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正是因为懒人的存在,科技才能进步”。 确实如此。 正是因为懒人的懒惰需求,才催生了多种新型自动化、智能化科技产品。
首先声明一下,这篇文章不是广告帖,因为这个视频刷新了我对智能开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我觉得如果不使用任何品牌的螺丝刀和剥线钳,我就无法改造旧的传统开关。 用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增长见识”!
事情是这样的,今天看到一个视频,叫“无聊拆箱”,史上最无聊的拆箱,一秒把老式开关变身智能开关智能开关,懒人必备技能! 我以为至少是基于蓝牙、Wi-Fi等智能控制,就拆掉了一个开关,换成了一根电线。 看完这段视频,原来是“达芬奇的手电筒”,但巧妙之处在于——用一个遥控开关控制另一个开关,不需要额外接线。 聊了这么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懒人福利,无需布线智能开关,秒级智能开关
懒惰的人之所以提倡智力,是因为他们需要智力。 然而,也正是这些“懒人”阻碍了智力的发展,因为他们懒得连线、看说明书。 当西瓜视频的创作者从盒子里拿出智能开关时,我忍不住笑了。
还是原来的86型开关样式,但是极其懒惰,打开一个按钮,关闭一个按钮,然后控制接收器伸出和缩回天线来触摸原来的传统开关。
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图所示:
按下控制器“开”——接收器伸出触手,触碰传统开关形成“开”。
按下控制器“关”——接收器伸出另一条触手,触碰传统开关,形成“关”。
正如所料,所见即所得。 相同的按钮可用于远程控制。 您甚至不必看按钮,只需将它们左右分开即可。 您可以躺在床上并关掉灯。
没有最懒,只有更懒
本以为这都是黑科技,没想到还能联合控制。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智能开关来控制另一个智能开关,进而控制传统开关。 甚至可以用套娃模式,无线循环,这个视频的创作者不仅偷懒,还想象力丰富。
我以为我会分析一下内部的各种黑科技和原因,但我没有。 创作者还用懒人的方式上演了几个使用场景。 我只是感叹:真是懒啊! 真无聊!
我忍不住打了很多字,这次我把它删掉了。 这被认为是懒人的一项技能。
想看这个视频的朋友去今日头条搜索无聊拆箱
1997年,比尔·盖茨斥资4000万美元建造了一座“未来之家”大宅邸智能温控器,成为华盛顿湖的一大景观。 当时,“智能家居”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国内就出现了“住宅电脑化”等研究课题。 。 回过头来看,“住宅电脑化”指的是智能家居,而比尔·盖茨的《未来之家》就是智能家居的雏形。
2014年,智能家居概念随着智能硬件的潮流而流行,而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恒温器明星公司Nest被视为智能家居爆发的标志。 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智能家居无论流行与否,始终都处于尴尬的境地。 甚至有观察人士指出,智能家居行业“集体空虚”。
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有点过于悲观了。
智能家居即将爆发
智能家居使家居环境更加舒适、安全、便捷、环保,能够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贪婪需求。 智能家居尚未普及的根本原因是技术增长周期。 智能家居发展初期,技术还不成熟,体验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很多智能家居系统或单品都是“伪智能”:有的允许用户通过App来操作家居设备,但这种为了App设计的App,反而给用户增加了不便; 虽然有些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交互,但不同的家庭设备独立工作,缺乏互联互通,小米手机无法操作格力空调。 总体而言,智能家居距离主动检测用户需求、感知使用场景还很遥远。
与此同时,市场教育需求迫切、安装门槛高、产品价格高等问题也成为智能家居普及的制约因素。
2014年到2018年,智能家居正在蓄力。 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门锁等设备开始普及到家庭,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教育效果。 在众多智能家居玩家的努力下,智能家居渠道已经成熟,安装门槛降低,产品成本降低。 这为智能家居的爆发奠定了市场基础。
