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远程家庭安全,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

时间:2023-09-02

全球主页

远程家庭安全,更安全还是更不安全?

新华网(2022-07-20 09:53:48)

资料来源:环球杂志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一名34岁的女护士,上完夜班后,

查看家庭监控录像,看看两个儿子在家发生了什么

远程监控逐渐成为家庭“标配”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隐忧。 摄像头偷窥的黑色产业链频频曝光,让不少受访者担心监控系统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以及云存储的个人隐私问题。 会被侵犯。

文/《环球》杂志记者 卢畅

编辑/马俊

随着物联网的加速,集远程监控、家庭安防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摄像设备逐渐走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家用摄像头来解决宠物看护、房屋防盗和安全等问题。老人等。 问题。

然而《环球》杂志记者发现,家用摄像头的使用也给人们带来了隐忧。 摄像头偷窥黑色产业链的频繁曝光,让不少受访者担心监控系统的安全能否得到保障。 云存储 是否会侵犯个人隐私。

2021年5月,国家网信办等部门部署深入推进对偷拍等违法行为集中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专家表示,要继续巩固成果,坚决遏制偷拍等违法行为的存在,切实保护公民隐私和安全。

远程监控“飞进寻常百姓家”

王先生在河南郑州工作,与父母分居。 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他决定在家里安装一个远程摄像头,以便随时观察父母的病情。

王先生表示,他选择的摄像机不仅具有监控、录像功能,还可以实现实时对话和角度旋转。 产品的操作也非常方便。 您只需保持设备开机并在移动应用程序中操作网络即可。 监控、存储等功能。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家用摄像头产品普遍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功能丰富。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远程监控近年来逐渐成为家庭的“标配”。 相关机构统计显示家庭安防系统,2021年,仅在线家庭监控摄像头销量就将达到2154万台,销售额44.5亿元,产品均价在207元左右。

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以“家用摄像头”、“远程监控”等关键词搜索,发现相关产品种类繁多家庭安防系统,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产品的功能也呈现出差异。 例如,满足家庭看护需求的摄像头主要具有“一键呼叫家人”、“AI人形检测”等功能,而满足家庭安防需求的摄像头则有“声音报警”等功能。 ”“红外夜视”等功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家庭监控摄像头的作用不再局限于视频记录和存储,而是逐渐发展成为集家庭安全和看护于一体的家庭助手。 有受访者表示,在家中安装摄像头不需要太多成本和精力,而且能够提供安全感。

破解门槛低,隐私保护成问题

记者梳理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摄像头的安全漏洞,采用黑客手段破解、控制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摄像头,窥视他人隐私,甚至在网络上出售私密图片、破解软件。 ,严重侵犯公民隐私权。

2021年4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相关案件。 被告人吴某某通过其开发的一款应用程序控制了全球18万个摄像头,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了解,吴某利用部分摄像机缺乏安全技术支持以及用户设置的简单密码等手段,破解家用摄像机的账户密码,从而实施偷窥并从中获利。

据吴某的一位“顾客”李某供述,注册成为该应用会员后,他分两期支付了668元,成为终身会员。 “观看不限时间,随机6个场景,可采集记录,内容涉及私人住宅、公共场所、培训机构等。”

在一些社交软件上,不法分子还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出售破解软件和破解摄像头ID,有的破解操作甚至不需要破解者有很高的计算机水平,只需购买“傻瓜操作”使用破解软件或付费购买即可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可以获得大量被破解的摄像头ID,其中一些安装在卧室中。

此外,一些非法网站还包含侵犯个人隐私的视频。 一位网警告诉记者,破解私人摄像头的门槛较低,这使得类似的互联网相关犯罪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化特征。

为什么家用摄像头这么容易被破解?

负责上述案件的法官告诉记者,吴某从网上购买了“反编译软件”,非法获取了某品牌网络摄像头的用户数据库。 “眼睛”应用程序,后来运营了一个名为“蓝眼睛”的应用程序。 数据是从“上帝之眼”导入的,服务器挂在海外。 它吸引用户付费登录该应用程序并观看网络摄像头的实时监控内容。

记者了解到,吴某某通过社交软件搭建了该App,并花钱寻求技术人员的帮助,但该人明知吴某某违规使用,仍为其搭建。 吴某某说:“我把建网站的要求告诉了他,对方负责做好,当时他收了我1000元钱,这个人知道我网站的内容是什么,内容也很丰富。”网站上的内容显然是为了宣传。”

就这样,从2018年起至2019年3月5日被抓获,吴某某通过在网络上推广上述摄像头的实时监控图像,非法获利共计70万余元。 即使被抓获后,2019年3月5日至3月26日,其专门用于销售实时视频监控收款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仍收到17万多元。 最终,吴某某因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0万元,违法所得已追缴。

一位摄像头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市面上大部分低价摄像头都不安全,技术水平也比较低,很容易被破解。 早在2017年,国家质检部门就发布了智能相机质量安全风险提示。 抽取的40批次样品中,经检验,有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风险。

