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智能垃圾桶,怀柔区不断探索和创新垃圾分类新形式、新方法。 近期,已有100多个智能垃圾桶投入使用,实现垃圾的感应投放。
最近,家住龙山街道龙翔社区的于叔叔很高兴。 小区门口的传统垃圾桶被改造成了便捷、封闭的智能垃圾桶,这让他对垃圾分类更加热心。
“以前垃圾桶的盖子都要掀开,夏天蚊子多,而且很臭。新装的垃圾桶,装垃圾方便,密封性好,标识字体大,而且还有语音提示,现在扔垃圾不用掀开盖子了,干净又方便!”
据介绍,本着“方便居民投放、方便收集运输、易于实现垃圾分类成效”的原则,以“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规范化、规范化、便民化、集约化水平”为目标。 《垃圾站设置等级》规定,怀柔将遵循垃圾站标准化建设标准,结合区域实际,在全市100多个符合条件的居民小区设置便民封闭式固定桶站。
“以前检查时,我们经常看到居民因为拿了太多东西,为了省事,把垃圾袋直接放在垃圾桶外面或者盖子上。 现在垃圾桶具有感应开闭功能,大大减少了此类问题。 发生。 尤其是疫情期间,避免了手与容器污染物的直接接触,减少了二次污染和病菌传播,深受大家好评。”泉河街道杨家园社区垃圾分类指导员杨书志说。
新型便捷封闭式垃圾桶在普通垃圾桶的基础上增加了感应开合、称重、箱内消毒、满报警、食物垃圾袋破损等功能。 垃圾桶站还配备了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各种类型的垃圾桶。 垃圾量、清运量等数据实时上传至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 城市管理部门通过计算机设备和移动终端动态监控桶站情况。 根据系统反馈问题,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实现资源统一配置,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怀柔市区将于3月15日前完成智能斗站改造,根据斗站标准化建设标准,结合全区实际情况,委托区环卫公司对龙山符合条件的小区进行升级改造街和泉河街。 封闭式智能桶站148个,涉及20个、3个社区、95个城中村居民小区。
下一步智能垃圾桶,怀柔区将根据定点、巡逻、流动等不同收运方式的特点,因地制宜,不断完善适合分类收运模式的设施体系建设。提高居民便利性,严格规范居住区各类分类设施管理。 进一步推进农村各类垃圾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体系建设。
警戒线前停车、登记、接受检查和防火教育、交火、宣读传单……4月2日,我经过村里的大喇叭、检查站的小喇叭、重点区域刺刀智能语音洗脑。 记者以“轰炸”的方式,穿过层层“关卡”,来到海阳市赵虎山脚下的杨格庄村。
“你看起来像是行军打仗的样子吗?” 消防官李浩指着天空中盘旋的探火无人机打趣道。 打开汽车后备箱,李浩展示了自己的“宝贝”:一把微型铲子、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件棉大衣。 这套“防火三件套”将陪伴他度过漫长的防火期。
在海阳,像李浩这样的消防人还有很多。 防火季节,海阳市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下的网格防火机制。 实行市、镇、村三级联防,市部门覆盖村的责任制。 近2000名乡镇干部、288名市级干部、483名护林员和4000多名村级干部群众组成了一支庞大的消防大军。 他们在海阳市各个护林室、检查站、各个山口、林口全天候执勤。 每天不定期对边地、墓地等重点地点进行巡逻,确保火不上山、火源不入林。
在海阳市方圆街道赤家岗哨,消防队员正在用对讲机向森林防火指挥调度室通报招虎山林区的防火情况。 “消防最怕不知道具体位置!今年我们新安装了210台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对讲机,每个消防队员都有一台,指挥中心可以知道每个队员的具体位置“任何时候,一旦发生火灾,都能第一时间得到通知,迅速集合,赶到现场。”方圆街道武装部部长杨凤杰说。
不仅在方圆街道,海阳市以科技手段作为硬力量支援消防“战场”,坚决打赢春季消防攻坚战。 监测8个超短波手持信号数字基站消防监控系统,对13个重点防火区域红外监控和100个防火智能卡口进行全面维护检修,发放超短波手持机140部、森林防火巡逻设备500台。 “我们通过热成像远程监控系统、护林员GPS定位管理系统、无线对讲指挥网等建设了森林火灾预警监测指挥系统,可以提供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精准火情定位、固定点位显示护林员动态,并全面实现区域无线对讲指挥等功能。 面对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海阳市森林监测保护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人防+技防”模式极大提升了海阳市森林火灾的自动化预报和防范能力。 和快速的应急救援能力。
此外,海阳市还充分利用疫情防控宣传资源和人员管控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引导力度。 在全市山口、林区主干道两侧等重点防火区域悬挂消防旗8000余面、横幅2500多条,张贴防火禁令3000张。 “两微一终端”新媒体、电视报纸、运营商警示短信等。高频发声,高效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巡查卡口小喇叭、敏感区域转播车。 近千台广播设备不间断循环播放禁火令。 防火宣传深入千家万户,在全民中形成强烈的护林防火意识。 气氛。
为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海阳市还提前谋划部署。 2019年冬天,开始“修复”发现的“难题”,投入超过200万元用于防火道路、森林火情监测、水灭火等森林防火扑救工作。 重建完善“三网”,清理森林防火隔离带116公里、面积7500余亩。 为快速出击、科学处置突发火灾消防监控系统,海阳市还在各乡镇组建了28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伍。 近500名森林消防队员配备风力灭火器、水车、背负式高压水泵、油锯等各类消防装备。 防火期间24小时瞭望站和值班室的设备、食宿,确保发生火灾时能“早火、小火、火大”。
(齐鲁晚报齐鲁一点记者李顺高通讯员侯俊南龚勤照潘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