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升级,用户不再满足于普通门锁的基本功能,对高品质、高科技智能锁的需求日益旺盛。 于是VOC推出了一款支持华为的指纹锁——X11,集成了多种开门方式、智能家居联动、外出布防、多人多场景等多项黑科技功能,一经吸引了众多科技迷和智能手机它被启动了。 深受粉丝青睐,成为行业最新热销产品。
无需网关即可轻松实现智能家居联动
市场上常见的智能锁联动智能家居需要额外购买网关,这显然不符合现代人对智能家居的追求。 华为VOC智能门锁X11内置海思Wi-Fi模块智能电器,无需额外购买网关,可随时联动智能家居。
出于效率和环保的考虑,产品针对WIFI省电进行了优化。 华为VOC指纹锁X11可在WIFI模式下按需调用,最长可工作12个月,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操作、更快的速度、更安全的连接、更高的效率的体验。
智能家居一键家居联动
用户对智能家居的主要担忧是它没有为用户提供足够好的体验。 即使是最简单的设备连接,用户也需要执行下载应用——查找设备——配置上网——输入账号等一系列操作,这样的体验显然是不够的。 华为VOC智能门锁X11只需一键连接手机即可设置家居模式。 无论你什么时候回家,只要你一开门,家里的空调、电视、空气净化器等智能设备就会自动为你开启。
多人多场景,家居生活更有趣
如果只是单纯的开灯、开空调、开空气净化器,那么智能家居就显得有些平淡了。 华为VOC智能门锁X11的“多人多场景”功能将为您带来有趣、好玩的家居体验。 有了它,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生活习惯、回家时间,在手机上打造因人、时时不同的不同场景。
安心出门模式智能电器,居家防护好伙伴
如果您与家人一起旅行或出差,您可以放心将您的家托付给它。 出门前,只需抬起外门把手即可开启外出布防模式。 当该模式开启时,家中正在运行的智能电器将立即断电,而布置在家中各个角落的智能摄像头将开启保护模式,默契配合,守护家中安全。
半导体照明网讯 随着科技进步,“中国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一时间“智能”遍地开花,为“幸福万能”、成为企业带来新机遇争夺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方向。 智能风口上的照明也在探索和思考未来的发展,而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智能家居的发展无疑牵动着照明人的心。 本文将从目前智能家居的格局来看智能照明的发展,希望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
智能家居:自建平台或试探联盟阶段
经过20多年的沉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智能家居迎来了发展机遇,进入了较为快速的发展阶段。 各大厂商已经开始密集布局智能家居。 目前,大量企业正在涌入智能家居领域。 有人曾将整个智能家居领域的混战分为两大阵营:三星、LG、海尔、小米等企业进入家电、手机等硬件市场,推广各自的软件系统。 ; 苹果、谷歌、360等更多是从平台的角度出发,围绕体系和标准构建生态。
在笔者看来,目前的智能家居领域还没有发展到划分阵营的地步。 目前各类企业基本处于自建平台或进攻、尝试联盟的阶段。
首先,三星、LG、海尔、美的等传统家电企业不仅在建设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还寻求与其他相关行业企业形成统一联盟。 例如三星就有自己的Smart Home智能家居平台。 这个平台包含的设备基本上都是三星自己的产品。 它们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 由于竞争的存在,其他厂商的家电基本不会加入到这个平台中,当然,就像三星手机采用系统并开发自己的Tizen操作系统一样,三星也在寻求与外界结盟世界同时发展自己的智能家居。 加入了高通贡献的开源框架技术。 以谷歌为基础的联盟还加入了谷歌旗下的Nest Labs、ARM、飞思卡尔实验室等成员组成的联盟。
海尔正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尔U+智能家居平台,同时也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其他产品的接入。 与此同时,海尔也加入了该联盟智能照明模块,并且也在积极部署对苹果的支持; LG等传统家电厂商的策略与三星、海尔基本相同。 在打造自己平台的同时,也积极寻求外界帮助,积极抢坑,不甘被排除在未来可能的主流技术之外。
第二个是像小米、魅族、360这样专注于智能手机或软件,然后开发智能家居的公司,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从单一类型的手机产品或软件产品开始,对于包含软件等复杂生态链的公司及硬件、智能家居行业。 这些企业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收购并注资一些小型专业公司,或者寻求外部合作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 在结构上采用相对开放的系统。 一种方式是通过提供统一的无线模块和云服务来吸引其他没有无线通信和云服务技术基础的公司加入。 锐高、映辉、百年、鼎晖、敦格等13家照明企业签署共建智慧照明联合声明。 小米将协助这些照明企业接入其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类似于小米,360 3月份发布了基于360智能家居平台的360智能连接模块,希望以无线模块的低廉价格吸引更多家电、数码、硬件厂商接入该平台,结合360的智能云服务和超级APP。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软件SDK构建开放平台。 例如,魅族发布了智能硬件平台,可以实现魅族手机与平台连接的智能插座、智能手表、空调、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协同。 与此同时,小米、魅族、360也寻求与外部有共同利益的家电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如小米与美的、魅族与海尔、阿里、360与格力(未正式公布) ,有迹象)。
