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底,一则与智能家居相关的新闻颇为有趣。消息称,“海康威视与阿里云计算宣布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在家庭监控、人身安全生活、平安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应用。” 双方协议还指出,“海康威视相关硬件产品与阿里巴巴IoT平台互联,与其他智能家居系统联动,为用户实现智能生活方式。”
然而智能监控,出乎意料的是,背后还有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不久前智能监控,江苏省公安厅发布紧急通知称,“省公安机关使用的(海康威视)监控设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部分设备已被境外IP地址控制”,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全面清查,开展安全加固,消除安全隐患。
对比上述海康威视的智能家居布局,着实让人大跌眼镜。海康威视主要涉足安防领域,视频监控是其核心业务。已拥有互联网摄像头、互联网报警产品、互联网视频盒子等多款智能家居硬件设备。这次的主要问题是安全问题在于加强安全设备本身。监控设备本来是用来解决安全问题的,只是碰巧出现了很多安全问题。这个问题的后果是,一旦监控设备被不法分子控制,监控敏感图像信息很有可能被利用。非法盗窃。
安全漏洞的存在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基本已经成为智能家居的默认问题,但问题出在安防监控上,还是足够让人惊讶的。但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与智能家居监控相关的安全问题。
事实上,在海康威视“防盗门”事件之前,国外某知名科技网站的一篇报道也分析了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报告称,“对 16 种常见的物联网设备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这些设备“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安全性最差的是智能摄像头”。在这些设备中,有一些比较知名的智能家居产品,比如 Nest 恒温器等设备。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引入,以及谷歌、苹果、三星、LG、百度、小米、海尔等世界知名企业的推动,智能家居越来越受到重视。注意力。然而,随着人们关注度的提高,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和 Nest 都有过去被打破的先例。上面提到的智能相机只是冰山一角。
在今年 1 月举行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主席伊迪丝·拉米雷斯指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重大风险,任何技术都可以连接到互联网可以被劫持。当然,这也包括智能家居。比较尴尬的是,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不断成熟,智能家居安全问题披露的时间间隔正在缩短。换言之,智能家居安防的隐患越来越多,几乎无法阻止。
综上所述,在有媒体指出智能家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之后,三星和LG的智能电视被曝光不仅可以做广告,还可以收集用户信息。小米去年推出的小易智能摄像头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现在很多政府安防项目中使用的海康威视也存在安全问题。可见,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正在向家庭的智能设备全面蔓延。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方面,国内知名智能家居企业IoT 巧妙地提出了解决智能家居安全问题的方案。该方案试图通过新的具有局域网功能的家庭网关,建立可以切断互联网的智能家居设备组合网络,以确保智能家居系统免受外部攻击。虽然该方案对安全问题的防护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得不承认,智能家居安全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未来可能会暴露出更多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