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建设健康、安全、智慧校园为主题的“未来之光”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备受业界关注。本次研讨会由中国质量万里行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中国灯饰协会、中国灯饰学会指导,广东省中南山医学基金会、上海斯菲克微生物应用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与会嘉宾讨论了如何推广校园照明。就改善照明环境、做好感染防控、运用科技创新打造健康校园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小学教室照明需升级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近视患者已超过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根据国家卫健委6月5日发布的首份《中国眼健康白皮书》,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达53.6%。
面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严峻形势,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会同八部委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改善视觉环境就是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眼部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建设的要求实施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照明和照明要求,使用有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
中国质量万里行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沉英奇指出,学校对照明重视不够,缺乏健康照明“绿色照明”的意识。因此,迫切需要多部门联合牵头出台相关政策,在学校教室建设、升级和改造的同时,落实教室照明环境升级规划和要求,逐步实现教室照明环境节能改造。 、环保、照明舒适、安全、现代化,符合国家标准。绿色教室。
腾讯智慧校园总经理潘红燕表示,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解决单一问题,而是让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都能找到相应的应用,全面覆盖智慧的各种应用场景。如教学、办公、管理、家庭和学校、数据和环境。
常态化管理思维下,三方联动
在当前校园防疫常态化管理下,消毒杀菌模式备受业界关注。广东省终南山医学基金会理事长周荣认为,“在人类历史上,呼吸道传染病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新冠病毒应该得到定期控制,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应该得到控制,就像社会防控措施,要下沉到每一个基层校园,具体是通过照明灭杀、医务室/观察室感染防控、对未来疫情的及时反馈和处理,提升校园的公共卫生水平。安全能力。”
上海市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科主任胡必杰认为,校园防疫的核心方法是“加强+自我防御”,即发现阻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空气处理尤为重要照明设备照明设备,通风、消毒、紫外线灯都是方法。浙江省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倪小平教授认同紫外线灯在校园防疫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从保护儿童健康的角度来看,与化学空气消毒剂相比,紫外线灯照射可有效防止空气污染。消毒是更好的选择。
此次推出集消毒杀菌与教室照明为一体的全新智能化新产品,并进行智慧校园项目的场景展示,为学校提供一整套健康的教室照明环境解决方案。
专注于医院感染防控和呼吸系统健康的呼研所医学(以下简称“呼延院医”)研发了可安装在学校诊所和观察室的感染防控设备。在国家“十三五”生物安全重大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广州安洁生安多年来研发了一系列隔离防控设备,并在疫情期间部署到全国近60家医疗机构。新冠抗疫时期。莱特公司计划在进一步评估实际应用后,寻求丰富“未来之光”项目的可能性。“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下,校园应设置或完善防疫软硬件设备和条件,在入口设置红外体温监测系统,设置观察室和医疗室。医务室进行隔离观察,必要时及时联系医疗机构介入转运,进一步观察治疗。”周荣在接受采访时强调。
助力传统企业转型
紫外线杀菌灯的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很少见。雪莱特早在2003年就参与了《紫外线杀菌灯国家标准》的起草工作,并在该领域不断发展。作为国内知名的紫外线杀菌灯生产企业,贝莱特也是工信部第二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点企业。
现场,雪莱特与呼延院药业签署“未来之光”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校园防疫工作,提高校园感染防控水平,减少交叉感染,保障师生健康。
在场专家表示,面对疫情,不同企事业单位有不同的思考和探索。本次未来之光研讨会,是传统制造企业与明星医药机构在疫情联防联控中的合力。. 通过“未来之光”项目体系,双方将携手共建安全健康的智慧校园,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传统照明企业雪莱特在紫外线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杀菌和 LED 照明。
此次与雪莱特的战略合作模式,体现了呼研院等生物医药企业支持传统制造企业转型的重要尝试。
施新华董事长表示,公司的产业规划已经进行了调整。在防疫方面,紫外线杀菌灯系列将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并以学校为基础,形成智能照明、智能消毒、红外测温、红外感应。综合产业规划。“青春是祖国的未来,科技也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未来之光’项目体系。通过‘未来之光’万里行系列,我们将真正落实项目制,希望让‘未来之光’项目制普照每一个校园,让孩子们拥有一个安全健康的智慧校园。” 施新华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