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桥北街位于成都市武侯区,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 这条街道附近有很多老旧住宅区,居民密度很高。 一直存在停车位少、停车难的问题。
近日,成都首座智能机械停车库在高升桥北街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 6月22日,记者来到高升桥北街1号停车场看到,整个停车库大楼已对外开放。 据悉,市民前往停车场停车时,当车辆接近储藏室门口时,大门会自动打开,市民走出储藏室,点击门外的屏幕确认后,停车场内的智能机器人即可自动完成车辆入库工作。 市民取车时,可提前使用微信小程序,或现场输入车牌号,扫脸,等待约100秒即可完成取车,智能、方便、快捷和安全。
下午2点,记者看到了这座智能便捷的停车库大楼。 建筑外观为白色和灰色,是一座非常现代主义的建筑。 临街一侧设有8个汽车上客出口,每个出口均设有显示屏。 市民通过显示屏输入车牌号或直接刷脸即可完成取车。 停车场入口上方的LED显示屏上,显示停车场剩余车位数量智能停车设备,以及停放车辆的最大重量和高度。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车辆行驶到储藏室门口时,地磁传感器感应到车辆靠近,储藏室的门自动打开。 驾驶员将车辆停入库房后,语音会提醒驾驶员关门、拉手刹,及时离开库房。 驾驶员可通过门前显示屏点击确认,完成入库。
仓库运营经理周宇告诉记者,“库房内设有多重光电检测,测量后确认车身尺寸,从而区分轿车和SUV,然后将车辆准确停放在对应的停车场。”同时,储藏室还设有活体车辆检测设备,当储藏室有人或小动物时,储藏室的门无法关闭。
储藏室的门关闭后,后面有一个类似电梯井的空间,那里有一个智能抓取机器人,它会自动将车辆移动到相应的停车位。 为了确保安全智能停车设备,搬运机包括4点钢丝绳自平衡、实时光电检测、安全锁等全面的安全措施。
取车时,系统会根据车主的取车信息,自动将相应车辆运送至车库一楼取车室,等待开走。 平均取车时间约100秒,还可以通过手机预约取车,实现取车零等待。
据悉,该停车库是成都市在企事业单位红线范围内改造建设的占地面积最小、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停车智能车库。
成都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停车库充分利用了城市边角空间,占地面积仅738平方米。 将原本只能停放42辆汽车的泊位增加到360个。 缓解了周边老旧小区的停车问题,同时为促进城市静态交通有序健康发展,解决城市拥堵、社区拥堵等问题提供了参考。
成都日报金观报记者 熊伊凡 视频 熊伊凡 责任编辑 何其铁 编辑 刘永好 摄 熊伊凡
在长春市友谊公园西门停车场,五盏特制的“智慧路灯”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显眼。 在造型新颖方面,LED显示屏具有光影流转,轮播屏正在播放节日、广告、环保等宣传内容。 灯杆科技感十足。 顶端配备5G基站,顶端安装高清摄像头,杆身安装公共无线WiFi。 灯杆下方还贴心地安装了无线充电装置,为路过的行人提供手机充电服务。
“没想到路灯杆也可以用高科技打造,真有意思。” 每天都来这里夜跑的市民李先生说。
友谊公园安装了集智慧照明、广播宣传、环境监测为一体的智慧路灯。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重庆胡同步行街。 据了解,“智慧路灯”不仅可以实现60%以上的综合节能效率,还集治安监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牌、停车抓拍、安防监控、5G微基站、环保监控、充电桩等设施智能应急照明,在保证城市基本照明功能运行的前提下,可大幅提升市政管理、公共安全、交通、环保等领域的城市治理能力,进一步助力发展低碳照明和智能基础设施。
此外智能应急照明,“智慧路灯”具备无线wifi、便捷信息发布、道路交通诱导、移动设备应急充电、积水监测、一键报警和公共广播紧急疏散等功能,可为市民提供更精准贴心的服务。
重庆胡同步行街“多杆合一”智慧路灯(中国北车长春市照明管理中心供图)
智慧路灯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实现智慧照明。 通过更换绿色LED光源,加装单灯控制器,实现精细化按需照明,实现二次节能。 同时解决了普通路灯能耗高、功率大、恶劣天气无法开关灯等问题。
聚焦“生态强市”,做“低碳”道路的先行者。 近年来,长春市围绕“六城联动”,围绕“六新产业”主攻方向,着力建设“四新设施”,努力建设“全国低碳城市”。峰碳中和示范城市”。 “智慧路灯”试点建设的启动,是长春市城市照明发展向绿色、低碳、智慧化方向的一次探索。
下一步,长春市城市照明管理中心将继续积极探索智慧照明的功能拓展、便民服务、智慧基础设施整合等,为城市照明管理和市民生活提供更多服务,助力智慧科技照明在中国的发展。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深度应用。
锚定高质量发展,“智慧”点亮城市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