的日常功课。 “你们的检查员不能离开他们的岗位。” 4月15日9时许,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参谋李政发现,他的
线上消防演练强化协同作战
疫情防控期间,医院是主战场。 如何保障医院消防安全,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依托智能应急服务平台,采用线上联动,模拟重点单位消防站开展联动消防演练。
2月15日,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首次在该平台开展联网消防演练。
演练假设洪都中医院发生火灾。 在疫情特殊情况下,对辖区单位可调动的288个消防站消防力量进行测试,确保与红谷滩新区消防救援大队信息畅通。 值班人员、物资保障、异常自查、事故处理、应急调度等环节的密切配合智慧消防,提高了消防管理效率。
通过红谷滩智能应急服务平台,该大队消防员启动“智能应急救援系统”进行火情调度,调动附近所有消防力量,从微型消防站员和消防志愿者中指派临时指挥员。
同时,医院附近18个微型消防站手机收到提示后,第一时间将“火灾情况”、“伤亡情况”、“交通情况”以图片的形式反馈给医院,视频和远程可视对讲。 作战指挥使指挥员在出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救援策略,调配周边应急资源。 入选的微型消防站员和消防志愿者来到“汇救”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通过手机扫描打开柜子,穿上作战服,挑选需要的消防器材,赶赴“现场”投入灭火。
李雨辰说,疫情防控期间,他们通过平台每月举办两次这样的联合拉动演练,目的是加强重点单位的协同和战斗力。 疫情结束后,这样的演习将成为常态化工作。
加强志愿队伍消除火灾隐患
李淼告诉记者,疫情防控期间,消防志愿者人数从1109人增加到2000人。 在“招兵买马”过程中,平台加强消防志愿者队伍,为社区、单位等公共场所消除火灾隐患。
期间,消防志愿者共报告火灾隐患77起。 李淼说,疫情防控期间,各家“汇救”微型智能应急服务站主动提供口罩、消毒水、洗手液、防护手套等防疫物品,让消防志愿者和消防员在微型消防站可以安全完成任务。 值班任务。
随着防疫功能模块的不断研发和增加,通过红谷滩消防“智慧应急”平台,社会各单位除了管理日常消防工作外,还利用软件和监控设备对人员进行管理出入境、隔离防护等工作实行线上管理,确保社会单位消防安全防疫工作统筹协调。
文/图 彭博社记者 戴长仁 黄建华
本报拉萨消息(记者 刘思玉)为进一步推进寺庙消防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寺庙防火和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寺庙和谐稳定发展智慧消防,六五火灾救援大队最近推出了“智能消防”系统。
按照上届全区寺庙消防工作试点会议的精神要求,柳坞消防救援大队深入辖区寺庙,向寺庙管委会介绍寺庙“智慧消防”建设情况,寺庙里的警察和僧侣。 通过科技创新降低风险、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现实意义,激发了寺庙管理部门推动寺庙消防安全技防和物防建设的积极性。
此外智慧消防,柳坞消防救援大队、综治办、寺管委会干部、驻寺干警、技术人员联合行动,深入辖区内5座寺庙。开展前期安装的“智慧消防”平台及相关消防设施设备的下发工作。 完全接受。 检测安装在寺庙大殿、厨房、僧舍的烟雾、温度、可燃气体探测器的灵敏度,确保火灾第一时间报警; 改造、双向细水雾灭火器、冷光源酥油灯及酥油灯灯罩的完整性、实用性已验收。
为在火灾前期取得实质性预报效果,柳坞消防救援大队邀请技术人员对寺院管委会干部和僧人、僧人代表进行了详细培训,并讲解了“智慧云”的相关功能。消防”平台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就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学员进行互动,并进行现场演示,解答寺院管委会负责人、僧人代表提出的问题,确保“智慧消防”移动应用平台将见效。 最后,大队向学员们发放了宣传资料和宣传资料80余份。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柳坞消防救援大队将继续融入“智慧消防”建设,最大限度做到“早预报、早发现、早消灭、早救援”,确保扎实开展。的消防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