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消防行业智库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何应用和实施智慧消防建设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期消防行业智库整理了浙江、北京、新疆、江苏的智慧消防建设案例,供业内同仁参考。
1、浙江:杭州消防救援支队搭建“数据消防”智能防控平台,搭建消防网络
以新形势下消防安全管控需要,面对消防“自动化”、执法“标准化”、消防指挥“智能”、队伍管理“精细化”的消防安全需求浙江省杭州市抓住机遇,多措并举推进“智慧消防”建设,构建了信息化与消防业务相结合的社会消防综合防控体系,构建了智慧防控“数据消防”平台,实现“传统消防”向“智慧消防”的转变。
一是结合重大安全,优化升级支队“数据火控”智能防控平台。
围绕动态数据展示、重大安全应用、事件决策辅助等,优化升级“数据消防”智能管控平台,综合运用消防物联网、智能AI、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亚运会应用场景开发重大安全保障。截至2021年,已试点参加“杭州建党100周年庆典、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白马湖动漫节”等重大安保活动。试运行期间,通过各大安防移动终端开展社会巡查300余次,单位独立消防巡查70余次,发现火灾隐患60余处,执行工单30余条,场馆及周边单位收到智能传感设备预警700余条。第二次评价。
二是围绕物联网建设加强科技智能化管控体系。
运用远程监控、智能用电、烟雾探测等新技术、智能化手段,建立区、镇、街道级防控体系。例如智慧消防,上城区的智慧消防平台实现了区级指挥中心与社区消防站之间的火灾报警指挥调度、烟雾报警预警处置联动、应急预案共享等功能;和微型消防局调度。同时,为编织防护网,加强城镇街道管控,上城区尖桥街道启动“尖燕”消防安全预警工程,解决了空巢的消防安全问题。独居老人;改变以双向循环和火灾报警处置信息直通微站为核心的“双循环一路”消防系统;萧山区宁卫街道统筹建设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和社区综合信息工作站,建成街道、村庄、社区、楼宇和居民五级联通、联动、管理。目前,全市已建成区级平台12个,街道级平台40个。统筹建设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和社区综合信息工作站,建设街道、村、社区、楼、住户五级联通、联动、管理。目前,全市已建成区级平台12个,街道级平台40个。统筹建设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和社区综合信息工作站,建设街道、村、社区、楼、住户五级联通、联动、管理。目前,全市已建成区级平台12个,街道级平台40个。
三是依托“四个平台”,深化社区(网格)消防系统一体化。
依托“四个平台”数据,增加消防模块,打通一体化,实现防控管理闭环。例如,萧山丽晶国际智能楼宇系统将“四大平台”数据与丽晶国际楼宇数据打通,并专门为智能楼宇增加了响应民呼的模块,并通过“四大平台”上报物业电网人员上报。,汇聚物业管理中心平台,从原来的区、镇、村三层驾驶舱,现在延伸到楼宇,打通到小区和楼宇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真正的物业闭环建筑活动;关山,长河街,滨江区社区启动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整合“消防巡查”、“敲门”、“可视化微站调度”、“电瓶车进电梯挡车”等五个场景”和“生活频道监管”,融入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实现消防与四大平台的有机融合。【来源:杭州市市政局】实现火控与四平台有机结合。【来源:杭州市市政局】实现火控与四平台有机结合。【来源:杭州市市政局】
2、北京:智慧消防助力潭柘寺消防安全管理
项目描述:
潭柘寺位于潭柘山脚下,距市中心30余公里。寺院朝南,背靠宝珠峰。潭柘寺占地面积2.5公顷,寺外11.2公顷。加上潭柘寺管辖的周边森林和山野,总面积121多公顷。
项目背景:
我国大部分古建筑以纯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古建筑的防火等级普遍较低。环境和结构的差异增加了防火的难度。虽然有些地方安装了传统的火灾报警设施,但无法实现对异常情况的实时监督和及时通报,火灾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对此,青鸟消防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新型智慧消防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寺庙实时监控学校消防安防设备运行情况,及时报警通知火灾和异常情况,以实现火灾事故。早发现、早报警、早处置,全面提升寺庙消防安全管理能力。
隐藏的问题:
缺乏防火、灭火设施:寺内部分建筑因无法施工布线,未配备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管理人员缺乏防火意识和基本灭火技能,无法有效开展防火。
电气、消防设备不规范:庙内电气线路铺设较晚,铺设不规范。大多铺设在可燃材料上,未采取穿管等措施。同时,游客使用熏香、蜡烛、常燃灯等也增加了火灾隐患。
位置偏远,消防队无法快速到达:寺庙远离市区,建在高大的森林中,环境幽静。火灾发生后,消防车无法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及时赶到现场。
游客人数的增加带来了外部火源:寺庙被指定为旅游景点,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游客带来的火灾隐患较多智慧消防,如烟头、香火、明火、车辆占用走火通道等。
解决方案:
(1)利用无线专网火灾报警系统,对无法施工、无法布线的区域进行火灾智能监控。
由于项目本地化部署的需要,无线专网火灾报警系统用于在无法施工和布线的区域安装无线烟雾探测器、无线手动报警按钮和无线声光报警器。当烟雾探测器检测到火灾隐患时,会发出报警信号,同时可联动声光报警,立即通知现场人员,报警信息可上传至云平台通过网络。火灾报警信息通过平台发送至电脑端和平台端,通过电话、短信、手机APP等多种方式通知古楼相关负责人。
(2)传统有线系统与无线系统相结合,实现消防系统的整体联动。
寺庙内有一套有线火灾报警控制器,部分联动设备需要相应区域的无线报警设备作为联动的触发条件,如公共区域声光报警、应急照明等。该方案可以有效解决无线报警系统和有线报警系统的一体化,实现无线报警和有线联动的需求。
(3)安全与消防一体化,打破信息孤岛,提高火灾隐患处置效率。
对于古建筑来说,部署两种不同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更专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成本,而且在系统运维管理上也增加了不少负担。消防与安防应用的有效融合,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快速提升事件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客户价值:
消防安全防范能力提升:基于智能物联网的古建筑消防系统,可全面监控寺院消防安全情况,消防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掌握消防设备动态信息.
