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智能安防,如何赋能开放大学安防体系

时间:2022-12-12

本文转载自《安全知识网》,作者苏世伟、张涛、刘超华。原标题为《开放大学安全体系现状及智能安全建设的几点思考》。亿欧智慧城市对文章进行了重新编辑,供读者参考。

湖南大学(简称“湖南大学”)在全国开放大学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湖州大学的校园没有围墙,完全开放。由于校园面积大、管理多、人员复杂密集,校园及周边治安形势极为复杂,校园治安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管控日益社会化的大学校园,如何通过技防手段减少和预防各类校园安全事故,已成为高校安保工作的重要任务。

高校保障体系建设现状

一是保障体系建设成为立体防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综合安防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车辆出入、升降柱、人员出入、门禁、消防、周界报警等子系统。多系统协同,可实现对校园人员、车辆、事故等的有效管控,为高校技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是安全系统的综合性问题,成为使用过程中的硬伤。随着子系统建设越来越多,各子系统独立运行和控制,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问题逐渐显现。

1)缺乏公认的综合管理平台

目前综合管理平台主要有两类。一种是在视频监控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的安防综合管理平台。其综合管理平台可接入本品牌产品,实现一定程度的智能化管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对其他品牌产品的访问和控制,但很难实现智能化。

第二类是由第三方软件平台提供商提供的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接入主流厂商的信号,实现对某些应用的联合控制,但在充分发挥产品的个性化功能和智能化方面,与各方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一般来说,单打独斗的英雄很多,很难找到一个综合性的领袖平台。

2)联动性不理想,需发展联控

目前湖南高校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主要有海康威视、大华、宇视;道闸系统主要有深圳捷顺、杭州立方、科拓;火灾报警系统主要有深圳湾、上海松江、北京利达华信、耐特(秦皇岛富通)等,其他子系统品牌较为多元。

但由于这些系统的品牌不统一,底层协议和端口标准很难统一。集成多依赖于SDK开发包,无法做深度联网集成。

3)易操作性有待提高

商铺系统安防_安防系统_物联网安防是什么样的系统

在高校安防系统建设初期,广大用户都怀揣着构建“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高度集成化”的综合安防管理系统的梦想,也切实体验到了高论证验收一体化、高效化、智能化。但是交给值班人员的系统使用率并不高。原因是集成管理系统的简单性和易用性不好。

根据行业和高校的期望,安防系统以视频监控系统平台为核心,运用高清、智能、物联网等核心技术,融合校园异构安防业务子系统,形成一套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监控。可追溯的安全系统。

对校园内人员、车辆、事件进行统一管理,杜绝各类案件的发生,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安防系统,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虽然大家都在朝着这个预期努力,但是综合以上现状分析,实际情况和预期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理想的智能安防系统

按照“高清化、网络化、智能化、高度集成”的安全综合管理体系理念,以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应用为支撑。在全面信息感知和泛在网络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校园内外资源,实现人、物、校园功能系统的无缝连接、协同联动的智能化自我感知、自适应、自我优化.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智能识别校园内各群体的学习、工作情况和个体特征,将学校的物理空间和数字空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高度智能化、综合化、开放式的校园环境。系统建成后应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高度集成的综合管理平台

通过管理平台,实现全网安防资源统一管理,将视频监控、人脸识别、车辆管理、门禁管理、报警管理、消防报警、访客预约管理等系统统一管理方式,可实现远程参数配置和远程控制;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全网统一的用户和权限管理,满足系统内多用户的监控和管理需求,真正成为掌控全校安全信息的指挥中心。

2)高智能技防应用系统

包括系统前后端的深度学习能力,系统的自检能力,及时发现前端系统的故障并及时报警,甚至自动修复“自愈”能力。

3)建立快速部署和及时维护的体系

采用高度集成化、模块化的设计设备,提高了系统部署效率,缩短了系统调试周期。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前端系统的故障并及时报警,快速响应。

