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逸飞激光”,股票代码“”)正式启动认购,公司即将在科创板上市。 本次IPO,逸飞激光拟发行23,790,652股,发行价格为46.80元/股。 作为行业内首家突破圆柱全极耳电池制造技术技术难题的锂电装备提供商,逸飞激光拟融资4.67亿元增加主营业务,进一步巩固其在锂电装备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
逸飞激光是一家专业从事精密激光加工智能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其主要产品包括锂电池电芯自动组装线、模组/PACK自动组装线、各类精密激光加工智能专机等自动化生产线,广泛应用于锂电池、家电、厨房、装配式建筑等行业。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指2020年至2022年,下同),逸飞激光主营业务表现突出,营业收入分别为2.06亿元、3.97亿元、5.39亿元智能建筑,复合增长率达61.74%。 同期,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87.62万元、4219.34万元、9389.42万元。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公司盈利能力逐年提高。
结合目前经营业绩、在手订单、客户现场相关设备验收进度、市场环境等情况,逸飞激光预计2023年1月至6月,营业收入2.8亿元至3.2亿元,同比增长51.63%至73.30%。 公司净利润2700万元至3100万元,同比增长52.05%至74.57%。
据了解,激光产业和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逸飞激光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技术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267.40万元、3127.82万元、4,802.85万元智能建筑,占同期营业收入的11.01%、7.89%、8.91%。
值得一提的是,在锂电池制造领域,逸飞激光在行业内率先突破圆柱全极耳电池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开发出系列圆柱全极耳电池组装设备,并实现产业化。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逸飞激光圆柱全极耳锂电池激光焊接设备及其全自动流水线产品将稳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2020年至2022年,公司已向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鹏辉能源()等主流锂电池厂商销售31条圆柱全极耳电池组装线及多台专机设备,并得到了上述客户的广泛认可。
本次IPO,逸飞激光拟募集资金总额4.67亿元。 其中,逸飞激光锂电池激光智能制造装备三期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72亿元,精密激光焊接与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投资9496.1万元。 剩余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按目前发行价格46.80元/股、新股发行数量23,790,652股计算,若本次发行成功,公司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为11.13亿元。
逸飞激光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致力于激光创新拓展,认真实施智能装备升级”的发展战略。 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在巩固锂电池装备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的同时,探索智能激光焊接的多领域应用,进一步拓展公司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扩大公司在不同领域的市场份额,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发性能优异的智能制造装备产品,服务下游产业智能化升级,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装备供应商。
近日,全球技术与工程巨头艾默生(EMR)宣布,通过其企业风险投资部门,将参与对工厂无线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投资。 具体金额并未透露。
据了解,Magma、Meron、 、Dash等多家机构投资者共同参与了本轮投资。 其过去的投资者还包括、和联想。
总部位于以色列,专注于为机器制造商、系统集成商和工业设备制造商提供高性能IO-Link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其创始人Eran是通信和硅技术领域的资深人士。 他在德州仪器 (TI) 拥有超过 10 年的管理和工程经验。 技术团队主要成员在无线连接和通信领域拥有多年的经验。
IO-Link 是一种确定性、低延迟(约 5 毫秒)、可扩展、通用无线通信协议。 它基于IO-61131-9标准,专为工厂自动化而设计,可以与其他网络(有线和无线)共存。 该解决方案满足了工厂车间设备的传感、驱动和无线通信的实际需求,而目前现有的无线网络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从演示的规格来看,IO-Link的可扩展性在于其能够支持大量设备工业无线,同时仍保持所需的低延迟和高可靠性。 单个 IO-Link 无线主站最多可支持 40 个 IO-Link 无线设备。 所有通道可以在不同频率上同时通信,提供最佳的媒体利用率。 IO-Link 被设计为一种确定性协议,因为它基于时隙和频隙,并保证每个数据包将在有限的延迟内传送。
这是为工厂提供提高运营效率、优化生产、更高可用性和更智能业务管理的解决方案的基础。 借助 IO-Link 无线解决方案,机器制造商和工厂可以连接以前无法连接的设备,从在各种复杂环境中运行的机器收集数据工业无线,并将机器和设备的控制灵活性提高到新的水平。
首席执行官 Eran 表示:“在艾默生等行业领导者的支持下,我们正在进一步推进建立新的革命性运营效率标准并全面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使命。我们正在实现高性能和自适应制造,这为大规模定制和全自动化生产打开了大门。”
艾默生风险投资总监表示:“随着离散和混合架构内的连接变得更加无缝,我们看到无线技术有潜力在改变行业走向自动化的方式方面创造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