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讯(记者 陈宪庭 通讯员 陈胜伟)天黑后,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内的路灯逐渐亮起。与其他地方晚上路灯一直亮到黎明不同路灯控制系统,学校的校园路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关闭:晚上10点,校园主路和辅路灯路关闭三分之一;中午 12 点三分之一的路灯电路;早上6:00,关掉剩下三分之一的路灯电路……
2020年7月,浙江农林大学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建设户外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实现路灯照明的智能控制,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安装在校园内的光传感器还可以根据雨天的照度等条件,自动判断和确定照明事件。比如下午4点,如果光传感器接收到的照度值低于设定值,会自动开启三分之一的主路和辅路灯电路,然后按照到时控场景模式。
室外智能路灯控制系统改造,通过智能管理提升节能效果,只是浙江农林科技大学新落成的校园节能改造项目的一部分。此外,学校今年已将23380盏传统光源荧光灯全部改造为LED灯,不仅节能、提高照明质量,还能更好地保护学生眼睛、降低近视率、增强智力。
此外,学校还安装了利用屋顶“平转坡”的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学校当地能源资源、电力系统条件、可用屋顶面积等因素路灯控制系统,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预计年发电量101.70,000 kWh,防水问题平屋顶也解决了。同时,学校还搭建了二次智能水表及重点耗能设备远程智能监控平台,加强学校能耗管理。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是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一直高度重视生态节能。为进一步推进校园节能改造,今年学校再次启动了一系列节能改造工程。通过节能改造,学校预计年节电166万度,折合1吨标准煤548.,平均节能率为16.59%。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节约了能源,帮助地方政府超额完成了提高国家效率的任务,而且以实际行动落实了生态保护意识。
“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建筑节能的主要措施,也是环境保护的需要。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我们有义务带头进行建筑节能改造。经过节能改造的学生公寓,预计可实现节能15%左右,同时也起到引导学生树立生态意识、积极践行生态行为的作用。”浙江农林科技大学建设管理系主任郑本军表示,学校推进实施的不仅建筑节能改造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实施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光伏项目,在闲置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采用余电自发自用的方式接入互联网。对于削峰填谷的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