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规划的概念和构成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起来智能化系统,并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相互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基本包括:计算机(PC)、网络操作系统(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传输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如无线网络的传输介质是空气)和相应的应用软件四部分
§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用途,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式处理。
园区网络规划设计
1.校园网概述
2、综合布线系统
3.网络技术的选择
4. 网络结构设计
5、虚拟局域网VLAN设计
6、网络可靠性设计
7、IP地址规划设计
8、用户访问认证设计
9. 广域网连接设计
10 例
2、综合布线系统
欢迎大家加入我们弱电智能交流群:,与更多同行交流学习(一)概述
综合布线系统(PDS)是建筑物内部或建筑物之间使用的计算机、通信设施和监控系统预先设定的信息传输通道。
综合布线系统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按照统一的标准布置各个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各种系统的通信线路智能化系统,包括网络系统、电话系统、监控系统、电力系统和照明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大对电缆和光缆等)、相关连接硬件(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
前言:
关于学校的智能建设系统,有十多个系统,都是比较常规的。 很多集成公司或者厂家提出的智慧校园都是基于信息化建设的,比如校园门户、OA办公系统等,今天雪哥分享并比较了实用的校园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案。
文本: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校园智能化系统一般都包含哪些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设计理念
10千兆主干,千兆到桌面;
设置内外网络,内外网络物理隔离,独立的专网;
垂直干线数据部分的骨干采用室内光缆。
水平布线采用六类八芯屏蔽双绞线;
在各写字楼设置无线AP,在客房设置面板AP
2、计算机网络系统
与综合布线系统一样,计算机网络根据最终不同的功能需求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外网数据部分(应用于办公数据交换)
内网专用部分(应用于智能专用及校园办公内网)
专网部分(应用于机密数据交换)
3、有线电视、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有线电视主要介绍市政有线电视的信号源智能化系统,同时安装考虑卫星电视,卫星信号与市政有线电视连接,卫星接收天线的基础由市政有线电视预留行政办公楼屋顶的土木工程单位。
4、机房工程
机房工程是为智能系统的核心设备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洁净的工作环境,以及有保障的电力环境和防雷;
机房系统包括:UPS不间断电源(供整个智能化系统使用)、机房洁净装修、配电、送排风、防雷接地、精密空调、环境监控工程等子系统。
采用“模块化”机房建设,节能高效、管理方便
5、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技术路线,摄像机采用纯网络IP摄像机智能化系统,传输网络采用内网(智能专网),传输电缆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和光纤。
6.周界防御系统
7、电子巡更系统
根据现场情况,系统采用离线巡更系统,主要由前端巡更按钮、数据采集器、数据发射器和巡更管理软件组成。
8、停车场管理系统
9、一卡管理系统
10. 公共广播系统
营造轻松、舒适的学习环境; 创造教育趣味,增加休闲乐趣;
发生紧急情况时提供紧急广播并配有火灾报警系统;
有利于提升学校形象,体现教学的人文关怀。
11、多媒体会议系统
报告厅
主要用于会议、报告、中小型演出、影视欣赏等聚会活动,是本次会议系统设计的重点场所。
会议室
该功能定位于领导召开工作会议、报告会、重大或特大突发公共事件时的应急指挥调度、讨论和重大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十二、信息发布与引导制度
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是利用显示屏全方位展示单位宣传和实时通知的高清多媒体显示技术。系统集音频视频、电视画面、图片、动画、文字于一体。 、文档、网页、流媒体、数据库数据等制作成一系列精彩的节目,并通过网络将制作好的节目实时推送到分布在各地的媒体显示终端,让精彩的画面和实时的信息可以在各个指定地点全方位地完美展示在需要的人面前
13、电梯五方对讲系统
本设计仅负责管理机房到对应电梯机房的电缆敷设。 系统设备一般由电梯制造商根据电梯规格型号提供。
14.多媒体教学系统
系统由多媒体显示系统、多媒体教室视听系统、多媒体中央控制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15、施工设备管理制度
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施工设备管理系统分为以下子系统;
供配电管理系统
给排水管理系统
中央空调管理系统
电梯监控管理系统
智能照明系统
能耗监测管理系统
冷热源管理系统
16. 智能集成系统
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OA)、通信自动化(CA)、楼宇设备自动化(BA)和安防自动化(SA)的有机结合; 满足现代化校园的要求,提供舒适、安全、高效、多功能的环境。
17.校园综合管理平台
总结:
这些系统都是要安装在校园里的子系统,几乎每个学校都会规划和设计这些智能系统,所以本文可以作为模板。
附:
最近,雪哥建立了智能弱电圈,欢迎同仁加入,每天分享弱电技术知识。
(此处已添加圈卡,请前往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