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清扫,为你我减轻家务负担;智能门锁识别指纹,出门不用担心忘记钥匙;智能音箱在接收到语音指令后,可以播放歌曲、播放话剧……近年来,随着家居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产品正在走进消费者的家中。根据奥维云网(AVC)的监测数据,去年中国智能家居配置率比上年增长15.1%,达到84.2%。
融入日常生活
“再也不用担心老人小孩一个人在家了。”近日,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王女士在家中安装了智能摄像头。出门时,打开APP连接,可以看到房子的全景;点击通话 按下按钮,即可与家人实时通话,随时掌握家中情况。
据悉,智能相机近年来受到市场的广泛追捧。市场研究机构IDC去年底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跟踪报告指出,以智能摄像头为主的家庭安防监控持续快速增长,出货量增长喜人。
智能相机的热卖只是智能家居行业的一个缩影。目前,智能音箱、智能门锁等多款智能家居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根据公司数据,目前中国有5759家智能音箱相关企业。打开电商平台,搜索热门的智能家居产品,经常会看到“好用”“省时省力”等评论。
具体来说,去年“双11”期间,京东人工智能电视的成交额占比超过85%;智能照明产品营业额同比翻倍。今年春节期间,天猫平台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洗地机销量同比增速分别超过100%、300%和1800%。
为什么智能家居产品如此受消费者欢迎?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刘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智能家居的目的是通过打造智能高效的住宅设施和家庭管理系统。随着5G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普及,智能和物联网的结合,产品功能更加完善,这个目标也更加充分的实现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打开下沉市场
前段时间,家住广西贵港的小潘想给家人买一台智能洗衣机。 “我以为我父母认为没有必要买,但他们立即同意了。”
互联网时代,依托中国联通高效的快递物流,智能家居产品不再是一二线城市居民的专属。像小潘父母这样的“下沉市场”用户也开始使用此类产品。
天猫等平台近日发布的《2020下沉市场智能家居消费洞察》显示智能家居系统,中国三线以下城市家庭正在加速“智能进化”,下沉市场已超越一二一线城市成为主要消费市场。
天猫平台的一组数据支撑了这一新现象——2020年,下沉市场50元至300元价格的智能开关、智能落地灯、智能电蒸笼等小家电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300%。在产品选择上,男性更喜欢智能空调,而女性更喜欢智能洗衣机和智能洗碗机。
专家表示,下沉市场可以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新蓝海,说明很多居民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从务实到注重实用、提升生活品质,是消费观念的转变智能家居系统,也体现了人们对智能家居产品的购买态度,“小镇青年”更加明显。 “我们发现,卖给下沉市场的智能划船机(健身器材)有一半以上是‘80后’购买的。”天猫精灵物联网相关运营负责人表示。智能按摩产品中,“80后”“90后”占比接近80%。
扩展子类别
“以前我是把猫粮堆成一锅,吃完再加。去年猫病了,医生建议每顿都喂。”为了照顾宠物的饮食,互联网公司员工牛先生在网上购买了一台智能喂食机。 “我发现除了喂料机,还有很多新奇的智能产品。”
“品类细分不仅是‘产品创造’,更是‘个体需求挖掘’,挖掘股市新的增量潜力。”刘谦认为,“像自动喂食机、智能窗帘、智能浴室镜子等一系列产品,都是供给侧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的改进。”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CSHIA)发布的《2020中国智能家居生态发展白皮书》中提到,目前的智能家居是划分区域空间的,涉及家庭生活的各个角落,如卧室、生活房间、厨房场景等;未来,将围绕安全、舒适、便捷等多种需求进行场景解读和布局。 “品类细化提供了满足场景化需求的可能,反过来,场景化需求也由点对点驱动,推动智能物品互联互通,构建整体智能家居系统。”
目前,部分产品“伪智能”,难以实现深度人机交互,部分设备收集用户个人敏感信息,不同系统之间无法互通。对此,刘谦建议:“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初衷,业界应不断完善智能互联技术、智能交互技术等,提升智能家居的运行效率和品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