三是提供统一云服务接入的平台,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云服务公司。 这种智能家居平台基本上是面向一些中小企业的产品。 系统平台也比较开放,任何公司都可以接入他们的平台,门槛较低。 这些云服务公司主要提供超级APP和云服务,硬件方面则与青科、汉峰等无线模块厂商合作。 他们希望为智能家居设备打造一个统一的入口。 电商渠道提供营销支持。 盈利模式是一般访问免费,但存储在云端的设备运行数据归阿里所有。 当用户需要大数据分析等服务时,需要向阿里付费购买。 在这样的理念支撑下,阿里于4月份成立了阿里智慧生活事业部,全面进军智慧生活领域,并与海尔、美的建立了战略联盟。 3月27日,2015阿里云智能照明战略合作论坛还举行。 飞利浦、GE、欧司朗、Cree、雷士、欧普、木林森、阳光等多家照明企业参加了会议。 话题进行了讨论。
第四是博联、奥瑞博等专注智能家居的初创公司。 这些企业往往以智能插座、无线开关等智能产品逐步进入智能家居市场。 、软件SDK、云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展,建立了自己的智能家居平台,同时也保持开放的态度支持其他厂商和设备的接入。 此外,还积极尝试与京东、腾讯微信等紧密合作,打通厂商之间的云服务,实现更广泛的互联互通。 由于初创公司规模较小,更容易调整技术方向,在技术进步方面往往领先于大公司。
第五,控制芯片和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的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如苹果、谷歌、高通、ARM等,其系统部分封闭、部分开放,其主导的技术是目前主流在世界上。 从以上五类企业和平台来看,用阵营来形容目前的各类智能家居平台并不恰当,因为很多厂商还处于尝试阶段,会尝试不同的平台,还没有达到区分不同阵营之间以及排队的阶段。
目前我们比较看好两类公司或者平台。 一种是以高通、ARM等芯片厂商为主,比如高通的开源框架系统和ARM的mbed,因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智能硬件都会有ARM内核。 芯片、芯片厂商主导的平台可以统一系统底层的所有设备,互联互通自然就容易多了; 另一类是苹果、谷歌等操作系统厂商,未来大部分智能设备都会脱离操作系统的支持,比如苹果就可以在操作系统层面进行支持。 与小米、360、阿里、京东等超级APP相比,它更方便、权限更多,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也必然更好。 对于公司来说也是如此,因为除了苹果之外,中国所有的手机厂商都离不开系统,发布的软件和硬件都有先天的优势。 例如,“智能家居网关”硬件产品将在5月份的I/O大会上发布。 智能家居系统的新定义。 如果不是因为总的原因退出中国市场,目前的智能家居领域中国企业可能没有多少发言权。
智能照明该如何走?
从巨头们的目标来看,他们都在争先恐后地争夺智能家居的入口,并且都在试图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 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照明未来该如何走也是业界正在思考、探索和讨论的话题。 话题。
在笔者看来,虽然智能照明是LED行业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整个智能家居行业来说,智能照明可能并没有那么被重视; 智能家居是一个系统和平台的概念。 该平台中的所有设备应集成且不与其他设备协调,从而为用户带来人性化的照明体验。 事实上,很难称之为真正的智能照明。 LED普通照明向智能照明的演进不仅仅是通过连接互联网或者增加手机APP远程控制来实现,而是应该能够与家中的其他设备互联配合,达到智能照明的效果。智力。 由于智能家居的主角往往不是LED灯具,而是其他家电、家居或中控产品,因此智能照明未来的发展方向仍应以融入主流智能家居平台、采用合适的硬件模块、满足各平台的协议接口规范,实现与其他各种相关家电设备的互联互通,进而实现相互协作,给用户带来良好的体验,带来更多的便利,让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如果要以LED照明作为智能照明的引领者,我们的观点是,一方面,我们不应该只考虑连接什么系统或构建什么平台,而应该从LED的本质出发并利用LED光源的特性,开发出方便的照明系统。 可控、舒适、健康的LED光源,因为LED产品不仅仅只有联网才叫智能,网络接入只是智能化的基础或者是功能的完善,这可以从LED本身赋予。 智能功能; 另一方面,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与智能照明相关的照明控制器硬件接口定义和智能照明属性定义标准仍然缺乏,需要智能照明企业积极参与制定,以获得更多的智能照明。 家居行业的话语权。
另外,看看巨头们的举动,你会发现圈内的一些动向。 例如,海尔发布了基于海尔U+开放平台构建的水、空气、安全等七大智慧生态系统。 从平台、硬件到软件,是一个很长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有企业参与。
事实上,从LED产品本身来看,这样的生态圈在当前的LED照明中已经存在。 以中山为例,中山有上千家灯具及配件工厂,而这些厂家只做灯具设计和组装。 光源、控制器和电源均来自不同的供应商。 LED照明未来需要做的就是扩大这个生态系统,特别是在智能照明时代。 每一款智能照明产品的诞生都会涉及到从平台、硬件到软件一系列的供应链,每个环节都会有相关的企业。 例如,在未来的智能照明产品中加入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来实现智能化功能后,传感器制造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智能照明生态系统。
当然,也可以根据智能照明产品所连接的智能家居或家电平台来构建照明产品领域的不同生态系统智能照明模块,最终属于海尔U+开放平台、高通框架、苹果、小米的生态智能家居平台或360家居平台。 其中一部分,比如接入魅族平台的智能灯具,可以与平台上的海尔全系列家电、博联智能插座等设备实现联动。 也可以说,这款智能灯有自己的生态系统。 当然,这其实是魅族生态系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