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通报会上,有关负责人进一步介绍了促进绿色家电消费的有关情况。据悉,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提出的《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已获国务院批准,将于近期发布。
新一轮“家电下乡”即将在全国铺开。
根据通报内容,通过产业升级优化供给智能家电,大力推进绿色家电认证;推进5G和千兆光网络建设;进一步引导目标责任企业按照既定目标完成年度家电回收量。支持家电回收 在网点建设绿色分拣中心,加强地方推广引导,都将是此次举措的重点。
受此影响,A股家电板块22日尾盘上涨,白色家电板块收涨1.18%。其中,长虹美菱、春兰股份、天音机电、海信家电、澳柯玛等尾盘拉升明显。
利好政策“靴子”即将落地
今年3月以来,家电消费面临较大压力,尤其是4、5月,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鼓励“绿色智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成为家电行业的新发展,也是政府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趋势并加强消费以推动经济增长。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消费相关工作的重点中,将鼓励地方政府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同时,两会进一步拓宽家电回收渠道,优化回收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实际制定家电更新换代政策等,得到了好评。国家发改委批复。
随后,北京、深圳、上海、宁夏、海南等省市借助5个一、618等推广节点相继出台优惠补贴政策。
其中,4月至9月底,北京联合京东、苏宁、国美等10家企业发放绿色节能券和以旧换新补贴;而深圳则在 5 月至 8 月期间购买了符合条件的电视和空调。 、冰箱、洗衣机、厨房电器、小家电等家用电器按销售价格的15%给予补贴,每人累计最高补贴2000元。 7月,江苏省提出绿色节能家电补贴2亿元,并直接给予线下门店10%的价格优惠。
据民生证券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近30个省市相继出台刺激家电消费的政策,为消费者购买家电提供补贴或优惠。
京东数据显示,618预售首周,京东家电预售金额同比增长200%。其中,以旧换新订单同比增长5倍以上,新产品预售订单同比增长3倍以上。整个618期间,京东新品和中高端家电的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5倍,成套购买的家电成交额是同期的2倍去年,家电平均单价同比上涨30%。
6月17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到引导绿色产品消费。 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多措并举扩大消费,确定支持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措施。
上半年,国内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6%,其中直播增长58.2%。通过电商和线下门店的结合,各地都探索出了一定的推广经验。预计随着《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出台,优秀经验将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推广。
上游成本下降,家电企业积极布局
民生证券研报分析显示,家电板块2022年Q1营收和利润增速的增长趋势存在一定偏差,板块价格传导效应和降本增效效应被显示。在近期的Q2业绩预告中,家电各细分板块的业绩较Q1有所提升。
同时,考虑到2季度家电上游原材料行业金属价格涨幅有限,塑料、板材、镀锌板价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 2022年以来,铜、铝、冷轧卷和塑料的价格指数累计下跌超过15%。预计随着成本压力的减轻,未来家电企业的盈利表现将有所改善。
信达证券表示,今年入夏以来,多地高温预警频发,多地绿色消费补贴政策叠加。我们预计将有效拉动高效空调、冰箱等产品的销售。相关部门对家电回收模式的细化,也将有利于耐用品家电存量市场的二次增长。
虽然从“绿色家电”的定义来看,行业还没有明确相关的认证标准,但其健康、节能、环保已成为行业共识。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智能家电市场规模将达到6510亿元。
从企业角度看,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此前曾提出规范废旧家电交易的建议,严禁使用过期废旧家电。从进入二手市场和农村市场;有效实现节能降耗。
美的集团发起绿色回收运动。海尔智能家居回收网络已整合3.2万家线下门店和10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覆盖全国2800多个县市。
在《关于做好2022年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的通知》中,海尔、格力、TCL、长虹、美的2022年回收目标分别为600万台、512万台和分别为441万台。台湾,85万和40万台智能家电,涉及家用电器包括电视、冰箱、空调和洗衣机。
格兰仕瞄准消费升级领域,表示将满足用户对“健康舒适的家”的需求,将根据用户的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品质生活解决方案,应对智慧生活场景.
在把握产业升级、挖掘消费热点、增强供需适应性等方面,除了发展智能家电、提高市场渗透率,产业基金也成为新的选择。
7月12日,长虹美菱宣布以自筹资金总额2亿元参与设立投资基金,致力于投资智能家居等行业的优质项目,智能制造、新能源、半导体、新创。 总规模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