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说说智能家居中的那些语音通话设备

时间:2023-01-07

(原标题:OK,说说智能家居中的那些语音对话设备)

Echo 出人意料的成功之后,大家纷纷效仿,就连大厂也在前几天发布了自己的 Home,其实就是 Echo 的翻版。 其实这两款产品最大的特点并不是语音对话,而是更自然的交互,即远场语音识别

语音对话始于苹果的 Siri,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乔布斯还活着。 现在它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 个人觉得国外做的比较好,苹果也是后起之秀; 国内的讯飞类似于百度,腾讯和阿里也在自己研发类似的技术,一些小公司也在做。 除了语音助手,智能电视遥控器也很受欢迎。 比如长按小米电视遥控器的Home键,然后说出你想看什么电视剧或者电影,系统就会帮你找。

但无论是手机上的语音助手,还是电视等设备的遥控器,用户对语音的接受度都不高,使用率只有百分之几。

我觉得第一个原因是体验不够好,尤其是在中国,对话体验很差,经常上一句跟不上下一句,做个demo还好,但是经常要骂你妈妈在日常使用。

二是要有另类的体验。 在手机上可以触摸,在电视上可以选择上、下、左、右。 屏幕上也有很好的视觉反馈,语音不是必须的。

那为什么同样的技术放在智能家居中,人们会觉得体验更好呢? 我想有两个原因:

一是智能家居用户基数小,主要是会折腾、语音接受度高、用户学习能力强的玩家。 即使是体验不好的用户也可以自己改正。

二是远场语音识别的体验已经具备,音箱等设备没有其他输入输出形式,只有语音,没有比较就没有相互伤害。

远场语音识别主要依靠硬件,灵敏度较好的麦克风阵列,可以定向识别语音语音智能家居,还有强大的噪声消除算法,在有环境噪声的情况下可以区分人声。 目前这类硬件的成本在100多元,而一个普通的麦克风只要几块钱,这也是为什么带有远场语音识别的设备价格更高的原因。 即使硬件再好,也需要优化体验,比如唤醒词,音节越多,反差越大越好。 准确率高,误识别率低。

在一则广告中,小米生态链中的上海创米公司做了一款名为小白的高端相机。 它在设计时还具有语音识别功能。 放了两个麦克风,用的是讯飞的语音识别算法,已经是国内最好的了。 实际测试时发现,升降体验只能做到一米以内。 最早的唤醒词是“小白”。 实际测试发现,误识别率非常高。 后来改成了“小白小白”,比较好听。 既然是相机,最后改成“小白看过来”,听到就会转头,还是很可爱的,有这款产品的可以试试。 研发团队正在开发二代,估计会包含远场语音识别,价格会高一两百元。

广告完了语音智能家居,说说我的一点看法。

这种语音对话设备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可能不会以音箱的形式出现。 关键是技术成熟,成本用户可以接受。 这样,你可以跟空调、灯说话,它们都会听你说话,就好像这些设备是有生命的一样。 而用户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设备会说话,那是语音聊天设备爆发的时期。

这种体验千百年来一直是用户向往的,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有体现。 比如在《白雪公主》中,里面的王后有一面魔镜,就是非常典型的语音识别装置。 唤醒词是“魔镜,魔镜告诉我”,可能是当时的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很多音节才能唤醒。 魔镜的背后是强大的搜索能力,比如“谁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现在有了这样的意思,再加上强大的深度学习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简直是小菜一碟。 除了搜索,还有其他服务集成。 比如百度也可以给你送外卖。

近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把握“十四五”期间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有效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要求打造共享智慧的新型数字生活。 这对智能家居行业意义重大。

2022年,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 华为、海尔智家、小米等跨领域巨头也纷纷聚集在行业赛道上,竞争日趋激烈。 那么,这三家公司在智能家居方面的布局有哪些异同呢? 智能家居行业的终极竞争是什么?

