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791-87879191

新闻资讯
产品中心
楼宇自控 智能照明 智能建筑管理 智能传感 智慧物联 智能组态 阀门自控 智慧监管
经典案例
楼宇 工厂 酒店 文博 枢纽 行业
关于我们

康沃思以数字、 物联、 数据、 AI为基础,以自主研发的DDC产品和自主领先的物联网框架,聚焦智能建筑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物联网基础设施。

0791-87879191

一进电梯就报警!广州这小区正在试运行电动车堵上楼系统

时间:2022-11-26

一旦电动汽车进入电梯,“

电动车禁止进入”的语音警告在耳边反复响起,电梯关闭按钮也立即“失灵”,直到电动车出电梯才恢复正常。上周以来,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道遮阳社区星海花园小区试点推出电动车堵电梯楼上报警系统,通过AI识别进入电梯的电动车,启动电梯封堵程序,同时发出声光报警。

据介绍,这套感应装置的安装,将有效解决高层住宅电动车上楼乱充的“顽疾”。同时,街道大力推进电动汽车便民充电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电动汽车充电安全隐患。

电动车一进电梯,就不鼓励下车

记者昨日来到金沙街星海花园小区,每个电梯房门外都张贴了醒目的“禁止电动车上楼”的告示。小区物业负责人陆俊伟说,“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小区8B楼的业主推着电瓶车进电梯上楼,所以他们选择驾驶电动车挡住电梯,以及这栋楼客梯和货梯内的报警系统。"

技术人员演示了该警报系统如何有效防止电动汽车上楼。只见技术人员推着电动车进电梯,两三秒后,电梯里的摄像头立刻发出警告提醒,“电动车禁止进入”,警示灯也闪烁。不仅如此,电梯的关门按钮也瞬间“失灵”,无论技术人员怎么按,电梯都没有关上。

声光报警灯_声光控led灯怎样改为普灯_电脑主机启动不了,九声短报警

同时,电动车堵住电梯楼上的报警系统向物业管理监控中心发出报警。监控中心值班人员通过远程呼叫劝阻8B电梯内的演示技术人员。该技术人员表示,在电动车推出电梯之前,即使按几次门键,电梯门也不会关闭,从而有效防止电动车进入电梯上楼充电。

物业监控中心

连日来,我国多地电动车、电瓶车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声光报警灯,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智能系统项目负责人表示,电动车堵电梯楼上报警系统是通过AI识别进入电梯的电动车,在发出声光报警的同时启动电梯阻塞程序。安装这套感应装置,将有效解决高层住宅电动车上楼乱充的“顽疾”。

在电动汽车报警系统阻拦楼上电梯试点仅一周后,8B楼的一些业主就发现了这个新事物声光报警灯,并对其大加赞赏。“一开始大家把电动车推回家里充电,然后事情就多了,就把电动车放在走廊里,把电线从家里拉出来充电,可见车主其实是害怕的,万一出了意外,车主自己和邻居就要吃亏了。”8B楼业主何阿姨说,“现在安装了报警系统,还不如防止电动车进电梯上楼,大家觉得安全多了。"

陆俊伟介绍,他们认真地将试点情况反馈给设备方,促使设备方不断完善识别报警技术,一段时间后,社区或将计划在小区34部电梯中安装电动车堵电梯楼上报警系统,同时, 加大力度,在社区内建设统一集中的便捷充电桩,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问题。

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解决充电安全问题。

声光报警灯_电脑主机启动不了,九声短报警_声光控led灯怎样改为普灯

记者在星海花园小区看到,几栋楼的架空楼层都安装了小区智能充电站,车主只需在充电站放一枚硬币,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充电站即可充电。一旦充电站出现短路、过充等火灾隐患,就会自动断电。智能充电站的天花板上还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和悬挂式灭火器,以便及时应对危险情况。这些实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家用电动自行车的充电乱象。