5G成为最后一笔。 2019年,随着5G的正式发牌,人工智能和物联网两大技术加速落地。 智能家居基于AI和物联网技术,在实现智能交互的同时实现互联互通,智能感知用户和场景,学习用户偏好,提供智能服务,让用户的居住环境更加舒适、便捷、安全,带来真正的智能家居体验,这意味着智能家居爆发的时代或许真的已经到来了。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已增长至866亿元,2018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 智能家居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36氪《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智能家居成为物联网在消费端率先爆发的行业。
争夺智能家居
潜力巨大的智能家居市场已经聚集了玩家。 随着爆发点的临近,可以明显感受到各路玩家的急速节奏。
36氪发布的《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对智能家居行业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视角。 然而,该报告太长,有些信息已经过时。 基于这份报告,我梳理了目前智能家居的主要参与者。
截至目前,围绕智能家居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元器件、AI等基础技术能力提供商、智能家居系统提供商、智能家居设备商、全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家居渠道商、服务提供者。 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家居主要厂商形成了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是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
阿里巴巴在智能家居方面多方位布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布局。
在底层技术方面,阿里巴巴将IoT升级为集团第五大战略。 阿里巴巴物联网解决方案已形成智慧住宅解决方案,为开发商提供人居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 销售渠道方面,阿里巴巴主攻家居,投资居然之家、红星美凯龙两大家居渠道巨头,并于近期推出“家居版小红书”; 硬件产品方面,阿里巴巴重点发力智能音箱品类,从现有库存入手。 从设备来看,天猫精灵是中国最大的智能音箱品牌;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阿里巴巴投资了智能家居云设计云制造平台三味家、优优科技等。
在云栖大会上,天猫精灵高调发布了最新产品。 一直运营天猫精灵的阿里副总裁千雪展示了阿里的“3H战略”。 阿里本来就有2H的战略:而且,现在又多了一个Home,这说明阿里巴巴在不断加大对智能家居场景的关注力度。 然而,阿里巴巴对提供智能家居设备或系统本身并不感兴趣。 和所有巨头一样,它希望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或平台来占领用户的家庭场景,而不是仅仅出售硬件或系统来赚钱。
第二阵营是家电3C等硬件企业。 布局智能家居较为积极的家电企业有格力、海尔、美的、TCL; 3C企业主要以智能手机为主,以华为、小米为代表。
家电巨头的故事都是相似的:很多家电已经抵达用户家中,用户会购买更多自己的家电。 用户对智能家电有强烈的需求,比如远程打开空调。 如果家电能够实现智能化,就可以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售后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并在硬件之外形成持续的服务甚至商业模式。 以TCL为例。 今年公布了AI×IoT总体战略,提出4T(T-LIFE、T-HOME、T-LODGE、T-PARK)业务战略,成立智能家居商务中心,推出智能门锁等。该产品贯彻T-HOME战略。
智能手机巨头的故事各不相同,其中华为和小米是两个突出的参与者。 近期,基于鸿蒙系统的荣耀智慧屏、华为智慧屏相继推出。 华为官网表示:“华为致力于将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这。 这是一个宏伟的愿景,这意味着不仅是个人用户,智能家居、万物互联、智能企业都是华为雄心的一部分。
