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智能家居缔造的梦,该醒了

时间:2023-05-01

从比尔·盖茨1997年斥资6.5亿元打造一栋从照明到木材采暖、通风都智能化的豪华别墅,智能家居已经走过了20多年。 近两年,比尔盖茨对智能生活的憧憬几乎无处不在。

今年双十一,扫地机器人、智能冰箱、智能马桶等众多家居品牌纷纷传出喜讯。 但现实中,智能家居真的有这么火吗? 不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疯狂之后,赛道明显冷却下来。 过去,转转、闲鱼等二手平台成为智能家居的避难所,后来几家巨头的财报就露出端倪。

海尔智家2022年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1847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9%,但实际上比2021年的20.4%落后了一星半。去年同期。 巧合的是,小米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IoT和消费品收入增速分别为6.8%和-4.5%,不及去年全年26.1%的增速。

至于消费端,根据CSHIA的数据,近两年拥有智能家居的家庭分别只有40万户和50万户,仅占新开发房地产的1%左右。 坦白说,智能家居更像是整个科技圈共同打造的美好梦想。 梦境之外,是一片荒芜之地。

“家家扫门前雪”?

智能家居领域大致分为四派: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公司; 以海尔、美的、格力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企业; 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科技巨头; 大型运营商; 以及以涂鸦智能、Oribo、Aqara Lumi为代表的领军创业者。

如今,除了第三梯队,其他人都活跃在这个市场的每一个角落,而存在感最强的三者就是小米、华为和海尔。 当然,这三家公司完美诠释了智能家居领域几种不同形式的参与者。

比如小米在智能生态链上一路投入。 截至目前,整个孵化线企业已超过400家,产品包括音箱、智能温控、照明设备等。 无论华为走到哪里,都把华为巨大的光环发挥到了极致。 家居方面合作的有欧普照明、上海三思、美的、博西家电、松下、奥克斯、喜临门……地产方面有绿地、中海、万科、华润。

根据华为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12月,鸿蒙智联合作伙伴超过1900家,认证产品种类超过4500种。 海尔的做法或多或少带有传统企业的色彩。 自宣布进军智能领域以来,旗下新品牌层出不穷。 其中,三翼鸟推动了整个品牌的智能化。

不可否认,每一种存在形式的背后都不可避免地有着漫天的羽毛,尤其是当潮水缓缓流过,市场逐渐露出一道细坎。 智能家居的利润一直是个谜。 据调查统​​计,只有20%的大大小小的智能家居企业能够实现良好的盈利水平,超过60%的企业还在持续亏损。

光是这一点,就给小米这样的玩家重重一击。 据悉,雷军曾强调,小米硬件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 田间抽取的利润并不理想。 于是,小米周边的很多企业开始意识到这一点,选择了“小米”。 以石头科技为例。 2016年,石头科技的营收基本来自小米品牌产品。

但到2021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增长32.19%,其中自主品牌实现销售收入22亿元,占比94.80%收入。 华米科技甚至不惜烧船,在去年一季度净亏损4042.7万元投资自有品牌。

小米在这里喂老虎,华为那里完整的子系统未必万无一失。 与小米相反,品牌只有依托华为才能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全场景联动也能保证每个环节的基础收益。 只是这里一件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华为曾经和B端关系密切。 不得不承认的是,2021年后,B端的融资能力明显下降。

家居智能化_广元市昭化区绿色家居_智能穿戴与智能家居

海尔本身是一家传统家电企业,其生态化运营远不如互联网企业。 近两年,家居市场的消费热情有所降温,其属性更加明显。 数据显示,海尔智家的营收和账务天数从2018年的22.47天变为2021年的24.17天。

智能家居有多大? 家家门前积雪三尺,后来者欲飞升需稍等。

“造梦空间”从大到小?

当初,智能家居的造梦能力令人惊叹。 清晨起床,阳光从缓缓移动的窗帘缝隙中漏入,空调自动适应人体舒适温度,电饭煲熬粥,换气系统挥发米饭的柔软到合适的程度。 你的粥可以是热的。

然而,现实可能并不那么乐观。 放眼各大二手平台,光是随处可见的扫地机器人,就粉碎了智能家居的梦想。 更何况,品牌为消费市场绘制的高端图景还没有全面铺开。 以家庭场景为例,全屋有多大比例是智能的?

