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个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400万平方米,项目总量和总建筑面积均居全省第一
南昌全媒体中心讯(郭英琪 记者张代言)发展绿色建筑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昌市致力于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提升建筑生活品质。建筑正在变得“更环保”。目前,南昌市已获得绿色建筑标志项目500个,总建筑面积约6400万平方米。项目总数和总建筑面积居全省第一,探索出适合南昌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模式。
绿色建筑让生活低碳、美好
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的“绿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绿化,而是代表一种建筑理念,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建造。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建筑。根据国家标准,绿色建筑分为基本、一星、二星、三星级。星级越高,施工标准越高,节能舒适效果越好。
究竟什么是绿色建筑?什么是“特殊功能”?日前,记者走进南昌两个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探寻城市建筑的“绿色元素”。
走进中森红谷一品小区,一座座普通的住宅楼,采用地源热泵系统、舒适恒温系统、洁净富氧新风系统、空气恒湿系统。 ,已获得多项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志证书,居民常年享受室内恒温的舒适惬意。 “即使外面是零,没有空调,家里还是一年四季如春,不用担心‘空调病’,关键是省电费。”黄春华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总经理朱忠平告诉记者,绿色建筑将成为产品升级的发展趋势。虽然前期投资成本有所增加,但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来看,绿色建筑技术的节能环保极大地保障了室内生活。环境健康舒适,长期效益显着。
今年元旦投入使用的装配式建筑——红谷滩区航信大厦,采用导光照明系统、直饮水系统、雨水回收系统、水环多联空调、天台等技术光伏发电,不仅节能环保,还降低了办公楼的运营成本。 “水环多联空调制冷制热速度快,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设定温度,比传统空调省电20%~30%。车库提供照明,白天基本实现无电照明光导照明系统,大大节约用电,雨水回收系统实现雨水二次利用,最大集水量100吨,可用于冲厕、园林灌溉、道路保洁等,既可以防止水污染,也可以降低用水成本。”运营部总经理张志久说。
地源热泵供暖、雨水循环利用、空气自动过滤、屋顶光伏发电……舒适宜居、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正在改变南昌人的生活。
完善机制,提升建筑品质
作为全省建筑业发展的龙头,南昌市自2014年以来,把发展绿色建筑作为落实中央节能减排部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机制和强化措施,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南昌市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印发了《南昌市绿色建筑发展中长期规划》、《南昌市绿色建筑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南昌市实施细则》相关配套规范性文件确立了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实施范围,逐步将绿色建筑工作目标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等各级目标评价体系。 ,大气污染防治,高质量发展。绿色建筑发展,多部门联合考核,积极实践,为绿色建筑发展保驾护航。
2018年,南昌在全省率先实施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制度,有效提高了设计审查工作的责任感,进一步强化了主体责任意识,特别是在强制性规定绿色建筑设计,新技术新材料的选用,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严把设计评审关,推进图纸评审的规范化和规范化光导照明系统,从工作制度上确保设计图纸的全面落实。
为鼓励建设更先进的绿色建筑,南昌市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出台了《南昌市节能专项资金(发展改革)管理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建筑给予资金支持。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奖。 “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二星级建筑一次性奖励20万元,三星级建筑一次性奖励40万元。目前共计6.9 31 栋二、三星级绿色建筑获批万元。南昌市城乡建设局建筑节能科科长何国军介绍。
由于政策的推动,南昌曼听春、南昌博泰生命树、中国节能总部基地、用友产业园、南昌绿地国际博览城、航信大厦、江西文化中心、中森一品、优质建筑应运而生,实现绿色建筑的品质与品质。目前,南昌市拥有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10个,二星级绿色建筑58个。
新建民用建筑全面落实“绿色标签”
记者了解到,2017年,红谷滩区和高新区中心城区新建建筑率先全面实施绿色建筑标准。 2018年,城市工作目标完成,县域绿色发展局面全面打开。目前,南昌市已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500个,占全省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84%。近三年,绿色建筑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项目总数和建筑面积均居全省首位。 ,已成为全省绿色建筑发展的标杆。
绿色建筑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20年4月1日起,南昌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民用建筑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层标准,这意味着南昌进入了综合性绿色建筑时代。 “绿色建筑基层的主要目的是对建筑、水、供暖、用电等进行专业化、精细化设计。未来,我们城市将有越来越多的建筑‘绿色’,让我们的城市更宜居。何国军告诉记者。
“绿色建筑是现代建筑文明的集中体现,是建筑施工过程整体质量的全面提升。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是未来新型工业化建设方式。”南昌航空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院长谢洪阳表示,装配式建筑是建筑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建筑业,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建筑污染,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是推进建筑业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进入“十四五”发展新征程,作为省会城市,南昌的绿色建筑该如何布局?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和工作机制,推动城市规划区新建民用建筑绿色建筑施工标准全面实施。到2022年,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以上,到2025年,城市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优质绿色建筑比例稳步提升,更具竞争力打造南昌建设品牌,彰显省会在绿色发展实践中的担当。”何国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