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乌海建成城市路灯自动监控系统

时间:2023-08-15

记者从乌海市路灯维护管理所获悉,乌海市去年12月投资30万元建设城市路灯照明自动监控系统,实现路灯自动控制和故障自动报警。

据了解,乌海路灯维护管理所负责管理滨河新区街道、机场路等27条道路的5469盏路灯。 路灯亮灯率达到98%。 另外,原有的路灯控制方式主要以分散例行控制为主,即在路灯配电箱内安装定时器,按预定时间开灯、关灯。 这种方法既不能及时调整开关灯时间路灯控制,也不能准确反映照明设施的运行情况,存在故障率高、维护困难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去年底,乌海路灯维护管理处建设了城市照明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辖区内通宵灯、午夜灯的自动控制。 同时,由于照明自动化监控系统具有自动报警、自动巡检、自动选择等功能,调度人员在故障发生后数秒内即可获知故障的位置和状态,为及时修复提供了便利。

据工作人员介绍,自动路灯监控系统减少了传统“灯巡”人员数量路灯控制,减少车辆损耗,并且能准确显示故障位置和基本情况,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 同时,路灯根据预设时间段内的照度开启或关闭,不仅可以延长雨天的照明时间,还可以缩短晴天的照明时间,节省大量电能。电力的同时满足市民对道路照明的需求。 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记者范雅康通讯员刘金平)

杭州网讯 7月9日,工作人员在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电力大数据+环保”监控系统界面输入公司名称,立即弹出一段数据分析。 “两条曲线高度相同,说明企业污染生产和治污设备运行正常电力监控,可以放心生产。” 国网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单巨良说。

今年4月初,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目标为指导,积极构建能源互联网,会同杭州市生态环境部门深化电力大数据应用,安装了“电力大数据”在富阳25家中小微企业试点。 +环保”监控系统。这套系统的原理并不复杂:依靠安装在污染产生和治污设备上的电力监控装置,对两套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对比和实时分析设备可实现,到生态环境部门和排污企业提醒监督干预和企业整改。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污染治理科科长韩桂成表示,现在正值汛期。 一旦污染物随洪水冲下游,将对人们的饮食、呼吸、皮肤造成较大损害,还会腐蚀家具、电器。 。 电力大数据排污口上的“天眼”,为环保部门执法效率按下“加速键”,为中小微企业稳定生产扣上“安全带”。微型企业,也为老百姓的生活提供“定心丸”。 。

从“躲猫猫”到“有章可循”环境监管迎来质量和效率的飞跃

用电数据“云查询”、治污设备“在线监测”、环境执法“及时管理”——这是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富阳分局污染治理科科长韩桂成总结的“电力大数据+”模式。 作为浙江省第一个利用电力大数据开展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监管的区县,韩桂成感觉,尽管污染监管负担重重,自己似乎也能“慢慢呼吸”。

富阳是杭州市的经济区。 尽管近年来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关停了一大批高污染企业,但工业污染源仍达3900多个。 其中,对大气影响较大且难以监测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较多,全国有180多家企业,目前列入重点名单的企业仅有20多家。强制排污单位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过去,韩桂成和同事们采用的是日常检查+“双随机”突击抽查+市民举报“三位一体”的方式。 “大海捞针”抽查、依靠群众举报“猫捉老鼠”,大家每天都疲惫不堪。

人管不了,数据能管吗? 今年年初,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与杭州市生态环境局将“电力大数据+环保”的思路提上日程,富阳被作为电力大数据试点监督。 4月初,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依托杭州能源大数据评价与应用研究中心,重点研发环保设备电力监控系统。 依托企业污染生产和治污设备上的两台小型集电器,以及内置的电量分析模块,环保设备用电监控系统已具备实时监测、即时报警、查询等功能。污水历史数据,系统分析决策。 使用该系统后,企业成为污染治理和数据提供的双重主体。 供电公司扮演大数据渠道和平台服务商的角色,而生态环境局则依靠大数据的“天眼”,让企业治理设施以最快的速度运行。 精通。