奥维云网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近两年新装修或购买过智能家电的人群中,只有12%的人选择全套家电。 2020年全屋智能家居只有30万到50万套,当年的新房成交数量几乎没有存在感。

一个明显的变化,今天的智能家居改造场景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范围或者固定一个特定的地方。 比如三翼鸟此前就将品牌从“第一场景品牌”升级为“家庭场景品牌”,在整个家居体系中细分为三大系统和五大空间。

三大系统为全屋智能、全屋空气、全屋水; 五个主要空间分别是厨房、客厅、卧室、浴室和阳台。 早期开始打造智能设备生态平台的奥瑞宝,也将系统分为七大板块,智能控制中心、智能照明系统、暖通空调环境系统、智能安防系统、能源管理系统、智能视听系统,以及门窗遮阳系统。

即便是灯光,从中衍生出的场景模式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智能影院模式、一键离家模式、一键在家模式、就餐模式、会议模式、访客模式……这些千变万化的使用价值催生了一波对智能家居的需求在消费市场。 品牌从最初的从面到面,再到现在从面到点,为了更好地击中消费者的心理防线。

有趣的是,智能家居领域渴望有故事化、沟通性更强的场景,比如养老。 2022年以来,养老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智能家居随即发起了智慧养老的倡议。 美的甚至还孵化了一个养老品牌,目前为老年人提供智能热水器、花洒、药盒饮水机等产品。

总的来说,“造梦空间”由大变小,由综合变具体,是市场不可阻挡的趋势。

IDC最新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十大预测显示,2022年智能家居领域将出现更多新趋势,包括智能家居平台生态向场景延伸、智能家居应用生态发展步伐加快、和家庭运动。 健康场景迎来快速发展,年轻的用户群体催生了对智能家居的新需求。

智能穿戴与智能家居_广元市昭化区绿色家居_家居智能化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好兆头,毕竟在详细落地之后,这片场地终于显得不那么空旷了。

家庭智能化的标准在哪里?

智能家居的使用槽在消费市场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根据奥维云和腾讯家电联合调研数据显示,87.5%的用户对智能家居现状非常不满意。 具体来看,电子锁不合格率为34.1%,扫地机器人的投诉遍地都是黑猫。

市场应该用什么标准来衡量一个家是否智能? 去年UIOT发布了全屋智能家居分级标准,就像自动驾驶领域一样,把这个领域的智能化程度分为五个等级:L1是单品智能,L2是中控智能,L3是场景智能,L4进阶。 智能,L5是全智能。

目前国内大部分智能家居都处于控制智能和场景智能。

以中控为例。 从去年开始,各大厂商都在大力发展中控。 据媒体统计,华为、小米、海尔、Aqara Lumi、耐克,仅2022年3月,四大厂商就推出了智能中控新品。 《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场出货量为30万台,同比增长的 160.7%; 未来五年,市场出货量将以每年复合的速度增长。 增长率将超过60%。

其实家居智能化,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窥见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进程。 要达到智能化的理想境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此外,智能家居还有很多标准没有真正统一,包括标准化的接口和通信协议,技术渠道和商业渠道长期没有打通。

据悉,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居通信技术主要分为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和电力载波技术。 但无线协议与有线协议难以互通,无线中的Wi-Fi、蓝牙、Wi-Fi无法相互替代,导致整个智能场景不协调不兼容,消费投诉层出不穷.

现阶段,智能家居行业风起云涌,标准化更是首当其冲。 眼看各个公司都在扫门,系统生态一旦发布,品牌高大上,却阻断了领域内产品之间的交流。 第一个意识需要标准化的是苹果、谷歌等科技巨头。

2019 年 12 月,苹果、谷歌、亚马逊、三星和联盟宣布合作组建 Home over IP 组织。 目标是为智能家居设备、移动应用程序和云服务之间基于 IP 的通信建立新标准。

2021年5月,该组织发起成立“CSA联盟”,联盟更名为CSA联盟。 2022年10月正式发布,全球9个国家开始提供设备认证服务。 据悉,CSA联盟的成员企业有400多家,包括小米、华为、海尔等,亚马逊的Echo音箱、苹果的Mini音箱和Apple TV 4K,谷歌的Nest Hub和Hub Max均已建成。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很好的转折点,种种迹象表明,智能化时代正在缓慢而沉重地向我们走来。

专业派,原名锦鲤财经家居智能化,为您提供专业且极其中立的商业观察,公众号:. 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任何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形式转载。

几年前,作为智能家居(Smart Home)的经典之作,“比尔·盖茨的家”一度让国人向往。 现在,智能家居正在走进国人的生活。 “利用中国市场现有的产品,比尔盖茨家中的场景完全可以实现。” 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先生在接受《今日中国》杂志专访时表示。

