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机械设备的自动化生产,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由此诞生。该技术使机器设备无需人工干预即可通过程序控制完成各种工作流程,从而提高生产设备的工作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该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依据。我国工业自动化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在探索中快速推进,在此期间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企业,(股票代码:简称:鸿鹰智能)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不断催化市场竞争。为此,中国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规划。作为传统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升级的数字化基石,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已经在行业细分领域取得领先地位的鸿鹰智能将上市计划提上了日程。公司于2月17日开启申购,离登陆资本市场又近了一步。
深耕细分领域,
一站式服务优势奠定领先地位
21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和房地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建设需求逐渐多元化,进一步推动了移动机械和特种车辆自动化的发展所谓移动机械通常是指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旋挖钻机、道路机械、混凝土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工程机械,以及矿山机械、港口机械、农业机械、和石油机械。特种车辆通常包括消防车、矿山车、环卫车、特种车等。
鸿鹰智能成立于2005年,凭借创始人和核心技术团队丰富的技术经验,以及对相关技术的工业应用的深刻理解,专注于智能电控产品和移动智能电控产品机械和特种车辆。在智能电控总成方面,自主研发并推出了一系列智能电控及智能电控总成产品,成为行业领先的移动机械及专用车智能电控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
根据招股书,鸿鹰智能的智能电控产品包括显控产品、传感产品、控制产品、信号传输产品等。传感器、操纵杆、按键面板、踏板、遥控装置、电缆卷筒、接线盒、数据通讯模块等;而智能电控总成包括电控柜总成、控制台总成、变速箱传感总成产品,可以说是兼顾了各类移动机械和特种车辆智能控制的方方面面,实现了便捷的人机交互和安全操作功能,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移动机械及专用车行业向来高度集中,龙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大优势,对电气控制产品供应商的选择也有严格的准入标准。此外,控制系统的开发难度大,周期长。一旦系统成熟,就要求能够长期稳定供应。因此,龙头企业往往会选择行业内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合作伙伴。
鸿鹰智能凭借优质的产品和一站式、平台化的服务,得到了下游行业龙头企业的高度认可,并与中联重科、潍柴雷沃、中联重科等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山河智能。移动机械及专用车企业达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公司品牌在国内移动机械及专用车控制系统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专精新”的小巨人,
技术积累丰富,提高响应速度
由于移动机械和特种车辆主要用于户外施工作业,大多数情况下需要面对高寒、高湿、低温、高温、强振动、强冲击和复杂的电磁工作场景。车辆的电气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红鹰深耕行业16年。对各种应用环境做了大量的测试和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智能控制,建立了设计、测试、生产各环节的企业标准和规范。公司深入了解专用车控制系统的现状和未来需求,在装备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技术、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嵌入式平台与系统软件技术、信息化与远程控制等方面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控制技术。技术的积累,实现了多种技术的有效协同。
此外,鸿鹰智能还非常注重技术与应用的充分融合。 2019年至2021年,公司分别投入1,362.18万元、2,609.19万元和4,354.69万元用于技术研发,占营业收入占比也从2019年的5.46%提高到2021年的8.31%。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宏瀛共获得专利130项,授权计算机软件61项版权。鸿鹰智能不断将这些新技术应用到智能电气控制系统中,开发出远程控制系统、远程维护系统、自动导航系统、自动调试系统等一系列智能化功能,大大提高了智能化水平。系统。
公司所表现出的可靠性和产品的高技术水平,不仅使公司得到行业用户的高度认可,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公司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海市嘉定区技术中心、上海市嘉定区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协会评为中国工程机械零部件百强品牌。 2021年8月,鸿鹰智能入选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议支持(第二批,首年)公开名单,其技术实力进一步得到国家和政府的认可。
丰富的技术积累,不仅为鸿鹰智能的品牌形象赋能,也是公司实现客户需求快速发展和设计方案快速落地的重要基础。
移动机械和专用车辆的电控产品一般嵌入下游整机,需要根据下游整机产品的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以满足下游整机厂商对产品功能和性能的要求参数。扎实的技术基础和一站式的客户服务能力,使鸿鹰智能能够针对客户的不同应用场景和应用需求,提供一揽子相应的解决方案。随时为客户产品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控制功能定制,如智能诊断、远程下载、远程控制等功能,增加客户新机型的卖点和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
持续的保单红利,
下游智能升级带动需求稳步增长
中国被称为“基础设施狂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新型基础设施的推进,我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仍在不断增加。 2020年全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7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7%。 2021年以来,受经济复苏政策和基数偏低的影响,国内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仍在增长,制造业投资呈持续回升态势。 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
2022年以来,地方政府仍在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截至2月6日,山东、北京、河北、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四川等8个省市已发布2022年重大项目投资清单,共计6501个项目,总投资额应超过15.6万亿元。
基础设施投资增加是工程机械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作为移动机械和专用车行业发展成熟、市场规模最大的子行业,工程机械行业的电气控制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除了工程机械领域,我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也带动了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不断增加,智能化农业生产装备逐渐成为行业主流。据投宝研究院数据,中国农机行业市场规模从2013年的2571.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4697.8亿元,呈现上升趋势,市场前景看好发展前景。
此外,我国港口规模居世界第一。 2020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到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6430万标准箱。巨大的港口货物吞吐量促使港口机械工业不断发展,港口起重机械、港口装卸机械等港口机械也在向标准化、专业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019年我国港口机械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35.9亿元。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进出口贸易规模将不断增长,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上升,将促进我国港口建设稳步发展,港口机械需求也将长期保持稳定增长。
其实,不仅移动机械行业发展良好,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专用车也存在巨大缺口。以环卫车为例,2013-2019年我国环卫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8.86%。未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大力投入,环卫机械化作业的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将为移动机械和特种车辆电气控制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筹集资金扩大生产和研究,
加强自主制造能力,促进国产替代
机遇的到来往往伴随着挑战。进入21世纪以来,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工业自动化控制提升到了更高的技术水平。移动机械行业的需求结构逐渐从增量市场转变为存量市场升级更新需求与增量市场并存,市场需求中的升级占比逐步提升。市场需求逐渐从单纯追求性价比向工程机械性能、质量、可靠性、智能化、信息化的综合需求转变,从单一的通用机型向多功能、高适用性的多元化机械转变。类型开发。
在此背景下,我国移动机械及专用车电控产业不断向智能化、电气化、无人化、互联化方向发展,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移动机械、特种车辆电气控制行业的龙头企业,鸿鹰智能也做好了迎接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准备。公司本次拟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6053万元1.35万元,主要用于智能电控系统及产品的拓展、营销网络建设和研发中心建设。
智能电控系统及产品扩建项目将有效解决鸿鹰智能现有产能满负荷运行问题,扩大公司现有核心产品产能,满足下游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顾客。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大自身研发力度,建设研发中心,围绕智能化、电动化、互联化、无人化四大重点方向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研究5G、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虽然我国移动机械和特种车辆电气控制系统起步晚、起点低,但随着国内工业自动化技术的积累和创新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逐渐显现出优势。经过多年努力,以鸿鹰智能为代表的国内企业也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但目前在中高端市场,电控系统的核心部件智能控制,包括控制器和显示终端,仍主要由国外厂商垄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控制系统和核心部件,仍是我国的智能装备。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鸿鹰智能深耕行业十余年。凭借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优质产品,已成长为中国移动机械及专用车辆智能电气控制系统领域的领先企业。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公司核心产品产能,提升公司核心零部件自主制造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为推动我国智能装备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