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可视对讲、智能开关、无线控制系统、云平台……今年上海国际智能家居展上,5G和AIoT全面赋能的智能家居成为一大亮点。
目前,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技术的应用正在从概念走向智能家居实践。 越来越多的行业有识之士都在思考:5G技术的加持和AIoT的产业布局智能家居网,智能家居行业将诞生怎样的发展动力?
日前,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指出:智能家居已进入4.0时代,巨头厂商不再局限于智能单一产品的研发,而是构建基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家居。 生态系统,积极打造能够独立感知用户需求并提供智能服务的全屋智能家居系统产品。 同时,未来在5G+AIoT的赋能下,更广泛的底层互联协议有望诞生,全屋智能家居系统将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7 月,谷歌宣布对其 Nest Hub 和 Nest Hub Max 智能家居设备提供官方流媒体支持。 这意味着配备 的设备现在可以充当微型智能电视。
在中国,智能语音芯片制造商全志科技与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达成合作。 双方将在开源处理器架构方面进行合作。 全志将基于平头哥玄铁处理器开发全新计算芯片,可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和消费电子领域,预计三年出货量5000万颗。
行业积极布局的背后,是疫情爆发下人们对智能家居市场前景的持续看好。 该研究公司预测,智能家居市场将在 2021 年复苏,消费者支出将增至 620 亿美元。 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市场预计将以 15% 的复合年增长率继续增长智能家居网,到 2025 年将达到 880 亿美元。
《2020年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还指出,在政策推动以及AIoT、5G等技术的共同驱动下,以小米、华为为首的国内领先厂商和以施耐德电气为首的国外巨头正在争相采用开放协议。 打通战略布局兼容的局面,链接产业链,共同推动智能风口加速落地全屋。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科技性和便利性需求逐渐提高,智能家居的便捷性和非接触式交互方式的优势日益凸显。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智能家居现已进入4.0阶段。 4.0阶段建立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基础上,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也会得到运用。 现阶段,系统化的全屋智能化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的价值,真正提供智能家居。 服务。 总体市场环境下,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后,公众对非接触、无感操作的需求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呆在家里的时间变长,公众开始重新审视居家生活质量。 智能家居拥有更多“新兴”空间和机会。
以法国巨头施耐德电气为例。 近年来,公司开始加速布局,推动全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落地。 对内,施耐德电气以创新为基因,不断拓展业务和产品类别,以开放的态度回应智能家居消费者对未来的无限想象。 对外,我们与产业链伙伴协同创新,通过打造生态圈实现更广泛的延伸覆盖。 此外,公司在智能建筑、房地产领域多年的行业积累也有加持,帮助其夺得蓝海头把交椅。 。
智能家居作为一个以住宅为基础的平台,利用网络通信、自动控制、音视频等技术,整合家居生活相关设施。 本质上可以看作是家庭层面的物联网。 有了智能家居,家居设备变得充满“智能”,按照用户的意愿为用户服务,解决很多麻烦。 然而,长期以来,智能家居尚未完全走进日常生活,在发展和普及方面仍面临诸多困难。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智能家居产品使用的一个重要障碍是品牌之间缺乏兼容性、品牌之间无法沟通以及安装和操作的复杂性。 究其原因,与行业发展阶段有关。
根据《2020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分析,目前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无法通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方面,大多数企业希望打造自己的平台和生态,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平台碎片化的现象。 另一方面,存在企业间技术架构存在差异的问题。 行业内尚无一套通用的技术标准。 每个企业在自己的生态闭环中都有一套技术架构,不需要与其他企业兼容,也不需要干预。
未来,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通过区块链固有的分布式点对点协作的技术特性来驱动和解决。 此外,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正在联合制定一系列标准,推动国家标准在智能家居行业的实施和应用,让智能家居从业者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解和使用标准”。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产品端、云端、控制端一体化开发将成为智能家居企业的标配产品。 以施耐德电气发布的Wiser无线智能家居系统为例。 开放的产品生态可以通过本地场景开关、智能手机、智能音箱等设备实现对家中所有智能设备的远程无线控制和实时云端通讯。 基于终端设备的互联互通和云端数据的分析能力,最终提升智能服务质量。
《2020年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也分析称,5G技术将有助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AIoT技术的加持将使终端设备实现互联、算力快速提升,而边缘计算和本地存储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用于终端设备。
随着这些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的产品端、云端和控制端,将为未来终端更加开放、跨界融合奠定基础。 ”时代。(牛广文)
消费结构升级正在向供给侧传导延伸,家居等传统行业需要做出重大变革。 要增加智能家居产品供给,加快发展定制家居,加快以电商为主的家居渠道重构智能化家居,推动形成新的发展态势。
家居行业是我国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点领域。 在政策支持和需求复苏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五一”假期家居消费市场人气上升,绿色智能产品消费势头良好,潜力逐步释放。 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在升级,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没有改变,内需潜力巨大。 从近年来的情况看,消费结构升级正在向供给端传导延伸,给生产端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投资机会。 在此背景下,包括家居在内的衣食住行等传统产业需要加快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家庭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能化家居,“住”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6.7平方米,到2021年将超过40平方米。 居住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环境也得到显着改善,“住得好”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传统居住领域也在不断升级。 从需求看,消费者“居住舒适、健康、个性”的需求显着提升,传统住宅被赋予新的价值。 比如,在“90后”、“00后”等互联网原住民眼中,智能化已经成为家居的基因,拥有一个没有个性化、智能化的家居是不可想象的。 从供给侧来看,适应居民消费不断升级过程,家居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机遇和挑战。 传统家居行业的生产方式、销售模式需要发生重大变革,需要深化家居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更多有效供给满足日益增长的有效需求。
进一步推动家居行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着力强化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释放家居服务需求潜力。
一是适应智能家居消费需求增长,大幅增加智能家居产品供给。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多种应用场景向家居的渗透,智能家居行业已成为家居领域增长的主力军。 消费者购买智能产品的本质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服务,这就是商品服务的体现。 家居行业发展的重点是进一步提升传统家居产品的服务附加值,逐步从有形的商品向能够提供安全、便捷、绿色服务的平台转变。
二是适应家庭个性化消费需求趋势,加快发展定制家居。 定制家居的本质是满足家庭个性化需求的解决方案。 这几年,我国定制家居发展迅速,但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统计显示,我国定制家居行业渗透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左右的渗透率。 家居企业发展的重点是提高把握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的能力,增强个性化产品设计能力,优化生产流程,重构行业生态。
三是适应线上线下相互赋能的趋势,加快以电商为主的家居渠道重构。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先网上看店再买”、“先看店再网购”的方式已占到近一半,成为主流。 但家居行业线上渗透率较低,2020年仅为13.5%,院校等传统模式仍占多数。 适应新销售模式趋势,家居行业需要加快线上化发展进程,借鉴服装、化妆品等行业的成熟做法,构建、创新和完善家居线上渠道生态,深入开拓下沉市场和农村市场。
另外,从家居行业转型升级趋势来看,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一些所谓的传统产业正迎来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服务作为重要特色。 关键是推动行业和企业本身的结构性改革,形成新的产业模式、新的产业业态,从而形成新的发展趋势。 因此,可以考虑借鉴《促进家居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一一出台转型升级的行动路线,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深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优质产品。 发展的基础。 (邝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