华为:系统和硬件搭建平台

我们先来看华为。 作为后起之秀,华为凭借“网红”的身份,一推出智能家居招牌就备受关注。

图片来自华为全屋智能官网

华为的做法是使用鸿蒙操作系统和一套PLC控制总线,然后整合家电品牌、小家电、灯饰、家居等厂商,让这些厂商通过统一的方式加入鸿蒙的全屋智能生态。标准。 华为的全屋智能仍然专注于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并没有下沉到家装、家居的层面。

消费者如果选择华为全屋智能,只能进行室内布线的铺设,相当于家装中的“电改”环节。 其他如家装、家电选购等服务需自行解决。

海尔智家:三翼鸟一站式解决方案

说到智能家居,很多人也会想到海尔智家,因为名字里就有“智能家居”,也是国内智能家居领域最早的玩家之一。

事实上,海尔智家早在2006年就携Uhome涉足智能家居领域,2015年公布智能家居战略,2020年发布全球首个场景品牌三翼鸟。用海尔智家总裁李华刚的话说:“海尔IoT生态品牌的核心是智能家居,而智能家居的核心是三翼鸟。”

图片来自海尔智家公众号

三翼鸟是集家电、家居、家装、家居生活为一体的一站式定制化智能家居平台。 用户在平台上提供一个想法,即可在三翼鸟体验店获得设计、装修、调试、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更有整体装修、局部装修等个性化套餐供用户选择.

简单来说,海尔智家的战略就是整合产业链各方,形成一站式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减少用户的奔波,大大节省拥有智能家居的成本,提高效率。

小米:AIoT+开放平台

小米之前主要做一些AIoT产品。 因为背后有庞大的硬件生态链,在产品品类、品牌和性价比上具有天然优势,在小智能产品领域广受欢迎:如智能插座、智能开关、智能窗帘、感应门窗等、智能门锁等。 如今,“小米全家桶”已经走进了很多中国家庭。

图片来自米家APP

基于行业对“全屋智能”的整体共识,2021年12月,小米发布了全屋智能战略、构建智能语音+AIoT平台生态、出台标准让产业链各方共同参与等。 . 大力追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三家公司的智能家居战略有相同点:都认同智能家居不是简单的智能家电或智能联网,而是一套完整的全屋解决方案。 不同的是,海尔智家专注于提供一站式智能家居服务,而华为、小米则专注于标准建设。

智能家居大赛“体验创新”

由于智能家居是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完全不可能依靠卖电器、卖手机的单一产品业务逻辑来为消费者提供服务。 笔者认为,智能家居最重要的是“体验创新”,即对整个智能家居服务消费流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和创新。

当然,智能家居的需求千差万别,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 一些消费者想要自己设计自己的智能家居,考虑到经济性,可以选择类似小米的AIoT产品,只需通过WIFI连接,即可实现对窗帘、灯具、门锁、插座等家居场景的智能控制。

如果是未装修的毛坯房,或者家中有一定空间,消费者又想不费力气获得智能生活,可以选择。 只要走进三翼鸟体验店,和设计师谈谈你对智能家居的想法,设计师就能快速给出建议和设计方案。 在三翼鸟体验店,建材、家装、智能家电等装修必备材料一应俱全,你还可以直观感受各个空间的场景体验。 消费者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建材、家装服务和设计方案。

消费者如果想做基本的PLC总线控制设计,可以选择华为全屋智能家居智能,然后可以在鸿蒙生态中选择各个品牌的小型智能家居产品。

笔者认为,无论消费者做出怎样的选择,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拥有美好的智能家居体验。 智能家居的购买、设计和安装过程越简单,就越有吸引力,因为过于复杂会降低消费体验,让消费者望而却步。

另外,从品牌定位来看,智能家居是一个全新的品类,新的品类必然有新的品牌。 例如,大众汽车为其新能源汽车打造了一个新品牌:ID。 因此家居智能,智能家居企业最好给自己起一个全新的名字,这样有利于消费者识别。

结语

智能家居的最终发展趋势一定是“体验创新”,而这条赛道必须以全流程服务创新的理念打造。

如果说智能家居分为技术标准、产品布局和生态打造三个阶段,那么华为和小米处于智能家居产品布局阶段,海尔智家的三翼鸟处于第三阶段:生态建设阶段,正在通过食联网、衣联网、水联网等为智能家居用户提供后续增值服务。

与手机、汽车行业一样,新品类的创造者必然会享受到行业红利。 苹果拿下了智能手机行业80%的利润,而一家特斯拉车厂占据了新能源汽车市场30%以上的份额。 因此,智能家居行业趋势的引领者,必然是这个6000亿市场的最大红利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