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个智慧消防中心(中央人民网白云湖街道供图)
11月30日下午,记者从广州市白云湖街道开展的“落实消防责任,防范安全隐患”消防安全培训活动中获悉,该街道正着力打造“白云湖街道智慧消防监管平台” ,这是广州市首家智慧消防服务中心。
通过积极推广应用智慧消防技术,火灾防控由“被动应对”转变为“事前预防”,立体、全覆盖、无死角的安全防控网络正在形成。正在形成。 截至目前智慧消防,白云湖街道已安装智能烟感探测器和用电监测设备500余套,其中,部分孤寡老人住宅免费安装了感烟探测器。
广东省消防协会副会长沉义辉在活动中表示智慧消防,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广东民营经济十分活跃,中小企业众多,三小企业数量众多。地方、城中村、大量流动人口。 消防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 健康)状况。 “智慧消防相对于传统消防设备有很大优势,实施智慧消防意义重大。”
据了解,广州市白云湖街道辖区内共有1.8万多家经营单位。 这里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各种商店,出租屋。 流动人口多,消防安全隐患多。 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智慧消防服务中心采用云平台24小时在线监测预警,降低了消防的人力成本和设施投资,大大提高了消防效果,减轻了基层监管压力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消防管理压力。
物联网应用专家徐春雨表示,针对广州市白云区的复杂情况,白云湖街道智慧消防服务中心将为用户提供从隐患排查评估、方案设计等全流程服务。 、安装实施、后期运维,使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排查处置,协助各基层政府构建立体消防体系。
新浪声明:新浪网刊登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光明网记者 李梦珠 文/摄
11月13日上午11时16分,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花果园社区V区15号楼某住宅烟雾探测器附近出现“烟雾”。 三秒钟后,附近的消防控制室响起。 闹铃声。 消防控制室工作人员应立即处理,查看消防主机上是否有火警、火警信息和地理坐标。 这是花果园社区消防管理人员向记者演示社区“智慧消防”系统时的场景。
“以往正常接警需要1分半钟,升级到‘智慧消防’后,从接警到出动只需十几秒,为及时处置火情争取了时间。” ” 花果园社区消防管理人员说。
花果园小区某消防控制室内,工作人员正在查看消防主机上的情况
社区安全离不开高质量的消防管理。 花果园社区是全国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 它位于贵阳市中心。 在一个万人流量的超大社区,消防安全管理面临诸多困难。
据花果园社区消防副主任罗勇介绍,社区首先投入的是消防硬件。 2015年以来,投入6400万余元,建立专职消防队伍,设有22个消防站,配备指挥车、后勤车等消防设施设备。 200多名专职社区消防员构筑起该地区灭火救援的第一道屏障。
为提升消防管理能力,近年来,花果园小区启动智慧消防建设,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系统接入指挥中心平台,实现大可视化、大集成化。数据指挥中心,统一监控调度。 “我们将70个消防控制室整合到大数据中心的指挥平台进行统一指挥,指挥中心可以接收消防控制室的信息,推送辖区内微型消防站的报警,推送就近畅通到微型消防站的旅行路线,有效缩短了出动警力的时间。” 罗勇说道。
花果园小区20室微型消防室内电器
记者了解到,目前,小区配备喷头超过260万个,火灾报警系统探头超过220万个。 一旦发生火灾,专职消防员将在3分钟内赶到现场,做到“早打小打”。 花果园社区智慧消防管理平台应用两年来,社区火灾起数同比下降19.8%,直接财产损失同比下降30%。 实现了死人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影响火灾“零发生”。
在花果园小区这样的城市,解决“高大迷”小区消防管理问题,离不开贵阳市近年来积极推广的“大数据+消防”“智慧消防”模式的支撑。 在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块数据”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控消防设施、电气设备、燃气设施和疏散设施的状态,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火灾智能化管理防护工作和一键灭火救援调度等功能,构建精准防控“一张网”。
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信息通信科二级指挥员聂胜介绍,在贵州省大数据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融入新型“智慧城市”贵阳市建设,全面推进“大数据+消防”信息化创新战略行动。 建设涵盖监管任务推送统计、在线监管隐患监管、消防设施全程监控、网络宣传精准培训、法律法规在线查询等功能的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法规等智慧消防,实现利用“数据治理”,提高消防系统化水平。
该系统在贵阳市259座重要高层建筑、776座建筑应用以来,存储各类数据2.5万余条,及时预警消除火灾隐患2000余处。 所有安装单位均实现了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漏电等电气火灾零发生。
贵阳市消防救援支队“区块数据”指挥中心
此外,该平台还接入贵阳市市政务民生平台。 来电者可通过政府民生平台微信小程序实现一键报警。 报警成功后,指挥中心可在数秒内收到相关信息,有效解决了传统报警方式中,报警人员无法清楚描述受灾现场具体地址,无法准确定位问题。 报警人员还可以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上传,便于指挥中心人员直观掌握事故现场情况。
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全面提升后勤保障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管控”,该支队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智慧消防,在消防装备上安装智能芯片,作为“独创”每台设备的数据控制”。 “身份证”通过手持读写触控设备,实现设备设备智能识别定位、可视化调配、透明管理,变“被动听单”为“主动保障”,确保设备实时在线并随时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