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后,我再次看到灯火通明的钟鼓楼,感觉就像老朋友回来了。” 在西安中华大厦附近一家咖啡店工作的张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
一个多月前,张女士无意中向窗外望去,“发现钟鼓楼比平时暗了很多,平日里灯火通明。” 张女士说,当时她不习惯漆黑的钟鼓楼。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西安钟鼓楼位于市中心,是西安的地标之一。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西安钟鼓楼博物馆消息,去年12月,钟鼓楼保护中心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文物消防安全问题。 其中一项决定是将钟鼓楼调整为夜间泛光照明模式,并关闭木结构建筑本身的照明设施。 并进行全面检查。
西安钟鼓楼博物馆方面表示,事实上,此次对钟鼓楼建筑体进行熄灯的决定,是基于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筑消防安全的指导意见》国家文物局和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发布的《文物保护条例》。
去年11月18日触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的指导意见》中,文物建筑“严把用电安全”条款明确要求,“灯具照明工程”不得直接安装在文物建筑上。文物建筑外,在文物建筑外安装灯具时应保持安全距离。”
对此,多数西安市民认为,近年来,国外不断发生包括巴黎圣母院等知名文物古建筑遭火灾严重损毁的案例。 “标志性建筑首先要保护,城市的文化价值建筑照明,为此,我觉得钟鼓楼黑一点也没关系。”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钟鼓楼美丽的夜景是西安一道独特的风景,“我还是希望看到灯火通明的钟鼓楼。”
钟鼓楼再现“灯火通明”
照明设备远离建筑物本身
钟鼓楼该不该“点亮”? 如何“点亮”? 近日,答案浮出水面。 14日,张女士发现西安钟鼓楼又亮了起来。
据西安钟鼓楼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钟楼新的灯光模式已于近期开始调试,鼓楼也将立即开始调试。 将于春节前正式投入运营,为西安过年营造浓浓的喜庆氛围。
据介绍,为了保证古建筑本身不安装照明设施,这次“亮化”改造采用了远距离精准投光方式,依托周边建筑和路灯杆,并采用截止光灯光从远处照亮钟鼓楼,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目前,照明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正在加快进度,陆续启动调试,确保照明质量。
西安市网信办16日发文称,钟鼓楼照明改造主要采用世界古建筑常规照明方式。 在照明灯具上建筑照明,采用LED灯,比传统照明灯具更加节能环保,控制也更加方便; 在照明控制方面,采用了多种控制模式,包括夜间模式、日常模式和节假日模式,其中夜间模式可以更好地节能。
对于不少市民关心的古建筑修缮保护问题,西北大学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全东吉表示,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和利用的前提。 没有文物的安全,一切利用和振兴都是不可能的。 文物利用的方式方法以最小干预为原则。 对文物的干预程度越小,越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现在的方法和技术,去掉了很多原来的电线,把文物上的电子设施全部搬走了,这无疑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新闻记忆
专家建议让照明系统远离人工制品
1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2019年度文物消防安全工作及节前突击排查暗访情况。 据介绍,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先后开展了文物消防安全大检查和火灾隐患专项整治行动。 两次共排查文博单位14.8万余家,发现安全隐患和问题15.4万余处,督促整改13.5万余处。 其他地方,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列出并挂牌督办33家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文博单位。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19年,国家文物局共接到涉及文物的火灾事故21起,其中涉及世界文化遗产(县级保护单位)的火灾事故1起,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火灾事故4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1起火灾事故中,消防部门已查明起火原因19起。
国家文物局表示,电气故障仍是火灾的主要原因,文物电气火灾8起,占42%。 检查中,一些文物建筑的木构件上直接铺设灯具、线路,文物单位使用大功率电器,甚至直接用被子盖住电器。 这些都给文物建筑带来了严重的火灾隐患。
“让照明系统远离文物,可以大大降低文物面临的风险。” 一位文物系统专家告诉北青报记者,多年来,包括照明系统在内的电力故障对文物造成的损害非常严重。 说实话,“有些线路遇到风吹雨打,很容易损坏,时间长了,就成了安全隐患。”
“我们谈标志性建筑,首先要保护它,让它们存在更长时间。不能说为了展示效果,就让文物建筑处于危险之中。从这个角度来说,文物建筑应拆除照明系统,去文物古迹周围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既保护了文物,又不至于过多影响文物的照明效果,这无疑是一个值得的。方法。”
文/记者曲畅
钱江晚报每小时新闻记者孙艳通讯员顾莹
今日(9月3日),一小时新闻记者从杭州市市容景观中心获悉,杭州中卫歌德酒店灯光设计已于近日获批。
为什么这家酒店的灯光如此重要? 杭州中维歌德大酒店的位置非常特殊。 位于西湖大道与建国南路交汇处。 酒店建筑由超高层塔楼及其裙楼组成。 灯光基本构成城市界面,是城市车站周边的重要节点。
前期,杭州上城区城管局对歌德大酒店的照明情况进行了实地勘察。 经过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建筑照明,工作人员发现,由于该建筑施工时间较长,存在效果、灯具电缆老化等问题。 ,颜色不协调。
城市夜景照明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功能定位有着很大的影响。 利用先进的照明技术和艺术手法可以再现和升华建筑艺术。 为此,上城区根据整个片区的照明规划、项目的建筑属性以及存在的问题,拟在本次改造中采用暖色光,主要是为了突出建筑的造型,从而使空间层次建筑照明更强、更丰富。
为使中卫歌德大酒店夜景照明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低碳环保,上城区坚持“绿色照明”理念。 在照明工程实施中,注重选择合理的夜景照明方式,最大程度地消除光污染。 同时,对照明设施采用智能控制方法,启用平时、节假日和重大节日三种模式,合理配置照明方案,在有效节能的基础上呈现不同的夜景效果。
夜幕降临,星星的灯光开始亮起,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
上城区在灯光提升上将艺术之美与城市功能有效结合建筑照明,力求在迷人的夜色中展现人文与时尚潮流碰撞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美丽的夜景,期待!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网络传播。 否则,本报将通过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