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奥布莱恩发布国产物联网新操作系统 智能家居赛道进入生态竞争阶段

时间:2023-07-25

封面新闻记者 欧阳红宇

智能家居行业的战争已经升级,这一次的战火已经打到了操作系统上。

5月18日,欧瑞博推出全新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OS 4.0。 据该公司CEO王雄辉介绍,该操作系统全面兼容协议及所有物联网通信协议,并可通过开放的HADC实现一站式配置、多终端同步、免代码接入,或成为继鸿蒙之后第二款脱离安卓生态的国产物联网操作系统。

事实上,今年以来,各大巨头纷纷拿出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升级版”解决方案。 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以及传统家电制造商美的、海尔,都在加紧完善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和生态系统。

巨头加大平台建设

家居智能系统布线与安装方案_智能家居系统_家居智能系统有哪些品牌

行业竞争再度升级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将超过2.2亿台,预计2022年将突破2.6亿台; Grand View研究显示,预计未来六年,亚太地区智能家居服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1%。 这意味着中国智能家居市场正在蓬勃发展,市场已经完成了智能设备的初步普及。 但即便如此,智能设备相互分离、独立工作、操作系统多样复杂、消费者操控体验差等现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对于物联网硬件来说,实现智能化的基础是操作系统; 有了操作系统,也有规模效应的基础。 为此,科技巨头和传统家电厂商纷纷拿出解决“设备孤岛”痛点的方案智能家居系统,提供从产品体验到服务体系的全面升级。

通过自主研发的鸿蒙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华为实现了多终端互联。 解决底层系统的建设,走技术平台的路线,为各种智能产品构建一个中心系统。

而小米则通过吸引各行各业的产品打造智能家居场景,打造自己的小米生态链,走产品平台路线,解决消费者下载多个App进行操控的烦恼。

智能家居系统_家居智能系统有哪些品牌_家居智能系统布线与安装方案

与小米的“高举高举”类似,还有美的也在打造自己的平台。 与百度达成合作,为用户提供连接房屋各个角落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此外,海尔还推出了三翼鸟“全屋智慧”解决方案,用“智慧大脑”打造全屋智慧全场景平台。

未来必须打“互联互通”牌

关键是提高人机交互能力

从智能化到智能化的升级,体现了目前全屋智能化普遍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也体现了国内外厂商行业形势从产品竞争到技术竞争、从方案竞争到生态竞争的变化。

比如日前,其还在I/O大会上表示将全面兼容该协议,这或将推动智能家居标准的全球统一,对智能家居行业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因为房子在从毛坯房、精装房向智能家居转型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巨大的市场红利。

对于智能家居操作系统未来竞争的焦点,有业内人士指出,物联网操作系统的使命不仅是连接一切,更重要的是让家庭设备更加主动、智能,拥有更好的人机交互能力。

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计算机科学家吴军预测,未来住宅空间的智能化将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住宅也必然会遵循与手机、汽车产业相同的发展路径,而操作系统在竞争格局中的决定性作用可能会超过硬件设施。 “所以,智能家居的下一个十年,是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的十年,是全屋智能操作系统和智能硬件互联融合的十年。”

移动互联网的每一次技术演进都对媒体传播的形态、生态和业态产生影响。 如今的广播不仅仅局限于使用广播,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通过电脑、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多种终端收听广播。 可以预见,元宇宙的到来将为广电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框架和环境。

广播融合发展现状

(一)广播形式的演变

• 在线的

互联网将实体线下世界转变为数字化线上世界,而线上意味着观众可以连接到全国各地的广播。 在线开启了数字广播的新征程,成为媒体时代的新本能。

• 终端移动性

赛立信传媒研究发布的2021年全国收听率调查显示智能广播,2021年智能收听终端的使用率将达到48.3%。人们收听广播不仅在收音机和PC上,移动智能收听终端已成为继汽车收听终端之后的另一个重要收听渠道。 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等,通过自建音频客户端,广播媒体打造了广播随身听和随时可欣赏的观众交流和服务平台,极大地改变了媒体接触形式。

• 传播社会化

2022年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将达到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将达到74.4%,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将达到99.6%。

移动直播的时效性、互动性、便捷性深受观众喜爱。 基于庞大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移动社交发展势头强劲。 观众不仅可以在平台点赞、收藏、评论,还可以跨平台分享、转发。 具有社会性的广播音频生态系统已经形成。

(2)内容生产仍是元宇宙的基础

• 坚持以专业内容制作为核心

近年来智能广播,各地广播按照专业频率建设定位,以专业播音员、采编播员队伍为抓手,聚焦主题、突出主线,提高内容创作质量,增强广播服务功能。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我们的节日(第三季)》等作品都体现了广电专业内容制作的精良和创新。

• 整合受众生成的内容以促进增长

现代互联网技术为广播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单向的“你说、我听”到双向的互动沟通,接收者成为了沟通链中的主体。 广播传播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其亲近性和服务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与听众的粘性。

广电智慧生态圈建设

(一)打造智能化内容生产与分发

• 智能编辑和播放内容

5G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推动广播内容制作的数字化、智能化,提高生产力,满足人们不同场景的内容需求。 202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科技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推广虚拟主播在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综艺节目、科教节目制作中广泛应用,提高制作播出效率和智能化。

• 智能匹配分配

元宇宙的大数据在广播内容的智能分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科技与文化共存的智能内容创作与传播,将成为未来广电垂直化、精准化、个性化服务的典范。 云听车版智能AI电台可以聚焦场景,结合大数据和听众收听喜好推荐内容,提供更好的收听服务。 在当今多媒体传播时代,以不同场景的应用为推送模式,智能分发并适配各种终端,进一步增强传播的社交化。

(2)基于场景的听觉景观研究与开发

在5G技术的加持下,以及人工智能与移动终端的强大技术连接,广播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在重要的车载场景和家庭场景中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车联网、物联网成为广电融合发展的新家园。

车联网是万物智能互联非常重要的节点。 5G+AI技术赋予智能座舱和车载信息娱乐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智能汽车的进一步普及,带动了广电与汽车厂商的深入合作。 在智能网联汽车的移动场景中,将会有更多“视听”应用突破,实现一键定制音频和智能陪伴。 作为国家级5G声音新媒体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亭依托总部海量优质资源,充分发挥平台优势。 AI智能广播为云听车汽车生态提供整套智能广播系统,持续赋能不同内容消费场景。

在家居场景中,智能家居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 以5G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利用声音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拓展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 声音连接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让广播进一步服务家居生活。

(3)拓展沉浸式互动体验

广播延伸了听觉,元界的音频传输将通过营造具有空间识别性的声场来实现人类感官的延伸,帮助人们更好地感受周围世界的微妙变化。 结合音频内容采集、语义分析、认知反馈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音频交互反馈闭环,带来虚拟与现实世界无缝连接的沉浸感。 未来广电可以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超高清4K、超超高清8K和3D技术来还原和构建无限逼真的现场传播。 用户可以在三维多感官的接收情境中成为新闻事件的见证者和参与者,让沟通全息共享,更具沉浸感。

基于5G的虚拟宇宙将开启广播领域更沉浸、更智能、更互联的创意时代。 广播媒体要进一步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融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潮流,完成向新型智能音频平台转型,更好服务观众数字生活。 (删除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