据统计,截至6月底,富阳市111家安装企业已监测采集污染生产和治污设备运行数据超过130万条,数据有效率达到100%。 “现在企业的治污设备何时开启、何时关闭,污水处理设备是否单独开启,我们都一清二楚。过去半个月才能收集到的信息,现在只剩下一个了。”指尖的事。” 最让韩桂成高兴的是,安装了污水设备监控系统的111家企业,目前还没有发现漏水、漏水的现象。 “安装的企业可以自觉参与污染治理,这才是监管的最终目的。

从“事后改革”到“及时治理”弥补企业污染防治短板

单巨良告诉记者电力监控,这套设备不仅可以为环保监管人员安装“天眼”,方便他们执法监管,同时也是企业的好帮手,可以帮助企业真实了解设备运行状况时间和弥补中小微企业。 企业污染防治过程中人力监管短板。 ”

森沃木业是一家生产木制家具的小微企业。 走进企业产污设备区,喷漆废气污染物经过催化燃烧处理,白烟从烟囱中排出。 该公司负责人姚金忠告诉记者,木质家具由于油漆使用量大、品种多、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大,一直是废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对象。 为了不影响公司日常生产,去年9月,公司投资10万多元更新治污设备,提高喷漆废气去除率。 但让姚金忠没想到的是,在年底的环保检查中,他的公司仍然收到了5万多元的罚款和停业整顿通知书。

“直到检查人员上门后,才发现我们的治污设备出现故障,导致违规排污,当时我就惊呆了。” 姚金忠表示,对于他们这样的小微企业来说,这笔罚款相当于工厂一个月的工钱。 利润。 不过,与罚款相比,更让姚金忠头疼的是停业整顿。 “当时正值公司生产最忙的时候,停产整顿通知打乱了我们所有的生产计划,厂里120多名员工每天只能等待开工通知。” 但没办法,生态是经济发展的背景,也是底线,姚金忠还是按照流程对企业涉及的所有设施设备进行了整改。

“我们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外国人,虽然停业期间停产了,但员工的工资和宿舍租金还是要按要求支付。” 姚金忠感慨道:“这张票如果现在下的话,或许就不是损失的问题了。” 复工复产后,新沃木业虽然恢复了生产,但订单量仍比以往少很多,虽然企业效率有所下降,但企业员工数量却没有减少。“我们公司的员工基本都是外国人,湖南员工也不少。 他们离开家乡来到富阳工作,是因为他们信任我们公司。 我们必须确保他们的‘工作’。”

这次处罚经历让姚锦忠认识到污染治理监管对企业生产的重要性。 在得知环保部门正在推广“电力大数据+环保”监测系统后,森沃木业主动与另外129家中小微企业一起进入第二批安装企业。

姚进忠说:“以前治污设备的运行状况都是由厂里的安全人员负责,有时候工作繁忙难免有什么不到位的情况。现在好了,而且只需手机一碰就可以知道设备的运行状态,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因为设备问题而被罚款了。

疫情之下,电力大数据为企业“减免”治污成本

在杭州,像森沃木业这样因“非主观”原因造成违法排污的企业不在少数。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对全区中小微污染企业进行日常检查,发现近40%的违法排污案件是由于人力不足、管理不善造成的。

如今,环保部门的监管人员只需登录系统后台即可。 输入公司名称后,屏幕上立即显示该公司产污治污设备的历史用电量数据以及当天的用电量。 根据这些数据,系统会自动分析企业的环保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利用电量采集的方式展现企业的污染治理情况,可以有效达到监管的目的,减少企业的成本投入。” 单巨良表示,富阳中小微企业分布广泛、数量较多。 污染监测要兼顾效果和成本。

记者从环保部门获悉,森沃木业等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安装一套在线监测网络装置,设备成本加上运维成本近100万元,而“电力大数据” +环保”监控系统只需通过设备电量的采集即可准确分析设备的运行情况,从而有效判断企业的污染排放状况。 因此,与在线网络监控相比,该系统的安装和运行成本可降低95%以上。

“疫情发生后,中小微企业生存艰难,利用大数据监管,不仅可以控制企业生产造成的意外环境污染,还可以避免因意外环境污染而带来的意外处罚。” ,影响企业生产,解开链条,是一个结。” 韩桂成介绍,第二批安装名单上的企业已基本完成系统安装,“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电力大数据应用延伸到其他废气领域,全面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 ……保护老百姓的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