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层出不穷的安全事件使安全预防措施和安全服务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建立更加智能、安全的防控体系。2018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1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机器人公共安全产业应用”特别论坛是大会开幕当天众多分论坛中首次开放的。这是安全机器人的盛大聚会。来自多个国家公共安全领域的机器人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应用需求者齐聚北京宜昌国际会展中心,探讨机器人在安全领域的发展痛点、挑战和机遇
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安全防范和安全服务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发达国家对警用机器人进行了研究,开发了各种型号的机器人。“k1”11恐怖事件发生后,各国加强了警用机器人的研发。在这一阶段,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以色列等国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警用机器人的研发起步较晚。在国家“863”等研究项目的支持下,经过近30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部分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机器人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安全警察
据《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统计,发达国家警察占总人口的比例
传统的安全防控体系存在严重不足。国内外恐怖形势严峻,爆炸案件不断增多,对警察和安保人员的需求急剧上升,危险装置逐步升级智能安防,人工处置方式使警察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命危险。以人为中心的防控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大,难以实现全天候无缝监控,在发生警报时无法快速进行现场处置,难以及时预防犯罪和扩大警方情报
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梅涛指出,将传统警务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相结合,将形成一个具有多模运动、丰富感知、主动目标跟踪、动态分析、实时决策和处置五大功能的“警务机器人”,有效替代警务人员执行高风险任务,推动构建“预防、控制、处置”的动态安全防控体系
中关村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陈晓东在其题为《警用机器人发展痛点分析》的报告中重点介绍了中国警用机器人的发展。他指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已将公共安全机器人列为“十三五”十大标志性成就,科技部已将警用机器人列为重点专项重点支持方向,国家推广目标明确
“无人机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李健在报告中生动指出,目前机器人普遍存在“耳聋目不清、识别率低、耐力弱、系统故障率高、环境适应性差、缺乏互动内容”等问题。这种现象被称为“残疾机器人”
北京市反劫持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陆军反劫持作战与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邢春红教授,国家预防和处理爆炸性恐怖袭击专家咨询小组组长、国防科技武警反恐怖特种作战技术专家组组长、武警特警学院教授在论坛上表示,“目前无人装备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他指出,在主观因素的影响下,虽然相关技术日新月异,但设备性能却停滞不前。在应用层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习惯的设备已经适应,药物也不合适。因为价格昂贵,人们不敢使用
与此同时,中国低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孙永生从另一个角度强调,无人机作为一种空中机器人,其广泛应用将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一系列安全问题,并将冲击公安机关的传统“制高点”。因此,无人机警务应用必将带来警务方式的变革。他指出,合理、严密、科学的控制非常重要,同时,警察部队应全面配备并采用智能无人机设备
陈晓东总结了当前公安安防智能设备的五大痛点:
企业多,优质产品少。我国警用机器人在爆炸物发射、侦察、攻击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还有一定差距。可生产的高质量和高性能产品不多
产品多,批次少。目前,中国有近100家企业从事警用机器人的生产。但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产品市场占有率不高。100多个机器人的年销售额很少,1000多个机器人甚至更少。近年来,中国大、中、小型排爆机器人的总销量只有数千台
核心部件为中空,警用机器人的核心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生产成本高
自筹资金较多,其他资金使用较少。警用机器人是一个资本密集型行业。从研发投入到市场认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目前,由于该行业是一个小型新兴行业,政府支持和市场资金不足
合作不够紧密,服务不到位。企业和科研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但彼此缺乏深入了解和密切合作,注重销售渠道,忽视售后服务
爆炸物处理机器人的应用非常重要
“由于先进的爆炸物处理机器人的帮助,爆炸物处理小组成员的危险性降低了,警察家属也更轻松了。”北京市公安局反恐特警总队排爆大队副队长孙建东在谈到排爆机器人的应用时非常激动。他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恐怖分子制造的爆炸装置也趋于多样化、技术化和智能化。这无疑是对拆弹警察的严峻考验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排爆机器人拥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广阔的市场,成为排爆作业的主力军。他们不仅在警察部队配备了爆炸物处理人员,而且还配备了大量军事装备,并已在实战中使用。孙建东透露,目前,北京警方在使用排爆机器人方面一直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
毫无疑问智能安防,排爆机器人的应用非常重要。孙建东认为,只有充分发挥高性能、智能化排爆机器人在爆炸现场的重要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排爆人员的人身安全。谈到未来排爆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路径,他认为,新型排爆机器人应该是跨平台、多功能、模块化的,应该融合AI技术和视觉识别技术,构建人机一体化的智能控制平台,开创爆炸现场处置的新模式。创新发展理念,探索“无人化处置”新课题
中国消防机器人发展势头喜人
与爆炸物处理机器人相比,我国消防机器人的发展势头可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和放射性物质的泄漏,以及燃烧和爆炸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