小米是智能手机巨头,也是家电领域的新兴企业。 尤其是电视等产品线的存在感很强。 小米的优势在于,基于生态链战略,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家居产品线。 基于入门级手机产品和MIUI系统,小米可以更有效地连接小米设备,给年轻人带来互联的智能家居体验。 小米投资智能家居生态链公司绿米,并宣布百亿AIoT战略投资智能家居。
总体来看,无论是家电巨头还是手机巨头,都在设备和平台两方面都着力。 因为设备卖得好,有一定的入口优势,所以他们也想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的第三方设备能够和自己的设备互联。
第三阵营是专注于提供智能家居设备或解决方案的公司:Oribo、Tuya、Lumi、Luke、等公司目前正在快速增长,尚未被视为巨头。 它们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
一类是提供智能门锁等单一产品的玩家,卢克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类玩家瞄准最急需的智能家居单品,进行单项突破。 目前为止,最急需的智能家居单品应该是智能门锁,它解决了不愿意或容易忘记带钥匙的人的燃眉之急。 自2015年以来的三年时间里,中国智能门锁整体销量每年都以近100%的速度增长。 国家锁具行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智能锁制造企业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0亿元,产品产量、销量将达到13至1500万套,品牌超过3000个。其中既有传统门锁,也有路克这样的新晋者,也有奥瑞博这样的智能家居明星,还有小米、360、华为、联想、美的、海尔等老牌品牌。 巨大的。
另一类是提供全屋解决方案的玩家,奥里博就是其中的代表。 奥瑞博不仅销售智能门锁等单一产品,还具备全屋智能能力。 核心产品是超级智能面板,具有按键、触摸、语音、APP控制四种交互方式,以“入口+AIoT平台+软硬件应用”模式,连接照明、暖通、遮阳、安防传感等数百种产品。其他应用场景。
奥瑞博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最早的智能家居初创企业之一。 已投放市场多年,并已形成一定规模。 2018年,奥瑞博营收突破1.8亿,同比增长125%。 2019年,奥瑞博获得美的地产、红星美凯龙1.3亿元C轮战略投资,估值15亿。 从Oribo的快速增长来看,智能家居市场距离爆发已经不远了。
对智能家居感兴趣的除了互联网巨头、家电3C巨头和智能家居初创企业外,还有房地产公司、家居卖场、运营商等上下游玩家。 然而,他们更多的是一种合作的想法,而不是自己做。 智能家居平台巨头或巨型平台最终将在上述三大玩家中诞生。
智能家居谁胜谁负?
1、从行业格局来看,互联网巨头、家电3C巨头和智能家居专业公司各有优劣势,合作大于竞争。
互联网巨头在语音交互、机器视觉等底层技术以及互联网内容娱乐等服务能力上具有显着优势。 基于此,他们的想法是打造生态平台。 他们唯一关注的单一产品就是具有强交互属性的智能音箱。 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智能音箱只是一个固定在家里的App。
家电3C巨头的优势各有不同:TCL的优势是家电本身、供应链、产品、技术、渠道等优势; 华为的优势是通信,尤其是5G时代,这将是非常显着的; 小米的优势是生态链,因为小米设备数量多,互联能力更强……他们的想法是先卖设备,再做平台。
专业智能家居公司的优势在于专注。 无论是做单个产品还是整栋房子,他们都聚焦智能家居场景,将交互体验、互联、智能服务等融为一体,让智能家居体验成为现实。 走到极致,正是因为这样的专业优势,家电3C巨头、互联网巨头并不把智能家居专业公司视为竞争对手,而是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态合作伙伴。 例如,美的地产投资奥瑞博,开启5亿战略采购订单。
智能家居产业链非常长,将是一个复杂、分散、碎片化的市场。 胜利者不可能通吃。 不同类型的参与者必须更多地合作而不是竞争才能为用户提供智能生活服务。 当然智能温控器,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类型的玩家将会涌现,也会出现一些明星企业。 比如智能门锁、全屋智能化等细分领域已经形成领先格局。
2、从发展阶段来看,智能家居最终将进入全屋智能阶段。 然而,全屋智能家居并不是更换手机那么简单。 在可预见的未来,前装、后装、智能家居单品、旧设备改造等模式都有一定的价值。
在房屋装修阶段添加的智能家居称为预安装。 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是“智能装修”。 “智能装修”一定会是全屋解决方案。 与单一产品相比,该解决方案具有最强的互联能力和多维交互,可以满足不同家庭成员在不同场景下的控制需求。
