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20-LED峰会成员企业阳光照明推出新品灵锐智能灯泡。 作为华为生态认证产品智能照明模块,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智能照明模块,在7月27日公测上线时首次受到追捧,当天就完成了490%的抢购。
据阳光照明相关负责人介绍,灵锐智能灯泡支持亮度调节和色温调节,还带有定时开关和关灯倒计时功能。 灯泡的色温可在 3000K 至 6500K 之间调节。 看剧时可以调到暖色,读书学习时可以调到冷色。 功率低至7W,节能又护眼。
也有不少消费者反映,这款灯泡可以支持语音控制,可以通过手机语音助手或者华为AI音频进行控制,而且可以通过语音控制,感觉非常方便。
目前,灵锐智能灯泡可在华为商城购买体验,根据说明书直接打开智能生活APP,灯泡即可联网。 近年来,随着智能家居的升温,智能照明作为智慧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各大互联网企业和传统照明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据高工LED了解,除了欧普照明、阳光照明、雷士照明、三雄极光、昕诺飞、上海三思等多家LED照明企业都在积极布局智能照明外,小米、华为、百度、京东、阿里等巨头也在积极布局企业也争先恐后地跨界。
高工产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照明规模有望达到830亿元,市场前景看好。 尽管市场规模在高速增长,但智能照明的市场接受度在过去几年并不高。
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智能照明技术不成熟、市场培育不够、价格普遍偏高等。 在技术方面,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照明设备仍以孤立的单一产品为主。 与传统照明设备相比,此类产品虽然可以通过APP实现远程调光、调色,但在交互方面并不智能。 不高。
在价格方面,多家照明经销商表示,现阶段厂商对智能照明设备涉及的智能模组、传感器等相关元器件议价能力较弱,产品价格偏高。 从以上“痛点”来看,智能照明不能脱离其他智能家居系统独立开发。 因为智能照明涉及的不仅仅是智能灯具本身,还涉及传感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跨界领域,单一企业能力有限,难以全面兼顾。
由此看来,共同构建涵盖智能照明各相关行业的智能生态系统,已成为智能照明发展的必然趋势。
华为是华为开发的面向智能家居的开放互联平台。 旨在解决智能终端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生活体验。
除了上面提到的阳光照明,上海三思推出的汇芳台灯、汇源台灯、智能植物生长灯也成为了华为的生态认证产品。
此外,欧普照明推出的七彩床头灯也成为了华为的一员。 当然,除了华为之外,小米、阿里巴巴等物联网平台也在将智能照明纳入生态链范围。
其中,阿里巴巴推出天猫智能应用开发平台,包括语言技能、APP、小程序,涵盖语言、触摸、手势等交互方式。
G20-LED峰会的另一位成员三雄极光也推出了AI智慧生活系列,并通过天猫精灵直接控制语言,为消费者提供全屋智慧照明解决方案。
不同的生活场景需要不同的灯光氛围。
三雄极光AI智慧生活系列预设了夜灯模式、阅读模式、访客模式、温馨模式等多种场景模式。 可通过语音直接开启相应场景模式,满足消费者会客、休息、阅读等多种需求。 照明需求。
据三雄极光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AI智慧生活系列涵盖了客厅吸顶灯、卧室吸顶灯、射灯、筒灯和插座,兼顾了语音、遥控和墙壁开关三种控制方式,因此,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智能家居生活。
基于以上案例,跨界合作为照明这一传统行业带来了更多的附加值,智能照明行业的商业模式也逐渐成熟。
未来,随着智能照明辐射的相关产业链逐步整合优化,智能照明将作为智能生态的“纽带”发挥重要作用,真正落地指日可待。
电工测试行业现状如何 电工测试行业未来趋势报告
电气测试一般是针对电气防火安全测试。 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是根据电气设施运行过程中的热辐射、声发射、电磁发射等现代物理现象,采用国际先进的高科技仪器设备,结合传统的检验方法,对电气设施进行全面量化的监测。进行了。
电气测试一般是针对电气防火安全测试。 电气火灾安全检测是根据电气设施运行过程中的热辐射、声发射、电磁发射等现代物理现象,采用国际先进的高科技仪器设备电力监测,结合传统的检验方法,对电气设施进行全面量化的监测。进行了。
电气检测的主要内容有: 1、电气系统带电设备红外诊断 2、电气系统接地电阻检测 3、电气系统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检测 4、电气系统绝缘电阻检测5、变配电系统大楼 6、接线端子的安装 6、室内低压配电线路的布线、动力、照明配电箱、开关插座的安装 7、天花内线路的敷设 8、电气设备及接地等电位联结等
电工检测行业现状如何
2022年全国市场交易用电量5.2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0.8%,同比提高15.4个百分点. 其中,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50%,发挥市场促进电力优化配置的作用更大规模的资源持续增加。
在行业供不应求、煤炭价格相对稳定的时期,即行业成长期,发电量和单位利用小时数是影响行业盈利能力的核心变量。 现阶段,电力行业二级市场投资体现了其主动性和攻击性。 当装机容量持续增长,经济增速放缓,电力装机容量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行业由产能不足进入相对过剩阶段,即行业成熟阶段,电力装机容量发生变化。发电量和装机容量不会带动行业。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电气工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产品品种、产量、技术性能和质量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其产品正在向以智能化、微型化、模块化和通信化为特征的新一代产品过渡。
电气工业的发展与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发展密切相关。 当前行业发展的重点是第三代产品,提高国产高端低压电器产品的市场份额; 满足低压配电、控制系统和装置需求,配套国家重点工程; 显着提高了我国主要低压电器产品的可靠性和外观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进能源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网建设,提高电力互补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互联互通,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该政策旨在为电力设备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电工检测企业薪酬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2021年全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约为26.9%,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同比增速达到近5年来最高水平,位居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 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达到34.3%,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国电气化进步指数约为76.4,比上年提高0.8。 电气化总体处于中期成长期,东部地区电气化进程加快。
2022年6月,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快推进能源终端电气化和低碳化,扩大终端能源设备电气化比重。 鼓励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满足电力置换工程用电需求。 到2025年,电力占工业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30%左右。
电工检测行业未来趋势报告
电气设备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气候环境复杂。 电气设备需要面对各种极端环境的考验。 与此同时,我国电网正朝着高压、远距离、大容量、交直流混合接入的方向发展。 电网运行特点更加复杂,安全稳定问题日益突出。 对电气设备的运行和控制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益于日益旺盛的市场需求,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 据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电力检验检测领域收入将达到83.7亿元,同比增长12.2%。
我国电力设备检测机构较多,分为电力设备研发生产机构、电力企业附属检测机构、第三方检测机构三类。 电源设备研发和生产机构有东方电子、纳瑞吉宝等; 电力企业所属检测机构有南方网络技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开普检测、恒力检测、上海电工检测院(STIEE)等。 我国高压电力设备检测行业集中度高,主要检测机构有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苏州电器研究所等。
“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关键五年,电力系统传统发电领域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接入必将加快推进. 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供电侧清洁化、电网侧智能化、用户侧电气化需求持续增长,加快建设清洁低碳高效数字智能化以电力为核心的交互能源系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随着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景气度将不断提升。 目前电力监测,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将推动我国电力设备检测行业发展前景不断改善。 在技术创新驱动下,我国电力设备检测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院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电工检测企业薪酬现状调查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针对与行业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洞察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和症结所在。行业发展状况,评价行业的投资价值和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