卢俊伟介绍,目前,社区已设置了21个非机动车集中停车点,3个社区智能充电站,共50个充电端口。下一步,在车主同意的情况下,计划安装100个充电桩,可容纳200辆摩托车同时充电。

金沙街道下辖社区众多,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逐年增加,加上部分居民安全意识缺失,公共充电设施建设不足,电动自行车上楼、居家充电违规现象屡见不鲜。金沙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主任陈昌雨表示,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过长、产品质量等问题引发的火灾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

金沙街道疏通和封堵,加强源头管控,加大对辖区内销售总装经营单位、充电设施、电动自行车充电便利停车点的检查力度,各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加大对居民电动自行车违章停车和收费的劝阻和制止力度,严肃处理那些屡次不改用的,同时采取技术预防措施鼓励社区 尽量在电动汽车楼上安装监控报警装置,有效控制违法充电。

金沙街道也把“建设电动自行车便民充电设施”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事项,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推进,以横沙经联、沙丰经联为下辖试点,新建7个电动自行车充电点,推广到更多社区,解决居民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目前,街道已建成105套充电桩,提供840多个充电端口。

金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继续加大对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隐患的调查整改和宣传力度,增强公众对电动自行车使用安全的意识。同时,进一步联合住宅物业等相关单位,根据需要增设充电点,解决辖区内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的紧迫难点,密切关注民生各种实事,不断贯彻“我为群众办实事”。

文/广州日报 新华城记者 唐楠 记者 云轩、全碧芳、姚毅、张淼

图: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庄晓龙

市民在恒隆广场新规划的地下非机动车停车场有序进出。(李东阳摄)

本报6月4日消息(记者 李东阳)6月4日,在泉城路恒隆广场东塔新规划的地下非机动车停放处,根据路边设置的指示牌, ,市民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移动非机动车。机动车有序停放。正在停放电动车的市民王女士说:“这里停的车,不仅有专人看管,还能挡风挡雨,既安全又方便。” 不远处的彩云大厦,一座全新的智能非机动车库正在构想中。中间。在不久的将来智能车库,市民将能够体验到智慧停车、智慧管理带来的智慧新生活。

智能车库_我爱我车智能移动车库价格_车库智能照明

本着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原则,6月2日起,历下区在泉城路北侧临时设置17个停车场,盐茶寺街道南端停车场,结合泉城路周边停车需求,世茂广场地下停车场。非机动车停放区可容纳约7000辆非机动车。通过设置禁止停车和引导标志,引导市民科学有序停车。

“实施非机动车退入庭院、街道,旨在营造良好的停车新秩序。” 据济南历下城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钢介绍,历下区整合了部分院落、地下车库等资源,将部分机动车位改为非机动车位,供市民停车。非机动车。

车库智能照明_我爱我车智能移动车库价格_智能车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市民创造更安全、更便捷的停车环境,历下区还计划通过申请专项国债,在靠近泉城路的彩云楼、澜石楼等地建设智能非机动车车库。开创了非机动车智能停车的新途径。

“彩云大厦周边商场林立,作为泉城路西入口,非机动车停车需求量大。附近的澜石大厦位于天下第一泉景区的中轴线上很多人骑共享单车和电动车,市民和游客经常把车辆停在附近,给附近的交通管理和城市管理带来压力。这两个领域。” 李钢说,通过改造,彩云大厦智能非机动车库预计可停放非机动车1100辆,澜石大厦智能非机动车库预计可停放非机动车800辆。机动车辆。对不同类型的非机动车设置不同的停放区域。通过简单的人工出入车辆、悬浮出入车辆等多种方式,借助智能化管理,实现非机动车的便捷有序出入。

泉城路是济南文化和商业的重要载体。历下区将以完善非机动车停放管理为契机,通过科学有效的环境整治工程,让道路畅通无阻,让企业走出来,让企业主走出来智能车库,让环境得到改善。把它做美,发挥文化,丰富和激活道路两旁业态和夜经济,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