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环境监测系统是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可实现机房、变电站等多种场景的环境和电力在线监控。 是辅助运维的好方法。 那么动态环境监控232和485是什么? 它在监控系统中起什么作用? 过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动态环境监控232和485?
232和485,又称rs232和rs485动环监控,是串行数据通信的接口标准,用于数据传输,在机房监控系统中必不可少。
232是一种短距离通信协议动环监控,传输距离为15米,采用1对1的通信方式,全双工方式。
485是一种长距离通信协议,最远传输距离约为1219米,当然实际应用可以高达3000米。
这两种接口协议可以连接多种类型的动环境监控设备,如:动环境触摸屏、报警主机、ups、配电监控、温湿度监控、空调监控、电池监控、漏水监控等类型的传感器。
通过协议的传输和通信能力,将各类数据传输到监控主机进行详细处理。
2.动态环境监测的特点与作用232
1、用于连接各类传感设备和传输信号。
2、传输距离短。
3.传输速度比usb快。
4、有多种波特率可供选择。
3.动态环境监测的特点和作用 485
1、传输距离远。
2.支持多设备连接。
3、可联网实现多点集中监控。
4.传输速率可达10mb。
东环监控232和485有什么关系? 简单理解为接口,可以连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传递信息。 广泛应用于数据机房、智能变电站、通信基站等场景。 是构建监控系统必不可少的接口协议。
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又称火灾探测报警和火灾联动控制系统,是实现早期火灾探测和报警火灾报警系统,向各种消防设备发出控制信号,进而实现预定灭火功能的自动化消防设施。 . 它是人类对抗火灾不可或缺的有力武器,在现代建筑防火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经历了从探测器到报警系统、从手动报警到自动报警、从单一报警到多功能报警联动的发展过程。 今天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多种现代技术和功能于一体,已成为建筑消防设施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设施。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历程
最古老的火灾探测装置是温度探测装置,它是在1860年代随着自动售酒机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锥形的感温火灾探测器。 从此,人类进入了应用科技手段防治火灾的新时代。
1940年代初,电离烟雾探测器在瑞士问世。 20世纪60年代,随着光电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光电烟雾探测器。 同时,随着计算机、通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可燃气体探测、红外线火焰探测、紫外火焰探测、线性光电感烟探测和吸气式感烟探测等一些新型火灾探测技术也得到了应用。相继涌现,推动了火灾探测报警产品的应用和发展。 80年代末,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结构开始以微型计算机为主体,由多线制连接过渡到总线制数据传输。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单片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使火灾探测器具备火灾判断算法程序,同时发展和完善系统的数字通信能力,初步形成了今天的智能化自动火灾报警系统。警报系统。
我国火灾自动报警产品的研究、生产和应用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70年代初,第一台离子感应烟雾火灾探测器研制成功,填补了我国火灾自动报警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建筑业的蓬勃发展,火灾探测报警产品的生产和应用也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技术先进、设备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和广泛应用的研发和应用系统。 目前,我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特点是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标准化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不断加强。 .
2、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快速发展:
*
01
*
①火灾自动报警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使系统功能不断完善,可靠性不断提高,误报率不断降低,工程化程度不断提高。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其主要特点是以火灾建模技术为基础,采用先进可靠的多信息融合技术、多参数传感技术和多CPU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等多种先进的火灾算法,实现更可靠的火灾判别。
*
02
*
②产品研发将进一步以网络通信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和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为主要手段,实现火灾现场数据的动态监控和处理、数据传输和共享、网络通信和服务、系统综合管理和系统信息 分布式智能与集中式智能相结合的区域联网等信息处理功能。
*
03
*
③ 设备安装维护的简化、系统配置的灵活性、人机界面和界面设计的进步、功能的多样化,将降低对系统工程调试和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火灾报警系统,提高工程适应性系统的。 也有利于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
04
*
④逐步实现火灾探测器和系统通信标准的统一和协议的开放,有效解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产品系列兼容性和产品使用连续性问题。
*
05
*
⑤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消防对象需求的提高,应用于特殊场所的火灾探测技术和满足特殊消防对象需求的系统产品将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