“智能安装”的一种可能是B。除了酒店、公寓、公园之外,房地产开发商也会将智能家居作为房地产的附加值进行销售。 精装、智能化地产将越来越受欢迎。 智能家居不再只是房地产的一个卖点,而是像物业、教育、商圈、交通等实实在在的配套服务。 房地产企业会倾向于选择领先品牌的全屋智能家居,就像家电、家具会选择“名牌”一样。
“智能装修”的另一种可能性是C,即用户购买毛坯房或二手房后,选择安装全屋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通常是与整体一起设计交付的。 -全屋定制装修、家电、家具等,服务统一,很容易出现顶级品牌,也就是说到全屋定制,我们会想到索菲亚、欧派、尚品宅配、和维易定制。
在全屋智能家居品类的玩家中,奥瑞博处于领先地位,已成为领导品牌。 独创了壁挂式智能交互面板的入门级新品类,可以连接不同品牌的家电,满足B/C需求。 针对全屋智能化的需求,奥瑞博在C端全渠道发展了200万家庭用户。 B端获得花样年、祈福集团等地产集团全国独家战略采购,服务碧桂园、招商地产等50多个各大品牌。 100多个强势地产智慧社区。
在房屋使用过程中安装智能家电称为后装,一般属于装修要求。 针对这样的需求,各巨头提供了各种设备来帮助消费者将功能性家电转变为智能家电。 例如,TCL的智能家居套件可用于卧室、客厅和厨房的传统电器。 其中,智能空调伴侣可以让家里的空调变得智能化; 另一个例子是Oribo的,可以实现智能照明和智能普通空调。
奥瑞博CMO李静告诉罗超频道:“智能家居市场还处于快速发展期,一切还没有定局。全屋、单品、前端安装的需求都有,现在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消费者对更好的生活环境、更好的智能家居产品体验有着强烈的需求,而奥瑞博的理念就是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选择,突出美观、易用的特点使用方便,并且容易解决麻烦。”
创新零售运营总监孙起起范在接受罗超频道采访时表示:“智能装修正处于早期阶段,智能家居仍从无到有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下一步是从从有到有,从有到有。Aqara绿米的目标是让一些人先用上它。”
智能家居市场将出现更加多元化的产品、服务和模式,满足消费者复杂的家居智能需求。
3、从关键壁垒来看,下一阶段智能家居的关键竞争是渠道服务能力。 得渠道者得天下。
正如开头提到的,随着AI和IoT技术的成熟,技术不再是智能家居的瓶颈。 给消费者真正智能家居体验的产品,无论是全屋还是单体产品,无论是前置还是后置,无论是to B还是to C,一应俱全。 接下来的关键是继续加强市场教育,建设更广泛的网点和渠道,降低消费者的使用门槛。
与智能手机等标准产品相比,智能家居需要线下服务。 一方面,让用户可以去商店体验,了解智能家居是什么样的; 另一方面,它可以承担销售、设计、安装和售后服务等角色。 2019年专业智能家居玩家纷纷聚焦线下渠道,体现了“智能家居渠道一统天下”的趋势。
奥瑞博此次引入红星美凯龙融资,显然看重后者在家装领域的渠道能力。 同时积极向家装、家电卖场、暖通等渠道渗透。 现已拥有500多个销售服务网点,服务全球。 200万用户。 7月,奥瑞博制定“百城千店”计划。 未来三年,将投资数亿元,在全国100个城市部署200家智慧生活中心、1000家运营商和社区店,打造10000个智慧地产样板。 是时候形成服务千万家庭的能力了。
绿米采用“智能家居服务商模式”。 已拥有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地区的200多个智能家居体验馆,已为超过10000名用户提供从现场勘察、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到售后维护等服务。 一站式服务,线上与小米有品、京东、苏宁等战略合作获取用户,形成线上线下新零售闭环。
在奥瑞博CMO李静看来,智能家居渠道运营的关键是效率。 奥瑞博建立了行业首个数字智能家居销售服务平台“智家艺”。 如果用户有兴趣发送房屋方案,系统可在10分钟内生成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极大提升服务体验和效率。 家电等领域的线上线下渠道都在演绎新零售趋势。 人员和商品正在数字化转型。 毕竟,智能家居对于家庭用户来说,仍然是和家电、家居、家具一样的设备和服务。 因此,智能家居渠道正在走向数字化。 这是必要的。
雅虎前总裁杰夫·邦福特根据情感特征的不同,将消费者分为技术创新者、非理性消费者、理性消费者、超理性消费者和观望者。 过去几年购买和体验智能家居的玩家都是技术创新者和痴迷于技术的非理性消费者。 追随者)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技术鸿沟已被跨越,智能家居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