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端光学设备和机器视觉光源制造商科视光学完成近4亿元的C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中芯国际、民生股权投资基金、鸿泰基金共同领投。 投资及其他后续投资。 云秀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科视 成立于2011年6月,创始人王华博士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光机电研究所。 主要从事微纳米级超精密定位平台系统研究。 导师为精密装备领域专家张宪民教授。
成立之初,科视 专注于机器视觉光源和光源控制系统。 产品主要应用于各领域高端智能装备的视觉定位、测量和外观检测。 在机器视觉领域,已服务海康威视、大恒科技、大族激光、立领智能、迈微微、瑞声声学、利元亨、博众精密、楚天科技等1500多家企业。 国内机器视觉光源及控制系统的领导者之一。
2015年起,科视光学研发团队将光源技术应用于PCB领域,研发出国内领先的近紫外LED曝光机,走上了高端曝光设备国产替代之路。 2018年,科视光学研发出国内第一台双面双框阻焊半自动LED曝光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阻焊工艺只能单面曝光的技术难题。 2019年,科视光学研发出产能4.5PNL/分钟的大容量近紫外自动阻焊曝光机,成为国内能够解决阻焊曝光技术难题的核心设备供应商。
目前,传统的绿油阻焊膜曝光机仍是国内大部分PCB企业的主要生产设备; 然而,由于传统绿油阻焊膜曝光机的工艺能力缺陷,该类机器难以生产出高精度的产品,各种曝光缺陷导致的产品报废将进一步增加制造成本. 因此,PCB企业迫切需要阻焊DI数字光刻机来替代传统的胶片曝光机,以提高精度和良率。 虽然采用激光光源的LDI数字光刻机已经在内外层曝光工艺中大量使用; 但在阻焊工艺中,由于阻焊油墨的多样性和工艺的复杂性,阻焊DI数字光刻机在效率、成本、油墨等方面具有优势。 在通用性方面,仍不能满足国内众多PCB企业的性价比需求,急需解决光刻系统的成本、效率和质量等问题。
科视 致力于推动DI光刻机的行业普及,以解决当前痛点。 早在2019年,公司就成立了阻焊DI数字光刻机研发团队。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攻克了光刻光源在能量、精度、多波长匹配、光源寿命、成本和效率等方面的技术难题。 . 2022年初推出效率更高的第二代阻焊DI数字光刻机机型,产能达到并超过绿膜曝光机,积极推动行业普及.
科视光学全自动阻焊DI数字光刻机
在未来发展方面,科视光学创始人王华博士表示,“我们将继续开发底层光刻技术,并将其应用扩展到其他高潜力的子行业。” 2021年初,我们将专注于半导体和光伏电池机器视觉光源,我们对雕刻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样机开发机器视觉光源,具备量产能力; 同时,配套精密散热元器件的上游半导体封装、芯片封装基地等也已小批量投产。” 未来,光伏和半导体的扩张有望成为佳士得光学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据悉,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阻焊DI数字光刻机、半导体DI数字光刻机、光伏电池光刻系统的规模化生产、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
每经记者 赵阳歌
针对节能照明的发展趋势,停牌一天的阳光照明(前收盘价21.2元)7日提出非公开股票预案。根据公告,阳光照明拟向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800万股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19.24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投资9.18亿元,实施微汞环保节能灯产业化项目。及LED节能照明产品项目。公司控股股东世纪阳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不参与本次认购。
资料显示,拟在杭州湾上虞产业园实施的微汞环保节能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4.8亿元,建设工期18个月。积极进行产业布局。
项目拟生产的1.5亿只微汞环保节能灯与普通节能灯相比,使用汞量不超过128公斤,直接减少汞用量600公斤,其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远高于欧洲标准要求,制造成本低,在全球节能灯市场(尤其是注重环保节能的欧美市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5亿只微汞环保节能灯的生产能力。
LED节能照明产品项目由阳光照明全资子公司厦门阳光在厦门海沧新阳工业区实施。项目总投资4.19亿元,项目总工期36个月。中后期在建投产,即2013年1月起部分投产。
阳光照明在规划中表示,本项目LED节能照明产品将利用现有强大的市场渠道和照明产品开发设计经验,形成独立的产品设计能力和独特的LED照明产品原材料加工能力。产品设计与生产的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了LED照明产品的经济性和适用性,有效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按照规划,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0万只LED照明光源和500万套LED照明灯具的生产能力。达产后,预计可增加销售收入1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
阳光照明表示,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及子公司厦门阳光的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有利于扩大低汞环保节能灯和LED照明产品的生产规模和推广,并成为“阳光”品牌拓展国内市场,为“阳光”品牌走向全球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
如需转载节能照明,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节能照明,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