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氪获悉,高端半导体显示屏驱动芯片设计公司晶展科技获得天鹰资本数千万人民币的独家A轮融资。晶展科技CEO纪黎明告诉36氪,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公司目前的高端分布式TED显示驱动器以及首款国产笔记本时序控制芯片的研发、流片和营销。此前,该公司已获得数千万天使轮投资。
精展科技于2019年在日本成立,天使轮融资后将总部设在北京。公司主要研发高端显示驱动芯片。
在国内显示领域,面板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我国的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企业在全球占有率领先。但是,在比面板更核心的显示芯片领域,我国长期以来一直被日韩台美企业垄断。近几年低端显示芯片垄断有所缓解,但高端仍有较大差距。晶展团队的目标是实现我国在高端显示芯片领域的自主设计和端到端国产化供应链的突破,成为未来整个显示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
景展科技CEO纪立明告诉36氪,我们的调查发现时序电源,全球近60%的屏幕产自中国大陆时序电源,但90%以上的芯片来自韩国、日本和台湾。约60亿美元,2021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整体市场份额仍不足10%。
2010年之后,苹果开始采用OLED屏幕,引领小屏手机和可穿戴市场逐渐采用OLED屏幕,云影谷、驰创北方、易思微等本土化芯片企业出现积极布局OLED驱动芯片。但目前中国显示芯片设计公司主要集中在中低端电视和手机OLED DDIC,无法提供完整的显示芯片解决方案。
在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等传统大屏领域,时序控制芯片(Tcon)和驱动芯片()是分离的;在手机OLED显示芯片领域,时序控制芯片、驱动芯片、电源甚至触控芯片都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中。也就是说,独立的时序控制芯片主要用在电视、显示器、笔记本上。其中,笔记本时序控制芯片的设计难度和工艺要求远高于电视和显示器时序控制芯片。晶展科技目前主要研发笔记本领域的高端时序控制芯片。
开发笔记本时序控制芯片有四个难点。首先,高分辨率和刷新率需要更高的芯片传输率;第二,笔记本要求低功耗、长待机,对芯片工艺节点要求高;三、由于时序控制芯片需要同时平衡笔记本的色彩、画质等元素,才能满足笔记本的显示要求,需要集成高端算法;四、笔记本还涉及到品牌、GPU/CPU、操作系统、面板和芯片等环节,这就需要芯片厂商在开发产品之前,要与惠普、戴尔、英特尔、AMD、微软和其他公司在规范、协议、芯片框架等方面,
2020年,晶展科技在笔记本、平板领域研发出全球首款集时序控制和驱动于一体,采用分布式架构的TED芯片。该芯片已通过一线笔记本品牌和面板厂商的认证。该芯片的特点是采用分布式架构。例如,通过将传统的1 Tcon+N芯片模式升级为N TED芯片,可以实现笔记本的无边框设计,同时满足高端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和低功耗的要求。,极致的画质要求。
此外,景展科技通过这款产品实现了供应链的端到端本地化。显示芯片发展的一大难题在于供应链技术和产能的制约。目前大屏领域的技术在110nm以上。国内中芯国际和合肥精和已经掌握了这一工艺技术,但产能需要继续扩大。OLED显示驱动芯片目前主要采用40nm和28nm制程工艺,具备生产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能力。厂商数量有限,只有台积电、三星电子、联电、中芯国际和格罗方德等少数厂商。从第一代芯片开始,晶展科技就在中芯国际流片,
2021年12月,晶展科技计划流片第一款笔记本时序控制芯片,兼容已经量产的日韩台厂商。季黎明表示,除了端到端的国产化解决了国内面板厂商的问题外,产品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它具有更高的eDP传输速率,支持3K分辨率和120Hz刷新率,以及最新的接口协议和图形。凭借品质提升算法和省电技术等优势,未来可覆盖60%的笔记本时序控制芯片市场。
谈及对京展科技的投资,天盈资本表示:京展创始团队原本拥有丰富的全球航运经验。公司董事长兼CTO余欢在川崎微电子/飞利浦/日本工作20多年。他带领的团队在全球首创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端显示驱动芯片。开发的显示驱动产品已大规模供应给微软、戴尔、联想、夏普、惠普等,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公司CEO纪黎明在半导体显示行业拥有超过18年的从业经验,是国内最早进入显示芯片领域的专家之一。展示了芯片创作团队的核心成员。
目前,精展科技拥有数十人的核心团队,研发占比80%。球队分布在北京、苏州、珠海、日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