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秘书长周军

让生活更聪明

2014年被定义为中国智能家居发展元年。 2014年以来,中国家电行业、移动互联网、电商平台、智能家居集成商、语音控制等行业不断融合碰撞,推出多项智能家居发展战略,推出多款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庭解决方案。

4月7日,传统家电厂商美的集团与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科技联合推出“i青春”全彩智能空调。 自动开关机,并通过APP实时通知用户。 当空调开启“智能舒适睡眠”功能时,还可以通过小米手环感知用户的睡眠状态,进而优化睡眠曲线,帮助用户深度睡眠。 此外,这款产品还可以通过“美的智家”APP进行控制,实现“远程控制、电源管理、睡眠曲线定制、故障提醒、预约开关机、天气查询、多场景控制、售后”等功能。维修报告”。

智能空调只是美的智能家居战略的第一步。 3月10日,美的集团发布“M-Smart智能家居战略”,希望通过该战略打造空气、厨房、水、能源、安防四大智能“管家”产品,其中“美的空气智能管家”将整合空调、电风扇、空气净化器等产品可以为用户提供天气和空气信息,同时记忆用户的生活习惯家居智能化,积极为家庭营造舒适惬意的空气环境,提供低碳经济生活.

除了手机、手环和各种APP,智能家居的入口还可以是零接触的智能语音入口。 今年5月,科大讯飞与京东智能联合推出“叮咚智能音箱”。 当用户回到家说“叮咚叮咚,我回来了”时,灯光会自动打开,窗帘会自动关闭,空调和加湿器会自动开启。 打开时,电视会自动打开并跳转到它通常观看次数最多的频道。 用户还可以直接对它说话,比如“叮咚叮咚,提醒我7点起床”等​​。它可以通过语音控制连接到京东微联产品,用户可以直接对智能音箱说话没有任何按钮。 这款智能音箱还可以快速提供天气、新闻等信息。

智能家居除了应用在家电领域,还可以实现对用户健康的关爱。 今年3月,海尔与微软联合推出U+平台首款智能生活APP,不仅可以连接家中的智能家电,还可以根据智能等健康家电测量的数据,为用户提供健康方案。血压计和智能秤。 ;杭州鸿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家居控制系统,不仅可以控制灯光、窗帘、地暖、监控等设备,还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甲醛和PM2.5含量。

智能家居手机APP控制终端

中国历史

“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不算晚,甚至在某些方面领先于国外。” 致力于中国智能家居行业十余年的周军说,1999年,首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办。 此次会上展出的ApBus技术及产品,通过一个简单的开关,实现了对房间内所有灯光的控制,在国内掀起了对智能家居的追捧热潮。 在中国政府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引导下,海尔、联想、清华同方等中国企业纷纷跨界进入智能家居行业。 此后,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迎来了新的高潮。

2012年,互联网企业开始进军智能家居行业。 同年,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成立。 该联盟目前有408个成员。 2014年以来,智能家居通过各类互联网网站、电商平台进一步走入大众视野。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大力发展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消费智能产品”,这将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一个新的机会来了。

技术支持

智能家居涉及现场通信、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自动化集成、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等技术。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的智能家居技术在基础研究上相对落后,但在应用研究上不相上下。” 全国智能建筑与小区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观察员王斌博士说。

他表示,现场通信技术包括现场总线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主要用于实现家庭内部智能家居设备的信息联动; 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帮助智能家居系统与外界交换信息; 自动化集成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将家庭中的多个设备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执行特定的家庭任务。 在自动化集成技术方面,国内智能家居领域研究人员研发出与通信介质无关的通信协议,并在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核心企业推广应用; 人机交互技术帮助人们更好地与智能家居系统通信,例如语音识别技术。 基于中文的人机交互技术是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平台的关键技术。

王斌表示,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已经有了初步应用,比如用户习惯学习、控制场景推理等,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与世界同步,但应用研究侧重点不同. 我国研究成果的应用集中在养老和安防方面,而国外的研究和应用则集中在用户习惯学习方面。

智能家居体验馆一角

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统计,目前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年产值约50亿元。 随着家电企业进入智能家居,这一规模将快速增长。

王斌表示:“政府已将‘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智能家居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智能家居技术将在此背景下快速发展。其次,随着中国国民创新能力的逐步增强随着意识的增强,民间资本对智能家居新技术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几年,大量资金投入到智能家居相关产品的研发中,极大地拉动了智能家居的发展此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家庭,意味着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智能家居市场。”

周军认为,中国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差异化组合”家居智能化,“另一个趋势是去中心化,避免一个设备的故障导致整个系统的故障,进行模块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