充分发挥系统“1+1>2”的应用价值:有目的、有步骤打通消防安全信息孤岛,火灾发生时可进行远程可视报警确认。
加强政府和消防部门监管:针对寺庙的具体火灾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火措施,实现消防设备实时在线监控,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一天 24 小时,无需在现场。【来源:青鸟火】
3、“30秒接警”,央视智慧消防技术
新疆哈密市大石商业街一家便利店内,店主的手机拨通了紧急警报。该应用程序显示二楼有火灾和烟雾。车主立即通过手机核实并报警。30秒后,商店已经聚集。周边商铺、村(居)委会、便民派出所、消防救援站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完成救援。
这场紧张有序的灭火过程,其实是“2021新疆哈密市119灭火启动仪式暨智慧消防施工现场会”上的一个消防模拟场景。救援支队会同周边商铺、村(居)委会、便民派出所,准确快速完成“火场”灭火演练,实现“30秒”响应警情。这一幕利用互联网“黑科技”扑灭大火的场景让在场嘉宾惊叹不已,央视“新闻直播”栏目也进行了报道。
在“新疆哈密市119消防启动仪式暨智慧消防施工现场会”上,哈密市消防救援支队搭建的模拟火灾现场位于大吉石商业街。这一带沿街有许多小商店、餐馆和旅馆,其中大部分是夫妻店。, 店员很少。一旦发生火灾,将存在发现晚、处理晚、报警晚等严重的安全隐患。
通过辅助智能消防平台系统的建设和开发,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火灾预警等短板,建立起预警、报警、处置等工作流程的离散式智能感烟探测器,从而实现实现店内安装的智能感。第一时间感知烟雾,检测火灾烟雾,触发声光报警,将火灾报警信息传输至消防救援支队“智慧消防平台”指挥终端。在有效时间内核实火灾情况,有效实现火灾的早发现早处置。
如商户不在现场或在现场但因特殊原因无法实时核实火灾情况,系统后台将在30秒内自动触发火灾预警联动机制,并将火灾信息推送至各辖区的村(屋)按照属地原则。委员会、社区工作站、周边商铺、便民派出所等相关人员将协助核查。一旦确认火灾属实,将调动上述人员配合消防救援站完成二级联动处理,从根本上降低小店发生火灾的风险。不及时的情报报告造成财产和人员伤亡的概率,没有人在家,
与传统的消防机制相比,该智能消防平台系统的优势在于其准确性和速度。通过中国电信的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科技,打通系统间的信息孤岛,提升感知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指挥情报。消防设备数据接入平台,实现环境感知、行为管理、过程控制、智能判断、科学指挥等目标。通过更早的检测和更快的处理,可以将火灾的风险和影响降到最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消防。
目前,哈密区已有500多家商户安装了1000多台独立智能烟雾探测器,并注册使用“智能烟雾平台”手机软件。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哈密市各单位提供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和具有行业特色的各类产品,用信息化“黑科技”助力消防安全。【来源:澎湃的政务】
4、江苏:昆山陆家打造智慧消防“新神经”,安装智能烟雾报警器3436台
为继续减少外(团)租房火灾,全面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近日,江苏昆山市陆家镇“331”机制办开展了外(团)租智能烟房屋、农村自建房、车库等感应报警装置。
陆家镇通过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打造智慧消防“新神经”。智能烟雾报警器可谓火灾防控的“千里眼”。它可以第一时间检测到室内烟雾浓度的变化,然后发出尖锐、迅速、高分贝的报警声,并在在线智能云平台上显示具体的火灾报警。能有效提高火灾快速报警、实时监控和准确定位的能力,将火灾事故隐患降到最低。截至目前,陆家镇已安装智能烟雾报警器3436台。
此外,陆家镇“331”机制办工作人员和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对报警器进行了三年维护,并通过离线检查和在线验证进行功能测试,确保正常安全运行。系统的。
陆家镇在不断提高智能感烟探测器覆盖率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后期管理模式,将智能感烟探测器与城镇综合指挥中心、城镇卫星消防对接,形成了“一个中心、卫星联动”的新模式。车站。,擦亮“早早毁小”的应急救援服务品牌。【来源: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