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网市场分析】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商业化和实用化,镜头、高速相机、光源、图像软件、图像采集、视觉处理器等相关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完美的。机器视觉技术正处于信息时代。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升温,机器视觉产业有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场规模将迅速扩大。
人类通过眼睛观察和理解世界。一般来说,机器视觉就是机器上的“眼睛”。它是机器感知世界的视觉器官。机器视觉可以感知世界并与外部世界交互,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因此,机器视觉被称为未来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
机器视觉通过计算机或图像处理及相关设备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使机器获得相关的视觉信息并加以理解,最终应用于实际检测和控制领域。是未来万物互联和智能制造能否真正实现的关键,涉及人工智能、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诸多领域,是跨学科创新的综合领域。
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80.8亿美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5亿美元。其中,2015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为61.2亿美元,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2亿元,同比增长28.57%。可以说,机器视觉市场迎来了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经常有人问,智能化和自动化有什么区别?答案是感知能力,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与人类一样,机器人的视觉系统现在正在成为它们接收大量信息的“器官”。
新一代技术让机器人拥有了一双“3D眼睛”。采用全新激光(蓝光)投影扫描成像技术,其29兆像素摄像头可在一秒内连续拍摄30张照片,构建三维模型。并为每个部分创建坐标。通过坐标定位,可以在杂乱无章的零件中分辨出哪个产品在上面,哪个在下面,甚至可以根据需要抓取不规则零件的任何部分。例如,如果你拿扳手,拿中间而不是两端。
此外,机器人的眼睛不仅可以创建3D模型,还具有射频感应或扫码技术。采用扫码技术,AGV小车(自动导引运输车)每次到达车站时,通过扫码获取信息指令并完成相关操作。
目前机器视觉光源,机器视觉产业包括上游元器件级市场、中游系统集成/机器设备市场和下游应用市场。虽然行业刚刚起步,但竞争异常激烈。互联网和半导体巨头纷纷布局,显示智能图像处理将是下一个舞台。
我国机器视觉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继美日之后的第三大机器视觉市场。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大陆市场,机器视觉厂商推出产品的速度越来越快,产品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这必然对竞争对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单纯地模仿和复制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已经行不通了。特性是厂商需要考虑和挖掘的重点。
如果我们在机器视觉领域落后了,以后会受制于国外,只能沦为国外机器视觉的上层二级应用开发商和产品代理,成本高,而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我们也完成不了,更谈不上。智能制造。然而,随着机器视觉成本逐渐降低,解决方案更多机器视觉光源,硬件更强大,算法更智能,物联网连接所有设备,机器视觉将成为数据采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