4)构建高度集成的系统,充分利用旧的

安防系统_商铺系统安防_物联网安防是什么样的系统

新系统可与原有系统高度集成、无缝对接,可充分利用原有监控资源,避免前期投资的浪费。

关于高校智能安防体系建设的思考

高度集成的平台应基于开放的生态系统

校园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应该是一套“集成”和“智能”的平台。通过接入视频监控、一卡通、停车场、报警检测系统等设备,获取业务系统数据,实现安防信息整合集成。连锁。在单一厂商、单一品牌的前提下,基于“统一软件技术架构”的理念设计,采用业务组件技术,满足平台业务的弹性扩展。

理论上最适合搭建一个适合全行业通用综合安全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将各个系统的资源进行整合和集中,实现统一部署、统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类似于手机,要么厂商市场占有率像苹果那么强,开发封闭的IOS系统,人人都可以访问;或者有一个开放的安卓系统,大家发展共生。

安防综合管理平台业务组件主要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管理、停车场、入侵报警、行车监控、考勤管理、食堂消费管理、电梯控制、可视对讲、访客管理、巡更、人脸识别监控、地图上的监控、电视墙、网络管理、安全区域管理、安全用户管理、安全基础数据等。目前市场份额还没有绝对垄断的公司安防系统,很难有封闭的IOS。

这就决定了一个真正开放的平台架构,需要设备厂商、基础软件厂商、算法厂商、数据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等提供产品,包括计算和存储资源池、算法仓库等基础设施、物联网数据等数据资源作为资源池和大数据资源池,需要开放智能分析服务、大数据分析服务等平台服务、物理应用平台、综合应用平台。

大数据应用迫在眉睫,却无从下手

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无法通过常规软件工具获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它是海量的、高增长率的,需要新的处理模型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和发现力以及流程优化能力。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2019贵阳大数据博览会提出要推动大数据的商业、民用和政用。作为高校保障系统,在建设之初就需要考虑推广大数据的应用。借用贵阳数博会的主题,建议高校大数据建设应着重抓好两个方面。

一是政用,聚焦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体系以安全防控为基础。以交通为例,涉及图像识别、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车牌识别、运动检测、视频摘要、视频集中等视频分析技术。要求熟悉各项业务,结合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完成各项业务数据的综合分析,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增强精细化管理能力。

二是民用,侧重于服务师生的智能化。仅将海量安全数据用于安全防控是一种浪费。服务师生、促民生是大势所趋。以交通为例,通过安防大数据平台,结合手机APP应用,可为师生提供教室、图书馆目的地天气情况、车位可用性、大型活动现场情况、路线拥堵、路线优化等信息。等,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提高师生满意度。

结语:校园安全无小事,校园承载着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希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将极大推动“智慧平安校园”体系建设。

通过构建智能安防系统,将各类系统集成数据集中形成安防大数据,从中发现威胁,消除隐患,遏制重大事故,减轻安保人员的工作压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安全、更高效的学习环境。工作环境。

浙江日报杭州11月30日电(记者唐君尧张帆通讯员王虎飞)30日,浙江数字新基建迎来新成员。耗时两年多建成的浙江省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式开通服务,开始为电子商务、金融、物流、云计算、大数据及各类互联网增值服务提供基础设施平台,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未来社区、智慧环保等项目提供服务,提供基础算力保障。

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位于杭州北部的杭钢半山基地。由浙江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杭钢集团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建设,总投资158亿元。2020年7月开工建设,新基建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化系统,该数据中心采用阿里巴巴最新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标准体系,配备高可靠的供配电系统、低碳高效的制冷系统、智能化的多样化的控制系统。计划建设10个数据中心。该中心拥有10,800个服务器机柜,可运行200,000台服务器。在2022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该项目被评为“历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大会优秀合作项目”。

数据中心的建设在北区和南区分阶段进行。目前,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北区已投入运营。据介绍,整个北区可运行10万台服务器,目前还在逐步部署中。

2015年,杭钢关停杭钢基地400万吨产能,开始布局数字化科技产业。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浙江数字科技产业的重要拼图。杭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黎明介绍,未来,浙江云计算数据中心将努力建设国家级超大型数据中心、国家级超级计算中心、省级数字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基地智能化系统,努力为服务“数字浙江”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