在浙江温州电子行业工作的徐先生表示,一些厂家缺乏安全技术支持,廉价杂牌的摄像头由于不具备数据传输加密功能,在上传云端时容易受到攻击。 摄像头配备了用户识别系统,无法识别用户身份,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共同构建隐私保护体系

在2021年开展的专项整治行动中,相关部门组织对18家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视频监控云平台进行检查,发现并处理了一批SQL(结构化查询语言)注入、越权操作等高危漏洞; 我们对联网摄像机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发现摄像机存在弱口令、越权访问、远程命令执行等漏洞4万余个。 我们收集了证据并处理了 500 多个漏洞。

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提供摄像头破解软件工具、对摄像设备实施攻击控制、制造销售窃听设备等违法犯罪活动。 共抓获犯罪嫌疑人59名,查封非法控制的网络摄像机使用权25000余个。 没收窃听、摄像设备1500余台套。

对于安装摄像头时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朱晓峰建议:一是摄像头厂商应不断完善相关软硬件技术,克服技术缺陷; 同时,由于云共享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建议用户购买市场认可的产品,在购买相机时进行多维度的选择。 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云和数据的安全,确保用户信息不泄露。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公司安全研究院院长吴卓群认为:“堵住隐私安全漏洞,厂商是第一步。” 他认为,厂商不能为了市场竞争而减少在恶意代码防护、云加密、弱密码等方面的力度。 否则,一旦安全事故“灰犀牛”到来,商家将失去更多消费者。

在行业技术规范层面,视频产品总监曹宁呼吁尽快出台家庭视频监控领域的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建议大型视频监控厂商和第三方技术平台提供商先行探索,逐步建立家庭视频监控信息安全技术标准。 ,并加以推广。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提醒消费者,应养成安全使用摄像头的习惯,包括阅读用户协议、安全设置密码、将摄像头安装在远离隐私区域等。 另外,如果您发现自己的私人视频被泄露,应立即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让平台删除相关视频,并用法律武器维护您的权益。

资料来源:环球杂志第 14 期,2022 年 7 月 13 日

《环球》杂志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杂志。

更多内容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和微信:《环球杂志》。

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络道德,承担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

· 新华网拥有笔名、留言的一切管理权。

·新华网有权转载或引用您在新华网留言板的言论。

·新华网新闻留言板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范围内的留言板内容。

·如果您对管理有任何意见,请向留言板管理员反映。

查看评论

推荐给朋友:

相关新闻:

新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新华网”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的版权均属于新华社和新华网。 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贴、发表。 以其他方式复制并发布。 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

本网文字/图片等未注明“稿件来源:新华网”的稿件均为转载稿件。 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如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承担版权等法律责任。 若未经授权阅读《稿件来源:新华网》被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果您对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网转载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于两周内致电或致函新华网。

订阅这本杂志

本杂志总网址:环球杂志

如果您对《环球》杂志稿件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与我们联系。

编辑部电话:

电子邮件:

地址:北京市靖远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

邮政编码:

对外合作:

传真:

主编:冯英兵

执行主编:卞卓丹

环球杂志

新华社社长

由展望周刊赞助

由环球杂志编辑出版

·全彩半月刊杂志

·出版日期:每月1日/16日

·国内统一编号:CN11-1273/D

· 邮政编码:2-511

·海外运输代码:SM341

·国内订阅:

您可以随时在全国各地的邮局订阅并邮寄订购。

·全年认购价:192.00元

·国内零售:

全国各大中城市报摊/地铁/机场/书店均有售

·零售价:8.00元

·国外发行:

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北京399信箱)

·海外定价:US $6.00 HK $25.00

目前,德阳市消防部门正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智能报警器,推进今冬明春消防工作。 近日,洛江区消防救援大队为辖区乡镇、社区200名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免费发放安装智能烟雾报警器,开展“敲门进屋”消防行动安全宣传活动。

丧偶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自卫自救能力差,用火用电稍有疏忽,就很容易引发火灾。 火灾发生后如果不及时发现,其生命安全可能会受到严重威胁。 考虑到冬季火灾形势严峻、独居老人集中,洛江区消防救援大队决定为金山、万安、白马关、新生等4个乡镇的200名独居老人和残疾人免费安装智能联网烟雾报警器。 设备。

每家每户,消防员耐心地向大家讲解烟雾报警器的功能、工作原理以及日常使用注意事项,并现场为大家安装调试。 据悉智能报警器,本次安装的报警器安装使用方便,灵敏度高,稳定可靠,能及时发现火灾烟雾并发出报警,实现独立探测和联网报警,对火灾扑救有很大帮助。火灾预警和处置。 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发出报警后,还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手机监控终端,并及时将情况通知监护人或护理人员,为独居老人和老人筑起一道“防火墙”。禁用。

下一步,德阳消防救援支队将继续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智能联网烟雾报警器推广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水平确保冬春季火灾防控形势持续稳定。

(裴永强 张宇 四川移动报记者 刘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